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1 李敖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个热点话题:“李敖自曝只剩3年可活,亲笔信邀亲友仇人作告别”。
面对人生最后的岁月,李敖说,自己一生中骂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我想,在最后的时间里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的目标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所以我希望这次会面是真诚坦白的,我会对你说实话,也想你能对我讲真话……”
这些会面,会被录成50集的电视节目《再见李敖》。李敖也想用这个节目,让观众见证自己的人生谢幕。
李敖觉得,写好他的书,还有对家人、友人、仇人做好告别,是他这三年中最想做的事。
2 三毛
作家三毛也曾经遇到过类似问题的约稿。
当年有份刊物请她写稿,题目是:“如果你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你将会去做些什么事?”
三毛说:
“荷西听说了这件事情,也曾好奇的问过我——‘你会去做些什么呢?’
当时,我正在厨房揉面,我举起了沾满白粉的手,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头发,慢慢的说:‘傻子,我不会死的,因为还得给你做饺子呢!’”
三毛说她一直没有去答这份考卷,她选择拒绝死亡。因为至少父亲、母亲,还有荷西,如果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在世上还活着一日,自己便不可以死。
三毛觉得,在她的生命中,父亲、母亲,还有荷西,是她最不舍的。
3 于娟
之前在朋友圈热传的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33岁就患癌症离世。她在“此生未完成”这本书中写到: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癌症是我人生的分水岭。别人看来我人生尽毁。其实,我很奇怪为什么反而癌症这半年,除却病痛,自己居然如此容易快乐。我不是高僧,若不是这病患,自然放不下尘世。这场癌症却让我不得不放下一切。如此一来,索性简单了,索性真的很容易快乐。名利权情,没有一样不辛苦,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于娟觉得,名利权情,任何的加班,还有买房、买车,都是浮云;孩子、父母,还有相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
今天跟大家聊这些,不是只想分享分享故事;而是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朋友的工作生活节奏,一直都在高速的运转中,就像一个陀螺一样一直不停的旋转。
我们不是说人生不能快,而是在快的过程中,要偶尔的、适当的慢下来,想一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什么都不能一直快。就像汽车也需要加油,然后才能再接着跑;手机也需要充电,然后才能再接着用;人也是一样,也需要偶尔停一停、让自己充充电,然后才能更好的再出发。
好好想一想吧,我们心里真正看中的、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东西。
珍惜这些东西,你才能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 End -
来自:赵小册(ID:yinhuaton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