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了,每天依然过着上班下班简单而重复的小日子,这两日是双11,到处都能感觉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早上刚到出电梯口,同事就问:“昨天晚上你买了什么啊?”,我懒散的说了句:“什么也没有买。”,同事随即露出了很惊奇的表情,然后絮絮叨叨的说着昨天晚上买了多少,但是付款有多困难。我依然是淡定的听着,然后一边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不是傲娇的不在双11买,只是觉得这个浪潮已经让所有的人都不够理智了,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也在买,没事也翻了好几天,但是真的实在是想不出来该买点什么,网页上到处花花绿绿的一片已经看得眼花缭乱了,听同事说着还要去拼券,去各种计算,听到这些就头疼,更加放弃了想买的冲动,就默默的看着同事们剁手。
晨起的时候看到几个群里的聊天记录,话题也是双11,基本都是昨天晚上的各种晒单,有被坑了的抱怨,有捡到便宜的兴奋,气氛感觉比过年还热烈。现在的这个节日,真的是全民狂欢,早上看到新闻“双11成交破百亿元用时不到7分钟,3年前为6小时”,当读到这句话时真的瞬间被震惊了,这样的节奏估计用疯狂来形容力度都不够,看到身边很多的人很早就在购物车里各种囤货,我想,这一天对他们来说,用不出去的不是钱,只是一个数字,仅此而已。一方面是确实觉得想要买,另一方面也许就是喜欢“剁手”的这种快感,就如同赌博一样,喜欢的只是那一瞬间的刺激,下了很多的单,但是真正需求的也许没有多少,因为全民都在疯狂,所以自己也会忍不住去关注,关注后就会感觉什么都缺,感觉什么都缺后就什么都想买,朋友圈都在分享,各种群里都在讨论,即使你想躲避这个节日,即使你想淡定的度过这个节日,恐怕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现在的双11,已经成为全民狂欢的代名词,以前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最近在看一本书《引爆点》,阅读后大概能理解到一些了。双11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购买也越来越疯狂,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当线上的购买冷却下来后人们是否会再次回归到线下,怀念着线下购买的那种体验。如果线下的价格不再像以往那样虚高的话。不管怎么说,能够在全民中掀起热潮,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是一个创举。每一年都感受着双11,每一年的感觉都不太一样,虽然也很想买买买,但是当别人都在如火如荼进行购物的时候,心中真的没有任何购买的欲望。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欲望不再那么强烈,我们的生活回归到最简单,那么面对双11,我们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