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钟渐明的天空、站在阳台也能感受到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带着点点暖意、窗外鸟儿们清脆欢快的啼鸣……
让我似乎看到了外面的枯枝正在冒出嫩绿的新芽、竹林里的春笋正在泥土中暗暗生长露头、楼下绿地的小草们正卯足了力气允吸冒尖……是啊,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春天要来了!从空气的温度中、鸟儿的叫声里,我感觉并听到春天正朝我们迎面走来。相信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定能尽情拥抱自然!
昨晚孩子们难得八点多就都睡着了,终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客厅看了一会儿书。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看考试教材了……明明是延长假期,却反而更加忙碌,有点忙乱无章了,终于还给自己一片清净的内心。已经和儿子商量制定好他的生活学习计划,然后再根据俩孩子的时间,来重新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那就从现在开始,去过你想过的生活吧!
凝飞早练晨读2020212家庭教育学习分享——6~12岁孩子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1.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趋势
6~22岁儿童类比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且各年龄段发展速度不均衡。比如在7~9岁年龄段儿童类比推理发展变化大,而在11~12岁年龄段则发展缓慢。
就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整个发展趋势而言,仍然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如今由于很多父母倡导早期教育提前学习,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加速期提前了一个阶段,出现在8~9岁。
2.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及其概括水平
学龄期儿童类比推理主要体现在图形、语词、数字概括等方面,在难度相等的情况下,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在图形上表现最好,其次是语词,数字概括反映表现最困难。
接触社会多、观察力强、领悟力高的儿童成绩往往比较好。
6~13岁儿童的概括能力可分为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和本质抽象水平。低龄儿童以直观形象水平为主,11岁之后逐渐发展为本质抽象水平。
3.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认知方式
儿童在类比推理过程中一般使用两种认知方式:10岁之前主要以词语联想法为主,之后则普遍使用高位关系指导法。所谓词语联想法,是指通过对一些词语的仔细观察,然后立即回答所想到的是什么。在立即反应下,可以获得“刺激词汇”相对应的联想;高位关系指导法则是从不同水平、不同角度对事物所蕴含的关系进行推断、理解的过程。
高位关系指导法对儿童思维品质的要求要比词语联想法高,低龄儿童一般难以运用。词语联想法的有效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高位关系指导法的有效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