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1
目标:
(一)了解“白露”的基本地理知识与物候;
(二)认识“白露”这一节气的基本民俗活动;
(三)参与与“白露”有关的节气活动。
内容:
(一)地理知识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秋季的前两个节气立秋与处暑,还是酷热天气,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造成“三伏”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到了深秋之后则相反,吹西北风,而西北方是干燥的内陆,干燥的西北风造成深秋之后气候干燥。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民谚“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描述了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二)物候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玄鸟归:后五日,"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北飞曰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了;群鸟养羞:八月中秋后,雷收声,盲风至。"盲风吼空来,不识前山遮",盲风就是疾风,风冷雨晦。
"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三)白露活动
1.啜米酒:在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当地的人们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都有着很好的寓意。同时,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这一习俗才逐渐消失。
2.饮“白露茶”:我国一些地区会饮白露茶。在炎热的夏季结束以后,白露时节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用来泡茶特别好。据说,此时的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口口醇香。
3.吃龙眼:在我国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据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滋补身体的效果。因为龙眼本身就有养血安神、益气补脾、润肤美容等功效,且白露前后的龙眼正当季,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很不错的。
4.采集“十样白”:在长江流域的地区中,人们会在此时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用来煨乌骨白毛鸡,也可以是鸭子,他们认为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驱阴气。而所谓的“十样白”,就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例如白木槿、白芨、白莲、白茅根、白术、白山药、百合等,这是为了与“白露”在字面上相应。但实际上这些食物也是能对身体起到很不错的滋补作用。
(四)趣味活动
1.寻找露水:露水四季皆有,秋天特别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即露水。露水需在大气较稳定,风小,天空晴朗少云,地面热量散失快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形成。如果夜间天空有云,或夜间风较大,露水就很难形成,在4-5点的时候,也就是太阳快升起来的时候适合收集露水,深秋雾重的时候时间会延长一些。家长可以与小朋友们一起拿上小吸管、小瓶子,穿上长袖长裤(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穿户外运动的衣服,更加防水防潮),去小区花草丛中、公园里收集露水,感受自然的奇妙与探索的乐趣。
2.一起去采摘:白露正式来了,这个季节会有哪些蔬果成熟了呢?它们长在什么地方呢?比如时令核桃和板栗,是不是非常奇特?孩子们一定也非常好奇,不如趁此金秋带孩子们去寻找果树,条件允许的话自己采摘一些吧。
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2
教案主题:
24节气之白露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节气中的白露节气;
2. 探索白露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白露节气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2. 白露节气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籍;
3. 白露节气相关的手工材料。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向幼儿介绍白露节气,解释其含义和特点。
探究白露节气:
2. 阅读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籍,引导幼儿了解白露节气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对白露节气的理解和想法。
实践活动:
4. 组织幼儿参与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白露节气的主题手链、纸质白露节气标志等。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展示和分享:
5.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向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总结活动:
1. 回顾白露节气的特点和意义,让幼儿对节气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感受白露节气的变化,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扩展活动: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和记录白露节气的变化,可以通过绘画、拍照或写日记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实践活动和展示分享,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白露节气的意义。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3
01知道白露是一个节气,了解白露时节的天气特点
02能仔细观察身边天气、动物的变化
0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01带露珠的叶子图片
02大雁南飞的视频
03小兔子玩偶
01出示湿淋淋的小兔子,导入课堂
师:呜呜呜呜……咦,谁在哭呀?(小兔子)
师:小兔子为什么哭呢?(因为她的衣服都湿了)
师:可是今天并没有下雨,小兔子的衣服怎么会湿呢?(掉河里、路上的露珠……)
02出示白露图片,介绍白露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呀,这都被你们发现了。没错,就是露珠惹的祸!
师:看到草叶上出现了露珠,小朋友们就要知道白露节气到啦。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回忆,早晨妈妈送你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在你的身上加了什么?
师:对了,小朋友的妈妈们是不是都给小朋友们添了一件外套。因为白露节气到了,天气就要开始慢慢变凉了。
师:白露是九月的第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露珠的出现代表天气变凉了吗?
03观看视频,了解白露时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
师:老师观察到,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地观看了视频,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呢?
师:没错,视频中有很多大雁。那这些大雁在干什么呀?
师:嗯,那它们为什么要飞走?又要飞到哪里去呢?什么时候才能再飞回来呢?
