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喜剧心得收藏8篇

来源:东饰资讯网

喜剧心得 篇1

全片贯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从始至终毫无尿点。语言与音乐都很有趣。男女主在眼镜店,镜子里互换的衣服的效果,暗示了两个高度相和的人。恋爱时侯,翘班去音乐节的镜头闪回(新裤子是惊喜),无限贴近着恋爱中的突如其来和美好。快到不能被镜头所记载,一头栽进去,美好得好像不是真的。

看完电影的我内心无比沉重,为什么这么沉重呢?可能我的生命中从未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凤凰男”,懦弱,无奈,亚历山大,命运不公,对家人纵容。自由如我,总觉得一个人知道他讨厌什么,就是克服的开始。然而事实常不是这样不是吗,评论别人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说,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可是我们老是在屋檐下低头,我们也会做自己都不想做的“不得已”的事情。就算你心里预期很讨厌,事到临头也经常会妥协是吗?

影片中最低谷的人一直在轮换。影片第一部分结束的时候,最惨的是任素汐饰演的女主,她被家人催婚安排相亲,被欺骗了感情,又被剥夺了讨回公道说出真相的权利,最终发现中学时期的记忆在别人眼里也不过如此。

相亲的那一场开始,我们的核心注意力转移到男主身上,看到他如何走出勇敢的第一步,如何沉溺于人生中第一次恋爱,又是如何被不容被破坏。在这一节结束的时候,女主的“我不是生来就在天上,我也渴望好的生活。”,转身离去的她占据了大部分镜头长度,看着十分高大,提醒着观众,尽管她经历了很多不快,她依然坚守着自身的真实,她已经不是场上最惨的一个,而留在原地的男主,他那初次勇敢的火花,美好的爱情,对独立人生的追求——却几乎彻底毁灭了。 笔稿范文网】

触底就会反弹。影片结束的时候最惨的人恰恰是影片开头处最潇洒的人——睡着昔日女神,控制着兄弟,桃花丰富,还有一个漂亮的未婚妻,工作婚恋社交都全然“顺风顺水”,为所欲为。在结尾他失去了他爱的一切人。

本片让我失望之处在于,不似驴得水那样——你感到悲剧不可避免,你可以理解每个人的处境和心理的反转,每个人都要守护着什么,当这份守护被破坏,他们都“不疯魔不成活”;本片中有多个几乎没有反转的人物,好的一直好(坚持到底),渣的一直渣(最后自食其果),反转的只有男主一个,从懦弱到勇敢。看起来很励志,细思之下终觉不过瘾。开头的巧合也全靠男主的狗性兄弟情谊在撑着,误会的曲折程度堪比韩剧,剧情走向从开头就暗示了。

不过一旦接受这种设定(男主懦弱依赖,妈妈市侩强势,多多渣男有钱有势)的话,后面的剧情倒是一气呵成。有人说当你开始写小说的时候,里面的人物的性格一旦生成,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凭着这份戏剧冲突,你的笔就像不再是你的笔,而是由着人物在推动着。

主角的歌里唱道,如果我不是我,如果鱼儿也能歌唱,如果数木也能飞翔,如果石头也能绽放……鱼儿要离开水,树木要离开土壤,石头要先粉身碎骨,太哀伤了。他们终究要抛弃既往依附的东西,才能活成自己。

愿我们的人生劈风破浪,活成自己。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半个喜剧》,不破不立。

结婚是喜,悔婚是悲;保住工作是喜,心如死灰是悲;恋爱是喜,被阻挠心生嫌隙是悲;相亲遇憨憨是悲,被英雄救美是喜;老同学渣自己是悲,遇到喜欢的音乐男孩是喜。

就连结局二人又重归旧好,男生录cd的表现也不好不是吗,这是个完美的happy ending吗?实在值得思索。

喜剧心得 篇2

这部由沈腾、黄景瑜领衔主演的喜剧片《飞驰人生》于二月五日在国内正式上映。该片主要讲诉了一个曾今叱咤赛场的赛车选手张弛,因为一场意外,被禁赛了五年,五年内他成了一个炒饭摊的老板,一个人带着领养的儿子。但是张弛梦想一直没有泯没,五年后,他重新复出,踏上了圆梦之旅,最终成就了“英雄不朽”。

