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瓢姐要推荐的电影叫——[神奇队长]
咋一听又是一部消费漫改的片子,猛一看
这海报,又颇有种丛林奇幻片的感觉,再一研究
主角维果·莫特森,不就是[魔戒]里王者风范儿的阿拉贡。
看来这部片超能力的设定是逃不了的......
一开始豆瓣打分是这样的
开场几个画面也是这样的
然而......画风一转
只能说瓢姐撸片不精,愣是没想到今儿个咱们扒得是一部小众文艺片!
没有超能力,没有魔幻色彩,却有着一份拿奖到手软的资历!
影片曾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为它的导演兼编剧马特·罗斯赢得了最佳导演奖殊荣。
随后,亦在戛纳电影节的展映上大放异彩,并斩获“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导演奖。
该片讲述的是一个自带嬉皮士属性的老爹,带着他麾下六个娃儿,远离现代文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隐居生活。
没有学校的“考”不完生活,没有加班狗的血与泪,有篝火有吉他有歌也有笑......
想想是不是羡慕嫉妒恨,分分钟带上背包去旅行。
去撒哈拉沙漠看星星,去亚马孙丛林玩漂流......
然而生活是风花雪月的,离群索居的日子却是你就算想到了也不愿意去尝试的。
高强度的“丛林训练”,跑步、野外攀岩......
骨折了也得继续往上爬,只为了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
打猎、格斗,节日礼物是一把真匕首。
静坐、读书,什么《枪炮、病菌与钢铁》 《米德尔马契》...吓得弹幕都没有了,不说你没看过,像瓢姐这种文化人愣是一本都没听过。
日常交流是辩论量子纠缠困难,提交M理论(物理的终极理论)的报告......
是不是看得自惭形秽,满脸Low逼!
导演我错了,我是学文科的。
更为打脸的是,就是这种怪咖方式教育出的娃,不仅身体素质刚刚的,独立思考能力牛逼哄哄的,这一水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我去,高三班主任你出来,我们好好掰扯一下山里的学霸!
截止影片上半段,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完美!
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连主演维果·莫特森都坦然自己常常和交往七年的女友艾妮安娜·姬儿居住在马德里郊外的小屋里寻找田园舒适的生活。
就像导演所要表达的一样,垃圾食品、肥胖症、药物滥用、过度膨胀的消费主义等等资本主义物欲文明,已然成为了捆绑大众生活的枷锁。
让人沉醉其中自认为理所当然,却又痛苦地挣扎不出牢笼。
同样的问题,不仅在国外,它也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什么医患关系,物价上涨等等......
不说你,不说我,就连隔壁的老王,总在那么些时刻,想过自由,想过山间小林和爱的人安静的生活。
要说这部影片就以此结束了,我觉得也尚且赞同,就像是一个文青在蜂拥而至的快节奏生活中发出了一声感叹,道出了心中乌托邦的理想与美好。
然而,随着孩子们母亲的自杀,一家人离开丛林开启了去往城市的奔丧旅程。
随着老爷车渐渐与现代文明产生碰撞,矛盾渐渐显现......
大儿子虽然是手握全球顶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学霸,但在面对女孩子的时候,他仅能想到的话题是——
面对第一次Kiss的女孩,就开启了求婚模式???
孩子们在姑姑家,听到Nike一脸懵逼,只知道它是源自古希腊传说中的胜利女神。
好吧,看得尴尬症直犯。
最绝的是,还来了个横向打脸,比之姑姑家玩游戏机的堂兄弟,8岁小女儿脱口就来的“权利法案”辨证论,这逼装的猝不及防。
然而,“权利法案”小妹妹却连阿迪达斯都不知道。
好啦,看到在这里你应该明白了,纵然孩子们比之同龄年人知识超群,但是面对社会生活时除了无所适从就是无所适从!
这个时候,反对的声音也好,指责的声音也罢,对生活方式的质疑开始在孩子们心里萌芽。
争吵、逃离,一系列的风波打破了这个“丛林”家庭原有的平静。
至于期间发生的种种精彩打脸故事,瓢姐就不过多剧透了。
最后想说说这部影片的核心.....
在这段颇有轻喜剧色彩的公路旅程中,轻快迷幻的配乐,自然光线中唯美浪漫的摄影,以及鲜艳明亮的颜色搭配,充满了浓浓的嬉皮士元素。
但比之纯正的60年代嬉皮士文化下的公路片,影片又不得不在打破“乌托邦”的情节中,对现代文明做出反思。
有人说,这是一种妥协,但正如“太极”——阴阳协调,才能万物生生不息才是正道一样。
不论是单喷现代文明的弊端也好,不论是单向往隐居生活也罢,都显得太过于极端和尖锐。
唯有包容和理解,我们才能在坚持自己的同时学会与这个世界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