师:原来,白露到了就意味着天气变凉了。北方的温度太低了,所以大雁们要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啦,它们要等到来年的春天才会再飞回来。
04送礼物
师:大雁要飞往南方过冬,路途非常遥远,我们准备些礼物送给它们吧!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指导绘画困难的幼儿。)
师:画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把礼物送给大雁吧。
今天我们知道了白露是一种节气,每当我们看到露珠,就知道天气要变冷了,秋天要来了。同时,看到大雁往南飞,我们要知道它们要搬家了,但是来年的春天,我们还会看到它们的。
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4
【课程简介】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在这节课中,儿童将学习白露气候特点,体会白露传统习俗。教师也将与儿童一起寻找露水,进行采摘。属健康、社会领域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白露的气候特点与物候;认识白露的传统民俗活动;
2.技能方面:体验白露传统习俗;
3.情感方面:探索自然;体验采摘乐趣。
【课程内容】
1.白露知识介绍(15分钟)
活动过程:
(1)白露气候特点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民谚“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描述了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2)白露物候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带着儿童认识自然中常见的鸟类。
(3)白露习俗
①饮白露茶
我国一些地区会饮白露茶。在炎热的夏季结束以后,白露时节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用来泡茶特别好。据说,此时的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口口醇香。
②吃龙眼
在我国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据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滋补身体的效果。因为龙眼本身就有养血安神、益气补脾、润肤美容等功效,且白露前后的龙眼正当季,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很不错的。
③采集“十样白”
在长江流域的地区中,人们会在此时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用来煨乌骨白毛鸡,也可以是鸭子,他们认为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驱阴气。而所谓的“十样白”,就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例如白木槿、白芨、白莲、白茅根、白术、白山药、百合等,这是为了与“白露”在字面上相应。但实际上这些食物也是能对身体起到很不错的滋补作用。
2.寻找露水(30分钟)
所需材料:吸管、水瓶
活动过程:
露水四季皆有,秋天特别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即露水。露水需在大气较稳定,风小,天空晴朗少云,地面热量散失快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形成。教师为儿童准备小吸管、小瓶子,穿上长袖长裤(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穿户外运动的衣服,更加防水防潮),在早晨到幼儿园的花草丛中收集露水,感受自然的奇妙与探索的乐趣。
3.一起去采摘(30分钟)
活动过程:
白露正式来了,这个季节会有哪些蔬果成熟了呢?前往班级的种植园,找找有什么植物成熟了。一起动手把它摘下来。
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
2、了解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了解和了解白露的相关风土人情,体验白露带给我们的文化。
3、孩子们体验白露的优美诗句。
活动流程
一、简介
1.让孩子了解白露节气的由来: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白露节气吗?”白露节气来了,怎么办?
孩子:八卦与大家分享他们所知道的,
在老师的组织下,他们观看了有关白露节气的视频,了解了白露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节气。是九月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7日至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即成为白露。天气渐凉 清晨,您会发现地面和树叶上有许多露珠。因夜间水汽凝结在其上,故名白露。古人用四时配五行,秋为金,金白,故用白来形容秋露。所以,白露其实就是天气转凉的意思。这时候,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来了。
古人用四时配五行,秋为金,金为白,故用白来形容秋露。所以,白露其实就是天气变冷的意思。这时候,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第一次,大雁来了
天鹅来了:天鹅大雁小,北来南来,不下雨
第二次,黑鸟回来了
未来五日“黑鸟归来”,玄鸟是燕子,燕子来自春分,是北方的鸟,南飞带来生机,玄鸟在空巢低语,花飞入屋子里,燕妮呼唤燕浩,燕无影哭着,生机勃勃。
如今北飞归来,红花半落燕归来,秋风萧瑟,落叶白露。
三遍,群鸟扬起耻辱
再过五天,“群鸟养羞”,这“羞”与“叮”一样,是一道佳肴。 “玄武藏木荫,丹鸟尚扬羞”,羞意是鸟感知杀气,贮粮过冬,如珍宝。
2. 教师朗读:
《白露》(唐:杜甫)
花园开石树,小船渡江。
看鱼乐,回焦鸟栖。
渐渐的知道了秋天的美好,也许是小路太草率了。
3.古诗译,杜甫白露。白露团甘孜,晨松马蹄。古诗译,杜甫白录。白露团甘孜,晨松马蹄。园子里开满了石树,清晨的小船入河时的白露变成了一团。过了马蹄铁,蹄樱园里的石头和树木仿佛连在一起,小船横渡入河。鱼在水面上欢喜,给马鞭打鸟。我知道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丽,幽静的小路真的很舒服。进入白露节气后。
4、欣赏白露、杜甫的感情 白露、杜甫的感情能让他提升,不是借别人的肩膀,而是靠自己的知识;使他屹立不倒的,不是终日卑微的生活。这是一场不屈不挠的斗争;能让自己重生的,不是等待生命的尽头,而是勇敢的说再见;能让自己追逐的,不是心中的远大目标,而是不朽的信念;能够让自己刻意看不起辉煌成就的,不是一生,而是毕生的努力。
5. 孩子跟着
6.展示和交流儿童作品,评价您认为最好的儿童作品,分享儿童作品。
(1)、老师和家长都是评委, 讨论孩子的综合天赋并做出选择。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宝宝们收获了成果,体验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过程,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分享。欣赏我们的精彩作品!
