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文 篇1
五十出头的人烦恼最多,老人高寿病痛也多,孩子大了万事不由爹。生活的重负无以言表。有时就如身陷泥潭一样,用尽了浑身的解数,却是越挣扎越无助。我也一样啊,真想丢掉烦恼“傻玩”一回。
我们沿着洒满阳光的小路且玩且走,畅谈着儿时的糗事,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十几人做着各种造型,拍出叫人笑的前仰后合的照片,火炬花插到头上,把小草做了绳子牵着走路,男同学林间小便的偷拍,女同学头上的花帽与插花,气氛已热烈了许多。忽然发现马路上出现“狼德子(某同学的浑名)到此一游!”的字样,着实叫人好笑。我以为够疯了!
顺着不是很宽的柏油路走不远,就是松、柳、水、鱼令人生醉的去处,这不说话间便来到了另一胜地————莱茵湖(又名葫芦湖),远远望去在山与蓝天间、绿林下,白花花的耀眼着,像是一面大镜子,湖的周边全是砂石,偶有些红金石,湖中的老龟山栩栩如生,对面的迎客松格外显眼,松树山刀切了似的挡住了湖水,看着那里的水就像是黑色的布。湖中鱼儿是通体透明的那种,一尺多长,成群的游来游去。可惜是秋日了,野鸭、灰鹤、白鹭、华鹤都飞南边去了,只留下一些叫不来名的鸟,恋恋不舍这鱼肥水美的天堂。
不知谁摇动了湖边的柳树,刀片似的叶子就像小鱼儿一样,翻滚着游入了湖底。玩伴们捡起小石头打水漂,那样子形态各异:甩开膀子用力一掷—————远处的水面像有一鱼儿跳了一下,做好姿势横空一扔—————石头在水面滚了十几个跟头不见了,湖边的鱼船、粗长的绳子、渔具、树枝都成了道具,唱着、跳着、笑着、叫着,想不到这五十多的人玩起来花样多得很。只可惜水有点凉了,否则我们定要下去游它一圈。
不知谁说了一句:丢掉烦恼,傻玩真好!我以为确是。
散文作文 篇2
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小城——旅顺,此时的旅顺已进入了暮秋时节。
旅顺的秋在树梢上。一场惊涛骇浪的狂风之后,旅顺就骤然变冷。重阳过后,时令进入十一月以来,就进入了深秋,深秋的美是厚重的。看登峰街的杨树,叶子点点鹅黄。看鹦鹉街的梧桐,叶子斑斑橘黄。看民联街的银杏树叶,片片娇柔,树下是一地浅褐色的白果。看长江路的爬山虎,殷殷降红,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栏杆一栏杆的,一墙壁一墙壁的,看着不觉赏心悦目。只要稍微抬首,就会不经意的看见每个树梢上的各色彩叶。它们半黄未匀,如一支支梨膏,如一面面红稠。只要一不留神,就会踩到地上絮絮的落叶,那落叶如卷曲的章鱼,如刚离开海洋,才失去水分的有斑点的黄色热带鱼,着实惹人爱怜。在居民楼的楼下花园,总能看到各色的小菊花在寒风中千姿百态的昂首挺胸。
秋的触角无处不在。走在旅顺的哪一处街角,都会被秋色炫目,捕捉。
可以想象宽阔的大街上,两边是高大的黄灿灿的银杏树,地上是一层黄灿灿的落叶,这是一派多么绚丽和令人遐想的景象呀!