这部影片,以黑色幽默作为电影的主要旋律,笑着笑着,泪水就不觉得地从眼角渗出。速度与梦想的碰撞,以赛车表达的人生,而究竟如何走,就要看怎样去控制手中的方向盘了。

影片中,一个镜头使我记忆尤深:张弛和叶经理站在楼道上唱歌,背后的夕阳西下。呈现出来的画面固然幽默好笑,但是当他们相视一笑的时候,滑稽只是掩盖了他们内心苦楚的面具而已。一个是为了梦想不惜颜面,另一个是为了帮他完成梦想(送他曾经的战车破壳)而失业。当叶经理对张弛说:“好好加油!”兄弟两人轻身作别,留下两个凄凉的背影面对着晚霞。远方终归未知,殊不知与君一别,今生难再见……

赛场上,在张弛冲向终点,冲向梦想的时候,最后一个危险的弯道,意外还是发生了。张弛的赛车冲出了悬崖,穿过了沟谷,一直往太阳的方向飞驰而去……影片用了开放式的结尾,这样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悬念和想象。而导演韩寒也是给了那成就的四个字给张弛“英雄不朽!”

是啊,肉眼与感知,理智与感性并不是最准确的判断,人生往往将一场悲剧看成了一场供人嬉笑的闹剧。

整个春节档期的影片看下来,《飞驰人生》的电影综合评分并不是最高,但其中的诸多细节依然耐人寻味,值得一品!

喜剧心得 篇3

今天看了《半个喜剧》的点映,你说它夸张吧又好像很实在,你说它现实吧,又有点不可思议!想不到渣男可以如此之渣,渣得理直气壮!刷新了渣男的新境界。大龄剩女仍然勇敢追爱给了很多剩女鼓励鼓舞,每一次受伤后,要像没受过伤一样去爱。犯错后及时止损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故事里虽然有老套的理想与现实,利益与正义的冲突,但是导演编剧的安排却不落俗套,让你经历一场又一场情绪起伏,悲喜交替。

我很喜欢里面的歌曲,听出了感同身受。玩音乐的男人,果然在聚光灯下会魅力大增。莫默和孙同,两个大龄青年恋爱时候的甜,甜而不腻,真的吸引了我,仿佛那就是我在恋爱。

让我庆幸的是,最终成年人没有屈服于利益,而是遵从了内心,不被现实打败!成年人做选择真的很难,一个选择可能改变一生,只希望能坚持对错,一切遵从内心的想法!

另外这个电影看完我立马就想到了电影《驴得水》,(我基本上记不住导演编剧的是谁),感觉两部电影手法相似,后来一查知道了两部电影同样的编剧和导演。果然每个导演都有自己选材风格和拍摄风格。这不一定是坏事,应该会成为标签和特长与专业!

喜剧心得 篇4

电影《飞驰人生》讲述了赛车冠军张弛为了让自己捡到的孩子能上学违法开快车跌下赛车神坛被禁赛五年,到之后,经过无数考验、困难,重返赛场,在没有赛车领航员下获得冠军,塑造出一个有责任感的、无所畏惧的追梦者形象。

“坚强、热情、决心、自信”,用这些词来能形容张驰,也许,还不足够……张弛说过:“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是啊,张弛正是这样一个自信又努力的人,他清楚地知道世上没有捷径,就算他没了属于自己的赛车,就算他没有足够的钱购买赛车部件,就算他没有专业的组装人员,但他从始至终,从未放弃赛车的梦想。因此,五年以后,面对新的技术和更好的设备,更年轻更强大的对手,他没有丝毫畏惧。最终,他赢得了比赛。他说,“我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不然。我认为,赢可能是指荣誉,对于一个有信念的追梦者而言,这些并不是必须的;然而“不想输”,指的是不能输给尊严,不想输给自己,不能让自己的努力白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既然付出那么多努力,当然是要不顾一切的搏一场。

满满的励志,几分风雅,这是我对《飞驰人生》的最初印象,但这部电影也并不是完美的:在最后的比赛,电影介绍了那是自然赛道,没有任何安全栏,有许多分岔路口,没有任何赛车手挑战过,但张驰在没有领航员的情况下,面对任何障碍,任何岔路口,竟能顺顺利利拿到冠军,也是不太现实,可能这也是导演完美主义的一种体现。

这样的励志电影让我受益匪浅。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本书,讲述的一个触动人心弦的故事;不如说它是一盏灯,指引我们勇敢追求人生目标的航标灯!