(2) 发放奖品,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通过白露歌活动,孩子们可以真正体验到白露的乐趣和快乐,同时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民俗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6
目标: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白露。
2、知道白露的特征、习俗,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重难点:
了解白露气候特征,民间习俗。
准备:
白露视频、图片、ppt
过程:
一、出示白露图片ppt1,用谈话方式引入主题。
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图上边儿有什么?
幼……(回答)
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从视频里找找答案。
二、播放《白露》视频。
幼儿欣赏,并思考相关问题。
师:图片上透明的物体是什么啊?
幼:白露视频中还讲了关于白露的哪些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分段欣赏视频,并回答相关问题。
师:刚才我们观看了解了关于白露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讲一讲关于白露的知识吧。
四、ppt
1、出示ppt2
师: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这首诗描述的是深秋时白露的景象。
2、出示ppt3
师:我们刚才都认识了这个透明的是什么?
幼:白露。那么,白露是怎么形成的呢?
3、出示ppt6
师: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有哪三候呢?
幼:(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师: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呢?
师:分别解释。
4、出示ppt7
师:对于农民来说这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
收(谷子、高粱、棉花、冬瓜、南瓜。)同时也是种蒜点豆的好季节。
5、出示ppt8
师:白露时的气候特点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吗?一起来看一看。
(气温转凉、应勤添衣物、不可贪凉)
6、出去ppt9-10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挤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我们的主要预防方法哪些呢?
(1)、服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物品。
(2)、饮食上应选用清肺润燥的,例如梨.银耳,蜂蜜,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
7、出示ppt11-12
师:白露的习俗有哪些呢?
祭祀与王、喝米酒。吃番薯。吃龙眼。喝白露茶。
五、师总结。
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好朋友们。
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7
设计意图
节气“白露”的集中活动从气候、物候、习俗选材,通过节气故事串联起白露天气转冷的气候特点,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的物候特点以及吃龙眼的节气习俗。同时借由物候、习俗的实拍图、“手掌画大雁”的美工活动,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白露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白露时节天气转冷的气候特点以及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的物候特点。
了解白露吃龙眼的节气习俗。
尝试绘画“手掌大雁”,感受白露的节气文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我国分为北方、南方。
课件准备:“天气转冷”图片; 《白露》故事视频; “候鸟”组图;“食物”组图;“龙眼” 图片;“手掌大雁” 图片。
材料准备:画纸、勾线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天气转冷”并播放故事视频《白露-1》,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天气转冷的气候特点。
出示图片“天气转冷”,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熊猫妙妙起床时发现天气变冷了,是不是冬天来了呢?我们一起到视频里找找答案吧。
2.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天气转冷的气候特点。
——爸 爸告诉奇奇和妙妙现在是什么节气?
——白露到了,天气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小结: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到了,天气就一天天变冷了 ,尤其是早上和晚上,我们要注意增添衣服,防止着凉。
播放故事视频《白露-2》并出示组图“候鸟”,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鸿雁来、玄鸟归的物候特点。
奇奇和妙妙出发去看候鸟啦,他们会遇到哪些候鸟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候鸟-1”,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鸿雁来、玄鸟归的物候特点。
——什么是候鸟呢? (会搬家的鸟儿)
——奇奇和妙妙都看到了哪些候鸟? (大雁、 小燕子)
——大雁/小燕子还可以被叫做什么呢? (鸿雁/玄 鸟)
——它们为什么要飞到南方过冬?
——-大雁在飞行时会变换出哪些不同的队形呢?
小结:候鸟是指那些会搬家的鸟儿。白露时,大雁、小燕子会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我们可以看到“鸿雁来,玄鸟归”的美丽景象。
2.出示组图“候鸟-2”,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南飞过冬的其他候鸟。
一除了大雁和小燕子,还有哪些候鸟也会飞到南方过冬呢? -起来看看图片吧。
小结:除了大雁和小燕子,天鹅、斑嘴鸭、绿头鸭等候鸟也会离开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播放故事视频《白露-3》 并出示组图“食物”,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群鸟养羞的物候特点。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白露时,所有的鸟儿都会飞到南方过冬吗?
——不是所有的鸟儿都会搬家,有些鸟儿会留在北方过冬。白露时,这些鸟儿就会为过冬做准备,猜猜它们会怎么做呢?
