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三天(徒步从四川成都到甘肃庆阳)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碗面汤

早上天没亮,我又继续赶路了。这时我发现,走路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收获感动与成长。

第三天(徒步从四川成都到甘肃庆阳)

出了德阳市区,我沿着国道一直朝北走,这时我看见路边有一家面馆,我观察了一下,是一对老年夫妻在做生意,因为天刚微亮,所以吃饭的人不是很多,我上前询问老奶奶,可不可以在门口的椅子上坐一会儿,她说“孩子,不用客气,随便坐”并且还给我盛了碗面汤。我小心翼翼地将碗接过手里,心里充满了感激。

这碗面汤也就成了我当天的第一顿早餐,喝下去以后胃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拜谢了爷爷奶奶之后,我又继续赶路了。

与火车肩并肩

从成都出发至德阳,我基本上都是沿着国道在走,偶尔会穿过几个市区或者小镇。

这天导航把我带入了一条乡村小路,也让我能够换种心情去体验这个多彩的世界。

这时,我听见一阵“哐当哐当”的声音,我便下意识的朝右边看去,一辆绿皮火车从我身边驶过,我拍了段小视频发了朋友圈,配字是“与火车肩并肩行走”。有意思的是很多朋友估计是动作电影看多了,好几条评论都建议我去扒火车,我开玩笑的给他们回复说“这列火车是反方向的”。

因为我已经在出发前决定是要全程徒步走回家的,所以我不会借助任何交通工具行进(后来还是坐了,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因此,我没有想太多,继续朝前迈进。

第三天(徒步从四川成都到甘肃庆阳)

偶遇“牛魔王”拦路

来到小路之后,更是人迹罕至,偶尔可以听见狗的吠叫。

没过多久,突然有一只庞然大物卧倒在路的中间,我心“咯噔”了一下,心想这什么怪物,走上前去一观察,原来是一头大水牛。因为我从小在北方长大了,普通人家的牛肯定是见过的,但是这么大的水牛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到。

我当时还担心它会不会站起身来攻击我,所以我在很远的地方,将手机焦距拉大拍了张照片。

而后我绕道避开了这只大水牛,继续前进。

不过这只大水牛让我联想到了《西游记》,我感觉自己就好比唐僧,一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妖魔鬼怪”,但是只有我内心笃定,一定能早日回到家乡,取到我内心中的“真经”。

第三天(徒步从四川成都到甘肃庆阳)

难吃也要吃的午餐

到了中午十一点,我肚子有点儿饿了,我边走边寻思着找点东西吃。

行至德阳市旌阳区宏恩村时,我看到一对老年人坐到家门口端着饭吃,我尝试去化个缘。这时,尴尬的事情发生了,这对老夫妻都是聋哑人,他们听不来我的表达,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解释我的目的,于是我放弃了,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没过多久,我看到一位依旧是老奶奶坐到门口吃饭(可能是这个村子人的习惯,喜欢在自己家门前吃饭),我上前向老奶奶打招呼并说明我的目的,老奶奶很爽快的答应了。可是她再三强调自己做的饭难吃,问我吃的下去吗?我回答到,不存在,再难吃也得吃。

于是她给我盛了碗大米饭,里面加了一些酸菜和豆腐乳,我尝试着吃下第一口,哇,这一吃我有点后悔了,我第一次感受到“难以下咽”的感觉,饭有点儿软,有点像稀饭,配菜很酸,是那种“怪味”的酸,我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难吃的饭”,我在看另一旁,老奶奶吃的是津津有味,怎么会?

老奶奶好像从我的表情中看出饭菜不合我的口味了,她问我说“是不是很难吃”,我转过头违心的回答到“没有啊,我只是有点儿感动”。(我不想伤老奶奶的心,她好心资助我,我还说饭菜难吃,这是不道德的。)于是我没有再说话,闷着头,三两下将碗里的饭吃进了肚子。

吃完后,我和老奶奶摆起了龙门阵(四川话,聊天的意思),我才得知她昨天晚上才回的家,之前一直在外打工,我接了句“您年级这么大了,还在外边打工?”她回答到“哎,没办法啊,孩子不争气啊,整天在外边瞎跑,也没个正经工作”听后,我有点儿心酸,但又帮不到她。我安慰起老奶奶来,并说以后我肯定会再来看望她的,聊了几句之后,她家里来了亲戚,我不好意思再做逗留,于是背起行囊,准备继续赶路。

走之前她还硬往我包里塞了几个橘子,说自己家里种的,拿在路上可以解渴。我不好意思推托,只能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等他日做报答。

第三天(徒步从四川成都到甘肃庆阳)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如果要用一句诗句来描写我每天行走的心情,第一天就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第二天则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那么第三天的感受用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在城市里面待习惯了,当我来到这种恬静的乡下,内心无比的平静,过往的烦恼在这一刻早已烟消云散。闭上眼睛,我可以听到风声,树叶声,小鸟声,水流声,更重要的是我听懂了我的心声。

正如老子《道德经》中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生长都有它的自然规律,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发展的久远。

第三天(徒步从四川成都到甘肃庆阳)

路过一座庙,少了一个字

路途中,我遇见了一座寺庙,名曰“东佛寺”,在门口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不可说 不可说 妙处不传 要知清静法门 扫地焚香 心是佛”,下联是“云何谁 云何谁 即此云尔 妙语大千世界 镜花水月万念皆空”,咦,上联竟然少一个字。

只可惜我回家后翻图片时才发现,当时也没太在意,不然一定会和寺庙里的师傅探个究竟。

不过单从对联的表面意思上来看,上联强调了在寺庙修行的一些规矩,扫地焚香,六根清净。下联则是要告诉世人的一些哲理,大千世界,皆是虚妄,放下包袱,方能永恒。

想想也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终要尘归尘,土归土,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首《好了歌》里面的几句话,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既然如此,世人又何必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去给自己徒增烦恼,倒不如活在当下,用有限的生命去多做一些让自己快乐并且有意义的事,何乐而不为?

第三天(徒步从四川成都到甘肃庆阳)

一首小诗

这首诗也是我在路上的有感而发,很简单但却能让我热泪盈眶。

《回家的路》

小时候

总梦想着环游世界

而当真正迈出第一步的时候

你会发现

大多路途并不平坦

也不美丽

可是我们却依然要走下去

只以为

那是通往回家的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