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部分成年人都是长期在修身齐家这片水域,但是即使是常年“游泳”,依旧会时不时的“呛水”。
修身
很多成年人是看不上先贤留下来的文化的,一来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二来读着完了也没什么用,亦或是觉得忙其他的现实的多。其实,这些人不知道,古典文化有时候是他们摘下面罩、回归灵魂的一方净土。有的时候,没有文化洗礼的成年人,思想、三观已经跑偏了。
在简书里看见一句话,“适当提建议, 尽量别帮忙。 很多时候你的热心肠都会给你自己找麻烦。”这句话,对也不对,有点道理也没点道理。毕竟,这与传统观念可不大像。人情冷暖很现实,很多事情主动帮忙,干得漂亮两家欢喜,搞砸了就尴尬了。三国里,袁绍出征,谋士说,必败。如果胜利了,尚且好说,但是失败了,谋士必死无疑。其实道理差不多。就此而言,这句话挺有道理挺实用。只是,这不是君子所为。老人倒了,扶不扶?隔壁女邻居电脑坏了,去不去修?
齐家
成年人的世界,有的时候说崩溃就崩溃,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曾经有一位公司高管,在二十层的办公室哭了一夜。工作、夫妻、长幼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他们一直压在身上,偶尔想卸下来喘口气,想想还是继续扛起来前行。只是,都是人,不是神人圣人,能力精力耗尽,谁也不知道什么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心力憔悴的时候,很可能“哇”一下地就哭出声来。只是,即使生活像中国国足,也不能放弃。还是那位高管,前晚上呜咽至深,太阳初升,便又开始工作了。永远对未来充满信心,加油。
成年人的绝交,悄无声息。在你没有察觉的当口,你们已经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和契机。成年人,应该长点心了,网友们感慨:永远不要高估,你和他人的交情,其实是对的,多半情况下,你们两实际上没什么关系。戒掉了生活中的泛泛之交,也戒掉了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是心智成熟的开始。《请停止你的无用社交》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虽然你加了很多人的微信,但并不意味着微信上的好友已经成了你的朋友,也许你只是对方微信列表里一个头像而已。”(1. 灵魂只能独行;2. 你好,旧时光;3.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4. 自私的基因;5. 瓦尔登湖;6. 梦的解析;7. 人类群星闪耀时;8. 希腊棺材之谜;9. 明朝那些事儿;10. 余光中散文精选;11. 三体;12. 雾都孤儿;13. 雪国;14. 伊豆的舞女;15. 霍乱时期的爱情;16. 百年孤独;17. 南渡北归;18. 文化苦旅;19. 白夜行;20. 罗生门;21. 球状闪电。)这是当年给一位朋友推荐的书。曾以为友谊会像江河般悠长,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绝交了。唉,时过境迁,感物伤人。不删文件都没有发现这个书目,哎。初情似情,其亦悲乎?有的时候,真的不能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也不能高估自己的作用,哎。特作小诗一首,与有相同经历的朋友感怀而行:
卷三重明,不见天日。飘乎随性,感物无声。恰长天划过,霞霜绯灿;暗夜长工。
治国
生活在长江边,不免常常会到长江边走一走,看看“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体会那“倒苇沙闲,枯兰溆冷,寥落寒江秋晚”,追忆这“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站在江岸边,感受江水的温度,乌船的低鸣,这是无可代替的味道。长江自华夏初始,一路走来,承载了一脉相承文人墨客的情怀,寄托着我们的情感,所以每每来到江边,阵阵江风,引无限情思,或悲悯天地,感时伤怀,或壮怀激烈,大举锐意进取之心。居水一方,自是对这老朋友关怀备至。但是,老朋友他还在不断的遭受着侵害。污水管子,数米之粗,赤红的污水滚滚入江,与江水的本色混合,一副违和的样子让人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在背,极为难受。这显然并不是个例,眼见如此,耳闻甚多。新闻联播与各大媒体不知报道过多少相似的案例,废水入江河,鱼虾性命岌岌可危,江河资源毁尽之境惨不忍睹。其实,成年人应当多关心关心像江河污染这样的国事,也许你就能做点什么。
平天下
如何协调国家经济发展是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从策略上,许多国家将发展作为要义。这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责任冲突尤为突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提出的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新型理念,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包容性发展为导向,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切入点,构建以人为本、和平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国际法治框架,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一小部分成年人在做这些事情。更多的“划水者”,可以从小事做起。出国旅游,应当展现一个大国人该有的底气与素养,这即是简单的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