2.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食物”,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群鸟养羞的物候特点。
留在北方的鸟儿到底会怎样准备过冬呢? 一起去视频里找找答案吧。
——白露时,留在北方的鸟儿会开始收集什么?都有哪些食物呢? (米粒、种子、果干)鸟儿们的这种行为叫做什么?
小结:白露时,很多鸟儿开始忙着收集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米粒、种子、果干等,为过冬做好准备,鸟儿们的这种行为就叫做“群鸟养
播放故事视频《白露-4》并出示图片“龙眼”,引导幼儿了解白露时吃龙眼的节气习俗。
——听到鸟儿收集了这么多好吃的,奇奇肚子也饿了,一起看看爸爸给奇奇、妙妙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吧。
爸爸准备的白露美食是什么?
——为什么白露时要吃龙眼呢?
小结:白露时天气开始转凉,这时适当地吃点龙眼,对身体很有好处。
出示图片“手掌大雁”并发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用手掌绘画大雁,感受白露的节气文化。
一一白露就要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过冬啦。请你们伸出小手,我们来做大雁飞吧。
—— -小手不仅能模仿大雁飞,还能帮助我们画大雁,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图片“手掌大雁”,鼓励幼儿讨论大雁的绘画方法。
——你们知道这样的大雁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2.教师讲解绘画方法。
1)先将中间三根手指并拢,另外两根手指张开,放在白纸上保持不动,用笔从手腕处沿着手的形状画出大雁的轮廓。
2)再将大雁身体剩下的部位补充完整,并画出大雁的眼睛、嘴巴和尾巴。
3)最后,在大雁身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
3.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你画了哪些图案?用了哪些颜色?
5.教师将幼儿作品制成吊饰,悬挂于班级,营造大雁南飞的氛围。
温馨提示
教师可 根据实际情况将本次活动分两次展开,第一次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白露的气候特、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组织幼儿绘画,感受白露的节气文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实拍图“大雁、燕子”以及纸、笔等绘画工具,鼓励幼儿继续绘画大雁并尝试绘画小燕子。
日常活动
幼儿园可在点心时间提供番薯、龙眼等,与幼儿共同感受白露的节气习俗。
家园共育
1.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白露节气:一夜凉一夜》,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节气传统文化。
2.家长可带领幼儿实地领略候鸟迁徙时的壮观场景,也可与幼儿观看纪录片《二十四节气(白露)》,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白露节气的气候、物候特点。
白露节气海报内容幼儿 篇8
一、指导思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人民的智慧,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白露到,除了天气转凉,还有大雁、燕子南飞,瓜果蔬菜成熟,粮食丰收等现象。在白露节到来之际,通过师幼活动、亲子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一起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说一说、尝一尝等方式认识、了解、亲身体验白露节气,拉近幼儿与传统节气的距离。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2.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了解与白露有关的习俗,感受白露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3.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气的意义和习俗。
二、活动时间
9月7日——9月12日
三、活动内容
(一)师幼活动
1.白露节气知多少
各班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重点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了解有关白露的习俗。(各班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具体活动内容)
2.说一说,学一学
学学有关白露的诗词、谚语
(二)亲子活动
1.白露食白物
天气逐渐凉爽,气候干燥。现在的营养学家多认为,秋季饮食应防燥护阴,滋肾润肺,而白色食物正是补肺。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去超市、菜市场去感受生活的气息,找一找哪些时令果蔬都是白色的,自己画一画,也可以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烹饪菜品。
2.实践活动
白露正式来了,这个季节会有哪些蔬果成熟了呢?它们长在什么地方呢?孩子们一定也非常好奇,不如趁此此机会带孩子们去寻找果树,条件允许的话自己采摘一些吧。
(三)家园活动
1.奇秒的小露珠
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这段时间的清晨,地面和叶子上会有许多露水,晨间活动可以与幼儿一起拿上小吸管、小瓶子,穿上长袖长裤,去幼儿园草地上收集露水,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在小区绿化带或附近公园、上学路上去观察、收集露水,感受自然的奇妙与探索的乐趣。
2.体验活动
(1)小班:做一做“冰糖雪梨”,知道干燥的季节,可以清心降火解秋燥,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2)中班:番薯DIY。很多地方有白露吃番薯的习俗,番薯是促进肠胃消化的杂粮,幼儿动手洗洗番薯、切出各种形状的番薯块,蒸熟、品尝。
(3)大班:“薯”气腾腾。大班的哥哥姐姐到种植区挖番薯、清洗、去皮、切块、蒸熟、品尝。一系列的活动感受收获的快乐、节气的快乐!
四、活动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以年级组长牵头,老师让家长知晓活动的内容和配合事项。
2.请各班教师做好活动照片拍摄、搜集、整理的工作。包括家园活动、亲子活动,请家长及时发照片给老师。
3.所有活动照片请各班于本周日上午打包发给保教处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