爱你所爱,不赢不归!

喜剧心得 篇5

电影《飞驰人生》讲述了一个关于热爱和执着的故事。

主人公张弛是一个赛车手,曾连续五年荣获巴音布鲁克汽车拉力赛冠军,因违规飙车被禁赛五年。在这五年中,他卖蛋炒饭为生,虽然这样,但他仍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赛车事业,每天执着的在脑海中回忆巴音布鲁克的一千九百个弯道,执着的练习驾驶技术。五年一过,他准备重返赛场。但是他没有钱,只得四处求赞助。因为赞助的原因,张弛还要在队服上绣赞助商女友的名字。克服了种.种困难,张弛最终在比赛中大显身手赢回了尊严。

正因为张弛热爱赛车并愿意执着的探索这种精神,在他人生的低谷时支撑他渡过难关。当张弛临近比赛却没钱买车、想有赞助商但没人赞助时就是这种精神帮助了他,最终取得胜利。

张弛能为自己的职业而付出一切,作为学生的我是不是应该学习张弛对赛车那种热爱与为工作的那份执着呢?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写作文、阅读理解等。在这些困难面前,我有时想要放弃。可对比一下电影里的主人公张弛,他是那么热爱他的工作。正因为这种爱,张弛多了一份信心,一份勇气。如果我能像张弛多那样多一份对学习的热爱,那么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除了热爱,张弛还有最宝贵的一点:执着。因为执着让他将自己的车技精益求精,找到更好的驾驶方法。而我学习时有一些基础的知识点不扎实。有时候还会浮躁,需要反复修改,缺乏耐心。如果我能像张弛那样多一份执着,就能在平日中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飞驰人生》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事物的热爱、工作时的执着等等在激励我,让我在以后的时间里将自己的短板变成长处,长处继续加强做一个好少年!

喜剧心得 篇6

《半个喜剧》由《驴得水》原班人马打造,包括导演编剧周申、刘露,演员任素汐。讲述了三个在北京生活的年轻人因一次“出轨”而扭结成一团,不同价值观碰撞在一起而引发的令人啼笑皆非又引人深思的闹剧。电影在爱情的氛围下探讨了欺骗这一话题。

这是开心麻花发行电影首次跻身贺岁档,线上不多的宣传和二十余场的路演标志着主创团队对自己影片的自信,想要凭借观众的口碑来开拓票房。两位导演表示在上次《驴得水》的创作之后,看到观众走出影院的压抑所以才想要做一次含有喜剧元素的电影。

《半个喜剧》的剧情呈现相对完善,但题材不算新颖,从话剧转换成电影后也暴露一些问题。影片开场三十多分钟是一段完整的舞台调度,充满喜剧张力,但角色为了剧情发展做了牺牲,有些许脸谱化,剧情为了自洽而夸张了戏剧性。

“半个喜剧”的“喜剧”是通过人物的巧合与尴尬使观众共情而发笑,这是影片在喜剧层面上的巧妙之处;“半个”是讲在笑料之外的,影片讲述的对身处现实主义中的理想主义的讨论,

在利益至上的社会规则下是否选择坚守自己。我想这或许才是导演想让观众思考的东西。

喜剧心得 篇7

从英俊潇洒的星仔到白发满头的星爷,真的可以说是看着周星驰的电影长大的。到现在为止,仍觉得真正做到让人捧腹大笑的电影还是周星驰的居多。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其实不知道其中含义,只觉得周星驰夸张的配音和无厘头的表演很搞笑。待越长大懂些人情世故之后,再看周星驰的电影,总会体会到其中的心酸和无奈。