旅顺的秋在田埂上。走在旅顺的乡间,满坡满野的草枯瓜悬,密密遮遮的藤蔓渐渐萎缩,偶尔可见几朵蓝紫色的牵牛花还在不卑不亢地开放。玉米已经入仓,秸秆整齐地堆积,果树上缀满了苹果,脱了叶子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柿子,山楂在树上一嘟嘟红的如宝石,看了不禁让人心生喜爱。辣椒啦、萝卜条啦、咸鱼啦,都晾晒在各家各户的房檐前,这是农民们为过冬做着充分的准备。春华秋实,旅顺的秋总是让人满怀喜悦的。
旅顺的秋在农贸市场。深秋时节,博爱街农贸市场上农民自产的农产品上市了。大车小车纷纷涌来,地瓜、苹果、萝卜、牛腿瓜、白菜、雪里红……看着亲切喜人,爱意油生。城里人拖着小车,来来往往,熙攘热闹,挨个地摊地寻找可意的蔬菜水果,作为过冬的收藏,这其中地瓜是最首欢迎的农产品。如果遇到熟人,可以热情地大声招呼,如果可能还可以和老伙伴相约着一起来采购,小百姓生活的气息就在这马路菜市场里,就在这瓜果青菜之中。
旅顺的秋更在太阳沟。可以说,旅顺三分秋色韵,二分无赖在太阳沟。来到旅顺的太阳沟,你每一步都是欣喜,每一眼都是发现,每一处都是心动。不知不觉,就忍不住让你拿起手机,对准这一幅幅美景不断地抓拍。
我最喜欢太阳沟的树,这儿有很多名贵高大的品种,如百年以上的槭树、榉树、松柏、樱花树……它们都各显风姿,在秋的背景下,展现自己独特的美。
我最喜爱太阳沟的古建筑,这里有百年以上的红砖黑脊的俄式日式别墅或建筑,每一处都遗留着贵族气息,在秋风里轻轻叹息,微微颔首,露出不流凡俗的气质。
你走在旅顺的太阳沟,真是越走越觉幽静,越走越觉安逸。不知不觉沉浸在这份岁月静好的优美中。如果可能你也要“偷得浮生半日闲”,来到这里,品一品太阳沟的秋。
金风剪剪袭来,更觉寒凉。秋叶逐渐凋零,逐渐显露出枝枝光光的树条,还挺立在树上的,那是最顽强最耐寒的战士,不到寒冬的最后时刻,它们是绝不缴械投降的。
旅顺的秋是彩色的,是富饶的,是丰实的。我爱这迷人的秋色,我更爱我生活的小城——旅顺。
散文作文 篇3
又是清明时,雨没下,雾蒙蒙,心情如是,对父亲的印象也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模糊,但20多年的思念依然不减。 我生命的源头在20年前嘎然而止,我思念的地方由温馨的家变成冰冷的坟墓,而这个坟墓在我的内心却永远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方,里面封锁了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温暖的大手,还有那伴随他风里来雨里去的自行车,那叮铃铃的车铃声在每个清明都显得特别清亮。
还有那沾满泥巴卷起裤脚的双脚踩在自行车上送我上学的情景,一幕幕,一件件,怎能忘记! 今日清明,我亲爱的父亲,请允许我再次深深的想起您,可是时间为什么这么残酷,让您的音容在我的世界里逐渐消退,我害怕忘记,想请您入梦,但您却不愿意进来。时光呀,您让我淡忘,是否也让我父亲可以在另一个空间重生! 不管父亲您能否收到我的纸钱,不管岁月如何变。
父亲,我生命的源头,因为有您,才有了我,我会继续在心里爱您,也让我的孩子源源不断的接受我的爱,就像您给我的爱一样!
