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终了
一粒麦子一粒麦子 它若不落在地里死了 不论过了多少时候 它仍旧是它自己 他若愿意 让自己被掩埋被用尽 就必结出许多籽粒 经历生命的奇迹——一粒麦子
将改变的案例再读了一次,作者的理论:
只要当事人和治疗者同时处于当事人所设定的框架中,『问题』一定会一直持续不变的。
改变的实例,都是生活中的案例,而改变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来的,从个别到一般,形成了改变的理论,虽然不是那么的严谨,但是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它也成为『行动科学』的启蒙作品。
从经验中总结得来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个人,在真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改变。嗯哼,我也就要跳出预设的框架,以“上帝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及其思索解决之道。大多数时候,我的问题,往往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想改变,只能靠着自己,而作为人的我,往往又会骄傲,会懒惰,而使得改变不容易。但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不会结出许多籽粒的。
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智慧的言语和智慧的行动。还记得所罗门的审断疑案:
同住的两个妓女各自有一个孩子,两孩子相差3日。一个夜里,妓女A意外地压死了她的孩子,就趁着黑夜夺了妓女B的孩子,还死活不承认。最后闹到了所罗门王那里,所罗门王的解决方法是把那活着的孩子给劈成两半,一人一半。活孩子的母亲(妓女 B)就放弃了争夺,把孩子让给了A。所罗门按着妓女B的反应,判断活孩子的母亲就是B。
跳出预设的框架,不是一下子就能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智慧需慢慢积累,光靠理论无用,还得我自己在生活中去探索。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如那一粒麦子,落入地里死了,再去结出许多子粒。
最终,还是自身的问题。寻找真理,有时错把谬误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