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了,一早一晚看到两个事:
晚上,看到河狸家发了条微博,要召集一万个人做免费美甲,紧接着雕爷又发了一条,说这活动成功了雕爷牛腩免费吃三天,失败了自己直播喝指甲油。
早上,罗辑思维的微信推送了一个茶叶活动。
先说说茶叶这个吧。由于家里有几位爱茶人,所以我点进去看了一下。如下图:订制红茶,700-998可选:
说实话,这个金属活字,直榫木器,再加上茶叶本来就是一种比较有“逼格”的东西,这么一看还有点意思。打心底里说,我个人还是有点佩服现在的创业者。无论哪个行业,无论卖什么,你总能找到这样看上去很美的个例一个一个的冒出来。文案做的那是真不错,“工匠精神”这几个字基本是御用牌匾。理性的说,虽然卖的真的挺贵,但是只要想一想各大商场里卖的贵东西,比如每年中秋节几千几万块一盒的月饼,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算不上贵。多花点钱,买那一点用心,买点情怀,真值。
也许这就是互联网大法带来的魔力,互联网思维颇有点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程度了,到处都似曾相识:
还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有一次开会,成都区的老大在会上讲要学习罗永浩的工匠精神,说实话当时我听了真觉得很倒胃口,我们是一家大公司,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经历了两年的工作了解后我相信我们缺少的绝对不是什么唬人的宣传词汇而是罗永浩吹牛逼的能力。那时候,互联网思维这个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滥大街。
罗辑思维上一周曾经做了一期叫《疯狂的投资》的节目里有一句话:如果你也是个创业者,对待罗永浩这样的情况,还是多一点理解支持吧。两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经离开大公司一头扎入到创业公司这条马里亚纳海沟里去了,所以我还是认可这句话的。《疯狂的投资》这一期节目总结起来大意就是说大家不要抱着“有钱人是坏人”这种观点,这年头,有能耐的人多挣钱是正常的,大家就不要跟这某些百无一用的评论家瞎起哄了。
这个观点,多少有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的互联网思维专家与意见领袖们是惊人的相似:他们大大方方,想干什么从不遮掩,就是那么任性。
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就像火红的高跟鞋。
高跟鞋是什么?高跟鞋就是一种sex Symbol
也许很多年过后,高跟鞋也有可能和裹小脚一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谁也说不准,但至少在这个时代还看不出来。相信很多男人年纪尚小的时候都有过这种疑问:女人为什么要穿那种细长跟的高跟鞋?只要尝试过的都知道,高跟鞋显然穿着不舒服,如果说是因为女孩子普遍身高要比男人矮,可是很多高个子女人,名流贵妇与模特,个个都穿高跟鞋。因为陪裙子好看,因为配套装美观,因为这样看上去身材更好...
说白了,就因为高跟鞋是一种Sex symbol,尤其是火红色的高跟鞋,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
互联网思维就是这么一双火红的高跟鞋,它几乎就成了互联网时代的sex symbol:
第一,它们总是以极致外观党的形象出现,穿上它,能让你感觉鹤立鸡群,整个人似乎完全不一样了(至少感觉是这样);
第二,穿上舒不舒服每个人自己清楚,但它是一个Sex symbol,它让你整个人看起来火热、精致,富有挑逗性;
第三,它极具传染性和变异性,横扫每个年龄阶段,还能在配上工匠精神与轻奢味蕾等调料后变异成水晶鞋之类的。
n《疯狂的投资》这期节目的结尾,罗振宇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百无一用的评论家,自己干不成什么事,却整天说三道四,呸!这让我又想起再上一期也是他说的,当有人用理想主义来煽动民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点点警惕,当有人告诉你我们,“他们不行,让我来”,你就可以跟他们说,呸,骗子。这两个“呸”,虽然怎么说都圆的过来都不矛盾,可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呢。
我也听过一句范爷说的话:我能经得起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互联网时代给了很多有能耐的人迅速扬名立万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他们穿着一双双火红的高跟鞋,宛若清唱Happy birthday Mr President的玛丽莲梦露一样迷人耀眼,几百万人围在他们身边(包括我),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奇迹,他们甚至改变了一个成语的词性: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他们用一个“呸”就表示解答清楚了,可是似乎总有哪里不对,
本质上说,开疆拓土,创造新事物新财富的人们值得敬佩。只是不知道,这双高跟鞋冷却一下,会不会变了颜色呢,虽然它看上去依然是性感的象征。
写到最后,似乎晚上雕爷那个事忘了写,倒也不是,忽然也不知道说什么。高晓松在有一期《晓松奇谈》里侃剪头发时说由于时局原因被剪了头发,广告也不做了,虽然还吆喝,但不卖大力丸了。
看来这开味蕾,是少不了大力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