散文作文 篇4
走在路上或公园里,或在幽幽的深山里,总会看到一些无名的小花在那儿独自开放。在阳光下,风雨里,这些小花也照样开得恣意,她们的风姿绝不亚于牡丹,芍药等名贵花种。
无名的小花在风中独自摇曳,静静诉说,在广阔的自然中,她们是如此的娇小,甚至有的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但她们依然用自己独有的姿色和坚强,靓丽着这现有的世界,给人的眼眸以特有的欣喜和光亮,也给自然增添了一道特有的美丽的风景线。
这些无名的小花细软了光阴,让岁月在流年里更富有生命的色彩。这些无名的小花用自己默默的情情在风雨中诉说,她们也一样能坚强地承受风雨的蹂躏,她们没在风雨下低头,而是在风雨过后更显她们的坚忍和妩媚。她们把淡淡的清香轻轻送入人的心脾,将自己清雅的娇小身姿以强者身份的映入人的眼眸。她们没有矫揉造作的舞姿,只是微风中的轻轻摇曳也是让人如此地心生爱怜。她们的淡雅让人眼前一亮,使人心情舒畅。这种轻柔淡雅的美是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浸入人的骨髓和心灵深处的,人们对她们的那种爱是一种怜惜和敬重。
我愿是一株无名的小花,淡雅地生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争不抢,不为名不为利,我始终会将坚强和乐观写在脸上,悠然对待。我感恩阳光,感谢风雨,感恩生命中的多劫给予我坚强,黑夜的寒风中我会暂且缩身自暖,和煦的阳光下我会尽情呼吸绽放。我是一朵无名的小花,不希冀别人的青睐和呵护,不需要太多的赞赏和表彰,我只想恣意地活出我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那道风景,尽情享受着自己的清欢,淡然地入世,安然地离世,只是最后将美丽交付岁月去珍藏,任岁月的流光证明这个世界我曾来过,并且美丽过,炫烂过。
今世愿做一朵无名的小花,朴素了世界,安暖了时光。
散文作文 篇5
午后的时光打着饱嗝带着茶香余口,静然坐在阳台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荣景致,幢幢楼盘高耸林立,最近几年的变化对于县城的人们始料不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普通的平房翻盖许多的楼房,多层变为高层,一般的起基房逐渐淡出了民众的视线。
八十年代初,每到学校放寒、暑假的时候是我最快乐与向往的幸福时段,开始总是闹着向父母逐渐暗示为达到目的不罢休,难免父母气急了稍加施以皮肉之刑,也许是父母为了生计无暇顾及我罢了,一阵教骂中终于妥协我的无理苦诉和有理要求。随便扒了几口饭乘坐班车来到了我念叨的姥姥家里,在这里,虽然很贫穷,但很自由地玩耍,夏季的中午虽炎热,填满肚皮后邀上一帮水友向村边的小河冲去。兴奋的还没到河边身上的衣服早已不见了踪影,叫嚷一气争先扑入河里,先前清澈的水面彻底被我们这帮小泥鳅、小水族糟蹋的异常浑浊,只有一些不知名的一群小鱼与我们同舞,贴近我们的皮肤不时地嘬着,痒痒的、麻麻的格外的惬意。
一年的劳作每每到了秋后是村里最热闹而兴盛的时期,收成好了自然家家充溢了欢声笑语。男人们常常聚在一起吃酒群耍小赌一番,而大姑娘小媳妇们扎堆挤在墙角闭风处东聊西扯,不时传出刻意的尖笑总会吸引男人的目光,坏笑中夹杂着起哄的嚎叫,作为我们这帮小屁孩只能凑个满场捧个哏,我们最关注的大事件却是谁家大兴土木的时刻。由于皖北地区当时的境况普遍都很贫瘠,许多的家庭都是半砖半土的'房屋居多,稍微懒惰与年长的人家大多是全土坯修建的房子,房顶是用茅草覆盖的,经过长年累月雨水的冲刷茅草显得很顺滑,时间久了,颜色逐渐淡了,不知是被鸟啄了还是鼠辈糟蹋了,原是雨季多的时候自然知道屋顶有了坏处,而这时总会想到是屋顶的缘故吧,有的地方缺草发现漏处,茅草虽好,但很稀缺,无从完好念想只用麦草填充一下方解漏水之急。放眼尽望,黄白相间、参差不齐格外的惹眼,给予整个村落勾勒谐和的景致与遐想,一种原生态的画面呈现在众人的目前。