对于非电影人的我们来说,何谓好电影?——能有所共鸣,给自身的思考和影响没有随着荧幕落下而结束,在很久以后,想起曾经看过的,还是感觉最深刻,不会刻意想起却也不会忘记,会觉得自己在看过那部电影之后的反思会对你的生活已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片子,演员能演出这样的效果,就是好电影。我几乎看过星爷所有的电影,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便是《喜剧之王》。

开场白。周星弛对着浩瀚的大海,高喊“努力,奋斗!”,地地道道的小人物的凡人本色。看惯了他是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是穿越时空的至尊宝,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一下子却变成贫困窘迫的没有奇迹出现而不能咸鱼翻身的小人物,不得不让我们和从前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熟悉惯了夸张搞笑的观众猛然间接受不了背后的故事这种悲情手法而导致这部本来应该是星爷里程碑的作品,却票房一片惨淡的主要原因。也许是潜意识里每个人都不想看到残酷的真相,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只会看到美好的结果或表面,其背后的辛酸不过是别人瓦上霜,大家只顾扫着自家门前雪就好,哪来的闲功夫呢?

星爷用这部电影讲述了他的奋斗史,其实那也未尝不是现在或者将来你我人生的奋斗史。电影里的尹天仇可以时运不济,可以落魄潦倒,可以倒霉透顶,但是他绝对不会没有尊严。无论怎样摸爬滚打抬不起头,属于他的便当他也仍然会来理直气壮地拿走,即便钢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心慌气短。而且,他从来都没有多拿一个。在星爷连星仔都不是的时候,他也曾跑过宋兵甲路人乙的龙套,他也会像尹天仇那样给导演开开心心认认真真地提各种意见,被拒绝,再提再被拒绝……如此重复多次之后,他仍秉着导演不喊咔即使火烧身也纹丝不动的敬业精神。

有尊严的人也会很有信用。尹天仇时来运转做了男主角,在华丽的翻身之后,面对柳飘飘的“喂~上次你说养我是不是真的?”发文,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依然大声的回应“是啊,在等你”。

被爱情出卖的柳飘飘则选择了用沉沦的方式践踏自己的尊严,她以为每个小人物都应该是这样。所以当她一次又一次地骂尹天仇死跑龙套的却被尹天仇一次又一次的微笑着挡回来“对不起,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时候,她恼羞成怒了,因为尹天仇坚持的东西正是她已经放弃的东西。而更让她怒不可遏的是,尹天仇只顾维护自己的自尊却毫无顾忌地说她们是“出来卖的”,也难怪那一板凳砸的如此扎实。

在海边擦唇膏的那一幕其实也很值得回味。柳飘飘霸道的索吻,尹天仇直愣的回应,他们之间没有浓情蜜意,也不会你侬我侬。作为在底层为生存而挣扎的人而言,他们情感的表达显得相当粗糙而含蓄,唇枪舌剑寸步不让间寻找到彼此柔软的缝隙,然后迅速一贴即合。这就是市井小人物的真实爱情。对于小人物而言,很多时候其实都只是在嬉嬉闹闹中相濡以沫,没有什么花前月下,也没有什么缱绻缠绵,只有一句实实在在的,我养你啊。

电影里,尹天仇反复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然而,他在最后却说:“其实我对演戏也没什么才华,我还是当观众好一点。”这是多么寒意彻骨的一句话。当他的电影被定义为无厘头的时候,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他对表演艺术的强烈追求和对社会生活的不满和抨击?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的片尾,皇帝因惧于丐帮强大的帮派力量而想让苏灿解散丐帮,苏灿反驳道,丐帮的力量取决于皇上,若皇上励精图治,天下太平,百姓摆脱贫困,谁还愿意当乞丐?

另外在《鹿鼎记》中,陈近南私底下跟韦小宝这样说:“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面当管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对抗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点的人。对付那些蠢人,就是绝不可以跟他们说真话。必须要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清朝一直欺压我们汉人,抢走了我们的银两和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韦小宝一点就破:“要反清抢回我们的钱和女人,对不对?复不复明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啊,行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了解。”也许史学家会觉得这是个荒谬的论断,但又能阻止一个平凡人发表自己的历史观点呢?

