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玉枝:朗读者,摆渡人

来源:东饰资讯网
朗读者

编者按: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

在家,这位读书给你听的“妈妈”是,妈妈、爸爸、奶奶、爷爷等等爱护和关注你的人。

在校,这位读书给你听的“妈妈”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体育老师等等,还是认识或不认识的同伴,还是校阅览室、教室内外的墙壁,还是上学和放学悦耳的铃声,等等。

在路上,在车里,在梦中,在任何一个你能你想到达的地方,”妈妈“一直在你身边,只要——你足够的愿意。

说起读书,说到朗读,特别推荐工作室成员一年级李玉枝老师的最新的一篇教学随笔,文字不长,六百字左右,但诸多的细节和细节背后的教学理念,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深度思考。

倘若把这些思考写下来,那,另一番天地,正向我们走近。

记录课堂,发现价值;

审视自我,成长心灵。

你我都行,你我都赞。看,李老师和她的孩子们来了——

朗读者,摆渡人

文 / 李玉枝

今天第一节语文课,学习一年级下册课文《四个太阳》。孩子自读完几遍课文之后,我们齐读课文,检查大家的读文情况,读的还算通顺、流利,就是听起来有点拖音、唱读,缺乏精气神儿。

于是,让孩子来听老师读。读完一遍,我问大家:“老师读的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我又问:“谁来说说好在哪里?”很多只小手高高举起,争着要回答。

有的说,老师读得不拖音。有的说,老师读得干脆。有的说,老师读得很流畅。……

孙艺涵说:“老师读得很有节奏感。”

我问:“你是怎么听出节奏感的呀?“

孙艺涵又说:”老师注意到停顿了。

说得多好呀!

于是,又让孩子第二次听老师读。这次大家可以拿起笔标画,听到老师在那里停顿了,就在哪里做记号。这次,好多孩子都懂事地做了记录。

老师示范两遍之后,好多孩子已经领悟到了。于是,再让大家模仿老师读。又齐读。这次可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我情不自禁地让孩子把掌声送给自己。

这一夸,大家更起劲儿了!作为老师和家长,真该明白一个道理:十次批评抵不过一次夸奖,往往是越批评越泄气,越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相反,越夸奖越能给孩子提神!

可是,道理简单,想要做到却不简单。

看到大家兴致渐高,我趁机卖起了关子:想要读好课文,老师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重读。请同学们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谁能听出老师在哪里重读了?

这次读完,孩子们又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说“彩色”的,有说“多彩”的,他们的耳朵,灵光的很。我说,在哪里重读,要看自己的感觉(语感),声音高低起伏,读得才好听。大伙又一次齐读课文,这次又进步了一大截。

我读,孩子们听;孩子们读,我听。

我是孩子们的朗读者;孩子们也是我的朗读者。

我是孩子们的摆渡人,孩子们何尝不是我的摆渡人?

我做你的摆渡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