一阵鞭炮声打乱了孩童们有其他的玩耍的需求,吸引我们的理由是村中有户人家在翻盖大屋,大屋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以堂屋为主的地方,这家村民原有的房屋是用土坯砖和石头地基垒成的,因儿子订婚后女方提出的基本条件是三间大瓦房,经过一番的选址与时间的推算,房子的墙面很快竣工,房屋的主梁吊上去以后才算基本完工。这家主人似乎早已了准备,屋前屋后齐聚不少的亲朋好友,村里面每逢遇到这样的情况如同操办大事、喜事一样,前来祝贺的人们备一薄礼捧场帮忙,最重要的还是找起一帮壮劳力帮忙上梁,此梁常选用上好的木料,传统的木匠们往往经过精细的开凿,挖榫眼、吊完线、熬好胶、几天的敲敲打打终于打造为合适的三角主梁,木工们常常很乐意接受主人家的吃请,辛苦的劳作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审视,况且要请上村里有文化有威望的长者,写上吉意的对联糊到主梁的每个三角边上,有的还准备了几缕红布钉在上面,起着辟邪去恶的作用吧。
一切妥当安排好每个人的分工,大家磨拳擦掌沾着吐沫喊着有节奏的号子用几根粗壮的麻绳,麻绳很硬且扎手,但到了行家手里格外的随意三下两下捆住摆弄后,梁的两头用麻绳固定顺着横在房上事先备好的一根粗棒搭牢,下面几人负责缓缓地向上送着升起,期间主要要靠上面的几人在梁升到既定的高度,缓缓地放在主墙两侧预留好的槽中固定住,上面一阵的欢呼预示着主梁已基本就绪,家主面带笑容地迎前为瓦匠们散着烟火,倒上一杯清茶略表心意,而我们最关心、最心动的还是房主准备好的各类食品,房梁下早已聚满了跃跃欲试的孩童,一双双充满渴盼的小眼神盯着房上的举动,家主用柳条编好的篮子盛满各种各样的食品大把地向下面的我们撒去,大点的孩童似乎占了很大的上风,用迅速的行动证明了我们的地位不同,小点的孩童收获的成果不是太多,有时候带点哀求的叫嚷博得我们的同情与施舍,由于我们的口袋已塞满的情况下作以妥协的让步。有散落在泥土上的各类糖、果我们表现的不屑一顾罢了,小点的孩童只有不情愿的拾起沾满灰泥的食品吹之笑纳。共同满足的一阵笑语我们不约而同很快又回到了我们同样的世界,队伍尽散而去。
如今,童年的时光短暂且快乐,无束无缚的自由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返,始终有着美好的记忆在不断冲刷我的思绪,虽至中年,但这种淡淡的回忆时常展现在我面前,曾经的小伙伴早已成家立业,很长时间内没有太多的联系,坚信他们我与一样,怀念曾经的过往与岁月。
散文作文 篇6
依依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至少在幼儿园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次在幼儿园外面碰见她的时候,她就像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上蹿下跳,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撒娇耍小脾气。
上中班的依依不再有早上的分离焦虑现象,每天开开心心走进教室,但是走进来之后她就好像换了个人。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老师,不动,也不主动问好。老师问早上好后,她才用蚊子般的声音给予回应。
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老师推着依依走。“该喝水啦!”“该洗手吃饭了。”常常老师叫几遍,她才会作出反应。
集体教学中的依依更是这样,几乎从来没有举过手,没有主动回答过老师提的问题。但是如果说:“依依,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她会慢慢站起来,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你,然后经过老师引导很久,她终于蹦出来了几个字,还是几乎没人能听见的声音。
