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味觉比拟道德

来源:东饰资讯网
味觉比拟道德

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鲜五种,我们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这五种味觉混合的结果。在美食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与味觉发生关系,在人类的社会里,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我们每天都与道德发生关系,那么,味觉和道德之间会有联系吗?

“首先,味觉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明了。味道要么是好,要么是坏。”——乔纳森·海特。好的味道总会激发我们“还想再要”的感觉。(很多人总会第一感觉把甜才认为是好的味道,其实不然,适合自己味蕾的味道才是人间美味。)不好的味道,仿佛给了我们一次警醒,这个不好吃,下次不要吃了。在行为规范里,也是如此,好的行为能带给我们美的体验,坏的行为则是带来痛的感知。

其次,在乔纳森的道德研究领悟中认为:“味觉的比喻与人的道德直觉非常契合,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用味觉来形容道德感受。我们会把别人的某个行为形容为“乏味的”,或者“令人作呕的”。看见别人逾越了道德界限,我们的表情很多时候跟尝到难吃的东西如出一辙。”

“再次,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到的烹调风味,有取悦味觉感受器的独特方式。”味觉的比拟抓住了道德的普适性。就好比道德思想也有自己的味觉感受器,但是每个人的口味偏好又依赖于不同的文化思想,独特的性格。“每种文化都会就地取材,借鉴前人,以各自独到的方式让道德感受器兴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