诸如此类,在幽默中带着讽刺去探索人性,阐述思想,那些认为周星驰的电影滑稽有余而空洞无物的人们,无非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只带着个人喜好去欣赏和挑剔罢了,只是把看电影当做空闲时间的一项消遣。

今年来关于星爷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当众多人都指责一个人的不是时,可见事情并非空穴来风。然而生活难免磕磕碰碰,而且他把太多的欢乐付诸于电影,生活里留给自己的是大部分的苦闷和抑郁。对处在娱乐圈的一个人的评价,往往会由一时得势的言论所主导。可是,当很多人都夸大其词得指责他时,有谁见过周星驰站出来说过哪个人的不好?

周星驰的其它电影偶尔会拍续集,但《喜剧之王》只有一部。明明是悲剧,却是喜剧的表演形式。记得在某次采访中,他说:“我真的希望大家会喜欢《西游》,这样我就可以拍续集了,我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看到此处颇为痛心,不禁想起在他五十大寿的时候,影迷们为他制作的一个视频,背景音乐是《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其中有句歌词是这样的:“你不是真正地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你决定不恨了,也决定不爱了,把你的灵魂关在永远锁上的躯壳。”

喜剧心得 篇8

昨晚看完了星爷的《喜剧之王》,也看了一些影评,有点感触,直到现在,心情仍不能平复,总感觉到一股激流在动荡,是生活的激流,通过乱山碎石中间,在创造着它自己的道路,在搅动着我内心的平静。我要发泄出来,我要写些什么!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小人物的自我修养的故事,是他的故事,其中自强和乐观的精神唤起了我的共鸣。电影以喜剧的方式告诉人们怎样度过逆境、低谷,怎样面对委屈,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怎样对待爱情……

虽然这是喜剧,但我是带着严肃认真的'心情看完的。因为关于社会底层人物的故事总有着更深层的意义,不管艺术如何高于生活,它都是来源于生活,这些故事反映着一些社会现实,一些现在过着幸福生活的学生们想象不到的生活。

电影一开头,就是主角天仇面朝大海,高喊:努力!奋斗!奠定了小人物的励志故事这一基调。主角是个跑龙套的,全副身家只不过几百块加块表加本书。他只是跑龙套的,但他每次出入片场都是西装打tie,他不妄自菲薄,他一次次地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他以演员的自我修养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他穷,一百块相当于他几分之一的身家,但他补偿那位被敲竹杠的老婆婆时没有丝毫犹豫,人性内在的善良从来与外在的身份、物质无关;他卑微、低贱,但是属于他的东西他一定会拿回来,即使有刀架在脖子上,那三份盒饭他也要拿回来,这是一个人的尊严;他孤傲清高,他无视那些看不懂他的人,依旧按照他的方式去表演,他相信会有懂他的人,于是回家默默拿起《演员的自我修养》。他脸皮厚到我望尘莫及,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虚荣心,没有比较,没有名利,他只是追求一个演员的梦。

这部电影讲的是个辛酸故事,周星驰想说的也许是《蝙蝠侠:The Dark Knight 》里小丑的那句台词:Do you wanna know howI got these scars ?本是悲剧,但他却拍成了一部喜剧,而观众也混然不觉。周星驰说过,我搞笑是因为我内心忧郁,我要拼命让自己开心起来。

爱默生举过一个例子:正当喜剧演员卡里尼使整个城的人笑痛肚子的时候,有一个病人去找城里的医生,治疗他致命的忧郁症。医生劝他到戏院去看卡里尼的表演,他回答:“我就是卡里尼。”

周星驰在戏里和戏外判若两人,他的眼神和每部电影背后都有一丝忧郁,他是一个深沉的人,甚少有人看懂他的幽默,理解他的深刻。虽然他总有负面新闻,我相信里面肯定有误会有炒作有诽谤,但不见他出来澄清过一次,因为他不屑,正如天仇一样不屑让看不懂他的人理解他。

可能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但我并不愿意承认。生活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鲁迅的回答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可能这也是周星驰把它拍成喜剧的原因吧,嗯,“努力!奋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