有一次的绘本教学,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只是想让孩子们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很多孩子都积极主动举手,站起来说了说自己的想法。我想看看依依会不会举手,我重复问了好几遍,甚至摆出了“零食诱惑”。终于,依依举手了,我装作不经意看到她的样子,也没有表现出对她举手的惊喜,轻描淡写叫了她的名字。依依慢慢起身,蹦出了简短的几个词,表达了她的看法。
我对她的答案肯定了并且给了她奖励,我希望依依能够慢慢地对“问题”重视起来,我想听到她的声音,她的回答,她的倾诉。我明白幼儿问题意识的养成跟老师创造的条件和环境有很大关系,身为教师,必须要观察到位、细致、准确,并且能够根据幼儿不同表现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用一种方法,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在适度的积极引导下能够表现出问题意识,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表现,激发他们“问题意识”的发展,这样才能听到每个孩子心里的声音。
散文作文 篇7
春暖花开的四月,一个难得有月亮的晚上,中原一个城市楼房的窗前,一缕烟慢慢的穿过纱窗向外透出,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神情有点忧郁的望着窗外的明月,月光轻轻的映照着他: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立体感很强的五官,看起来身材修长,他是一个惹人注目的男子。这个男人叫强,一个已婚无孩的男人。他静静的注视远方,又回过头来看着床上睡着妻子,一个有点市侩,怎么也拎不起他爱怜的女人。远方的她好吗?他此惦记的是远在南方,那个名叫玲的女人。
同样的夜晚,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那个名叫玲的女子,披着一件单衣,同样呆呆的望着窗外,心里在想着那位名叫强的男人。分开整整三年了,多少个夜晚,她总是如此默念心中的那个他,静静的时候,心中会被母亲那偶尔刺痛的声音打断“你都快成老姑娘了,还不赶找个人嫁了”。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着一脸简单快乐,容颜不老的母亲,想责怪的话又咽了下去,如果不是因为母亲,自己怎会跟强分开,各自天涯,苦苦思念。
月色是温柔的,如镜中的自己,二十七岁的年纪,说老不老,说年轻却已成熟。没有男孩追吗?镜中的女子五官小巧,很婉约的一个女人,个子虽不算高,但匀称的比例依然能给人很好的感觉。条件好的'男孩有的是,但她心里无法忘记那个名叫强的男人,也忘不了那一个名叫郑州的城市。那一个城市,她呆了整整七年,那里留下了青春的梦,也留下了人生一段遗憾的心痛。
时光倒转,来到了好多年前的一个秋季,郑州,一个中国有名的城市,一个学院里,好奇的新生充满了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那年玲十七岁,结束了艰苦的高中生活,从南方的一个城市来这上学。一头批披肩秀发,清秀的身材,柔和的语音,把南方特有的韵味带到了那里。她是一个典型南方女孩,与中原壮实的姑娘相比,她如水般的柔韵。她按奈不住心中的好奇,在办好入学手续后,四处闲逛会,感觉学校环境幽雅清静,没让、令她失望。开课了,她很快投入到大学的生活中去。
她是一个喜静的女孩,课余总喜欢在图书馆里呆着。一个晚上,她又来到了图书馆,在书架上找一本书,在翻动书的过程中,不小心,书掉到了地上,她正欲弯腰捡起的时候,一个人已快速拾起递到了她的面前。她抬起头,看到了一张很有型男孩的脸,她赶忙低下头,轻轻的说了一声“谢谢”,男孩则大方的笑着说不用。那一次是他们的初识。打那以后,玲去图书馆的时候多了一份心事,每次去总希望能看到那一张让她记忆脸。偶尔会有碰面的时候,微微会意的一笑,就算是打了招呼,就是一个微笑,会让玲高兴上一个晚上,虽然她不说出。
