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位三十年,贪财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规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祸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周厉王被史家与夏桀、商纣、秦二世并列,被认定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昏君,我却认为他算不上什么暴君、昏君,顶多是个志大才疏的改革者罢了。在政治上,周厉王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在经济、军事上有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在经济上,周厉王力图振兴残破的王室经济,从贵族占有的山林川泽中规定若干项向王室交纳的“专项”物质财富,宣布对所有赚钱的行业收归王室经营,比如铜铁盐糖酒等行业收归国有(实际上是王有),王室实行垄断经营。正如后来的隋炀帝、王莽、光绪帝那样,不太懂得改革操作的恰当火候,而是凭着一腔热血,推行暴风骤雨的改革,希望立竿见影见到效果,却不知治大国,若烹小鲜。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如领导要分权一样,分出去的是权力也是责任,我给你了,若不想被别人夺走就要想尽设法维护我。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高情商就是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你想做什么事,一定要想想这事你会牵涉哪些人的利益?哪些人会受损?哪些人会得利?若得利之人较受损之人强大,那这事就可以考虑。拉拢一批人,使自己成为大多数人中的一部分,然后占着“大义”打压另外一批人才能成事。
他还是一个情商超低的人,被轻轻一句“民不堪命矣”而勃然大怒进而杀人,情商高的人会吗?高情商的人能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心理承受能力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不受他人影响,自己的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被人指责或许心里会不舒服,但过会就好,事情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国人不敢说话路上只以目示意后,还颇为得意向召穆公炫耀,这是情商要低到什么程度才做得出来的事啊!完全是一小孩子嘛,不,估计连有的小孩都不如。不要说他是一古时帝王,指责他的只是区区百姓,就算是一些士大夫的指责也需要在意么?内心强大的人需要别人认同么?一头狮子面对一千只甚至一万只羊需要吼一声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没有扑上去那是因为刚吃饱了,气定神闲地走过,羊们未必还敢跟着么?若有点反应了就是太看得起它们了,小羊们心里估计会想:哇!狮子对我们吼了耶!它怕我们耶!当然若一千只羊是一头狼带领的那就要注意一下了,哈哈!但也只需注意一下,然后找到那头狼,丢块肉出去,派只豹子与之争夺即可,帝王之术大概就是如此吧。情商高的大人物对待最底层都是彬彬有礼,头等人有本事,轻易不发脾气的,但也不是没脾气,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嘛!为防民之口而杀人,呵呵!周厉王补补情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