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深思加壳保护的 ILspy 反编译效果如下:
解决方案:
加密技术:代码加密/代码混淆/碎片代码执行
代码加密:针对dotNet程序,保护IL代码:一种动态运行方法解密被保护代码。把当前代码加密存储为密文,存储起来,当程序运行到被保护函数时候自动解密并且执行,执行之后再擦除代码,执行之后再擦除代码,运行到哪里才解密哪里的代码,黑客无法获得原始的中间语言的指令和内存完整性的代码,由于是纯内存操作所以运行速度快, 性价高的保护手段,建议全加
代码混淆:将代码中的各种元素,如变量,函数,类的名字改写成无意义的名字。比如改写成单个字母,或是简短的无意义字母组合,甚至改写成“__”这样的符号,使得阅读的人无法根据名字猜测其用途。
· 重写代码中的部分逻辑,将其变成功能上等价,但是更难理解的形式。比如将for循环改写成while循环,将循环改写成递归,精简中间变量,等等。
· 打乱代码的格式。比如删除空格,将多行代码挤到一行中,或者将一行代码断成多行等等。
· 添加花指令,通过特殊构造的指令来使得反汇编器出错,进而干扰反编译工作的进行。
代码混淆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主要的问题包括:
· 被混淆的代码难于理解,因此调试除错也变得困难起来。开发人员通常需要保留原始的未混淆的代码用于调试。
· 对于支持反射的语言,代码混淆有可能与反射发生冲突。
· 代码混淆并不能真正阻止反向工程,只能增大其难度。因此,对于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场合,仅仅使用代码混淆并不能保证源代码的安全。
碎片代码执行:深思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技术:基于 LLVM 和 ARM 虚拟机技术,自动抽取海量代码移入 SS 内核态模块,极大的降低了使用门槛, 不再需要手动移植算法,可移植的算法从有限的几个增长到几乎无限多,支持的语言也不再限于 C, 这是加密技术的一次综合应用,效果上类似于将软件打散执行,让破解者无从下手。
加密后的效果
架构支持
IIS 服务架构的后台逻辑 DLL 文件
windows PC 应用程序 EXE 文件
windows PC 应用程序动态库 DLL 文件
UG等第三方绘图工具使用的 DLL 文件
Unity3d 编译使用的 DLL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