“你看,他打得多好啊。”同伴的声音打断了沉思的她,顺着女伴的目光望去,篮球场上,一群男生正在打篮球,她看到一个身材修长的男生正在灌篮,姿势很美。男生回头的一瞬,她的心“嘣”跳了一下,那是帮她拾起书的男生,在同伴不停叨念口中,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强,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他是一个近一米八,身材修长,成绩和球技都很好的男生,他一直是女生中心中的白马王子。一路上,女伴还在絮絮叨叨,玲则一言不发,但是多了一道心事。以后,每逢路过球场,都喜欢在旁边呆上一会,看强打篮球,好多次,强抱着篮球,特意给她一个微笑。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玲手机里出现了一个条信息:图书馆见。玲揣着那条信息一直在忐忑,那是一条谁发的信息。“强的”,不可能?他们都没有正式的说过一句话,他不知道她的手机号,那会是谁的呢?玲一直在猜着。
玲和平时一样来到图书馆拿书就坐平常的位置上,低头看书的那会,她感觉有人在靠近她,她抬头的时候,她看到强坐在了她的对面。强张着是一张笑脸,她手机响起了声音,她打开信息看到:“出去走走”。他们沿着学校的湖边走,那晚,月色明亮,风很轻,强开口了,强说注意玲很久了,他喜欢她那南方女孩特有的娴静与温柔,玲微微一笑,她没出声,她想强一样知道她的心思。
打那以后,玲变了,变得爱笑,因为有强的相伴。强是郑州本地人,星期日的时候,强会带着玲到有名景地游玩,那里留下他们很多珍贵的镜头。校园的小径、湖边同样留下了很多深深的回忆。三年的校园生活如花般美丽,却即将结束,回到南方还是留在中原,现实摆在了玲的面前。
毕业后的玲回到了南方,告诉了父母强的事,母亲嚷着不同意,但是奶奶很心疼孙女,玲揣着奶奶给的四万元钱返回郑州。那时候强的家在郑州的市郊,家境不算很好,玲拿着四万元,和强开始了创业。他们先是做服装生意,进货、出货,生意做得很艰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强的家人很喜欢这吃苦温柔的准媳妇,当他们回家的时候,老人已准备好温暖的饭菜等待,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是很温馨。玲常依着强的肩膀,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强搂着温柔的女友,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男人。
两年后,家人来信了,说母亲有病住院,玲急忙赶回。医院里玲见到了母亲,母亲依旧是一个容颜不老的女人,简单的脸上在些忧郁。母亲开口了,她希望玲回到南方,和家人呆在一起,言下之意,要玲断绝和强的关系。玲犹豫不决,一头是亲情,另一头是爱情,如何选择,玲的脸上布满了愁云。母亲病好后,在母亲的失望中,玲返回了郑州。这次的重返,玲一改过去的欢态,变得忧郁,有时候常常失神的望着远方。微小的变化强都注意到了,强不说,只是对女友更体贴。夜色中,当收拾好生意,骑车穿过城市往家赶的时候,坐在车后的玲搂着强,头紧紧惦着他的背后,任由泪水渗出,玲常想,这样的夜晚还会有多少个。每当这时,强知道女友的内心在挣扎,他不说,任由风吹着他们的脸和心。
终于,有一次他们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那是他们第一次的吵架,也许因为长期心情忧郁,引心起了心情上的不快而导致一件微小的事情而吵。强也许因为长期的害怕失去女友,终于在吵架释放了集聚已久的压抑。事情很小却伤得很深。玲觉得很委屈,自己远离家人,为了爱情来到这里,却得到这样的结果。玲向母亲哭诉,母亲劝她离开郑州回南方,心头一热的玲拎包回到了南方,尽管强与家人苦苦相劝,依旧留不住玲。
半年的时候,他们没有通信。玲虽然温柔,但性格却倔强,做出的决定难以收回。虽然很多的夜晚,对着天空想着远方的强,她依旧没有给他去信息。期间,强的家人曾来电,问玲是否回郑州,老人表示希望她能成为他们的儿媳,玲给了老人失望的回答。一年多以后,强的姑姑来电告诉玲,强结婚了,取了一个本地的女子,强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的变化。由于征地补偿,强家拿到了不少的补偿款,日子也一改从前。
生活变好,玲内心为他们高兴,得知强结婚的消息,任由泪水往下流,决定这生不再和他联系。
然而,强的消息总是从他家人那传出,强的婚姻不幸福。强也许太留恋玲,跟妻子总生活在不和中。是否能回到从前,强的家人总会给玲带来试探的询问,玲这时总不回答。
在婚姻中挣扎疲惫的强终于放下自尊给玲来信了,说很想她,很怀念曾经的日子。收到强的信息,玲流泪了,曾经的一幕幕涌上了心头:想起了校园的时光,强逗她开心的镜头,想起也他们曾一起数星星的月夜。恋火重新点燃,网络是他们传递的通道。
强和妻子摊牌,他爱的是曾经的女友,妻子的反应是,离婚可以,要拿征地补偿款的一半。几百万的补偿款,妻子要拿走一半,强的家人不愿,事情就这样的耗着,离与不离,生活在冷冷的状态中。妻子常常发气,强总是冷面应对,在他内心,玲才是他的妻子。
和强的重新联系,玲的日子过得快乐,虽然母亲在不断的催着交友,但玲依旧是漫不经心,一旦逼急了,玲回上一句“今生我谁也不嫁”,母亲拿着她没办法。强的妻子给玲来电,叫玲不要和强联系了。玲轻轻一回:不是她联系他,而是他联系她。
月又爬上了树梢,两个人各自天涯,故事仍在继续,因为他们放不开彼此的温柔。
散文作文 篇8
风,路过这条幽长的小道之时,分明能够感觉到昨夜的雨已经夺走了它的温度,如同一只无形的白练,传导着黑暗中封锁着的梦的呓语,直到寒冷空气分子将天边的鱼肚白全部包围了,才醒了过来。
窗外,昏暗无比,冰澈的轻风流转着刺穿了拂晓残余的睡意,顺着天际线的方向奔涌去,再一次地封锁了夜中的呓语。只留下孤单路旁的柳枯黄的纤细叶子,慢悠悠地飘零在这似秋的夏日,荡起一阵寒彻透骨的透明色波澜,柔和地与白昼的初声融合在一起。
早安。
未睡醒的绿化带,你知道吗。
远方的风景,被乳白色的雾气轻盈地模糊着,似寒冷的冬夜十一点钟鲸蓝色天空中的月光,静静地萦纡在一片浓重的暗绿色之上肆意地喷吐着来自清晨的气息,这清晨的气息又在柔软的空气之间以不同的姿态踯躅着,蛇行着,蔓延着。
叶上,是没有露珠的,这是我亲眼所见的,而这也并不荒谬,毕竟俗套里的旧段子,叶上的露珠大多也都是杜撰出来的幻象而已。
叶上唯有的,是被昨夜风雨浸润透的油油的绿色。可知,在那暗蓝色死死地包围的凄清之中,翻滚着的橙色的雷电撕裂了残缺不全的双手一次次在瞬间惊动着不安的世界;但是啊,这些都只是变作了,叶上唯有的昨夜被风雨浸润透的油油的绿色,没有一丝风,也没有一滴雨。
看不见从高高的楼顶上飞驰而过的鸽群,也听不到它们夹杂着灰色和白色的翅膀扇动着空气发出的干净利落的声响,柏油路上,空无一人,只能够听见发动机的震动和自己渐渐平缓下来的心跳声。
于是,唯一在天空中可以看见的,就只有散发着鞍鞯棕色光晕的云朵了,但是那一种活在脚下的空虚中的云的缠绵,终究是并不安稳的幸福,用心也感受不到它表面所拥有的温度,这实在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但是因为那不是最初的追求,痛苦的意味也就没有那么绵长了,倒是很短的一刹花火,掠过了思绪波澜不惊的水面。
我能感知得到,视野愈是开阔的时候,公路上模糊的一切都会变得更清晰一些,但是那不是在混沌的黑夜中悬挂着的一个容易破碎的梦境,就算是更清晰了,也不会成为视觉的完美,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没有绝对”吧。
路上的积水啊,成群结队地,在这暗黑色的宽大的绸带之上,被汽车轮胎和幽灵一样游荡着的无聊的人撞击起惊涛骇浪般的暗色水花。在那水花中,似乎可以看见自己阴暗的倒影,但是,我的视线却毫不犹豫地移向了揉碎了海蓝色的寥廓天空,在更远的地方充满期待地激荡着。
虽然那片还没有完全睡醒的天际看起来很空无,但是如果愿意的话,还是能够在那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吧。
夕阳和单车是最配的,但是啊,清晨也未尝不可。
当狂风暴雨时,这是一个很让人不安的世界,而在清晨的眼里,则是一个平和的世界,也许是因为这仅有的短暂的时刻是弥足珍贵而清楚自己的价值的。
我们难道也不可以这样想吗,呵呵。
随着细碎阳光的第一丝炎热到达了大地的每一寸散发着湿润的芳香的泥土时,清晨就结束了。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