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歼-20如期出现在了珠海航展上。而在这之前,军迷们对“歼20将会参加珠海航展”的消息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直到10月28号空军发言人证实了这个消息。
我关注了歼-20发展的整个历程。或者说,我见证了歼-20用不到6年时间,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屁孩,长成了如今肌肉硕壮、血气方刚的年轻帅小伙。
▲帅不帅2011年1月11日,对军迷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永生难忘的大日子。那一年,我读大三,还是一名热血青年。
2011年1月10日,一则“我国第一架隐形战机将于1月11日首飞”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炸得军迷们晕头转向。“兔子”不声不响地已经有了隐形战机了?军迷心中充满了疑惑!同时,他们还异常的兴奋和焦躁不安,因为他们对这一刻充满期待嫌时间过得实在太慢。而我,当时也是其中的一员。
终于在煎熬中等到了1月11日。
说起“1月11日”,在军迷心中的地位不亚于万千“剁手党”对11月11日的那种期待。因为,这是一个为军迷打鸡血的日子——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重大新型武器的消息让军迷们兴奋不已。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日子不得不说——12月20日,很多新武器入役多会选在这一天进行,有人说这是军方向太祖(太祖诞辰为12月26日)表达哀思的方式。我认为这说法绝对靠谱\(^o^)/~嗯!
扯的有点远了,我们的话题转回到“我国第一架隐形战机首飞”上面来。
按照网上军迷们透露的消息,首飞仪式于12:50在成都进行,彼时我在几千里外的郑州。1月11日整个上午,我的心思压根就没在课堂上(其实平常也差不多,手动鬼脸)。我拿着我那屏幕只有1.8英寸的诺基亚5030,用下行速度只有几十kb的2G网络一遍遍的刷新浏览器,试图从网上挖掘到更多关于“我国第一架隐形战机”的信息。
通过网上的消息,我知道了我们的隐形战机叫“歼-20”,而且军迷们给他起了个很好听而且富有理工科浪漫主义的昵称——黑丝带。不行了,我觉得我必须要再跑题一下。
“黑丝带”的由来。“黑”是歼-20涂上隐形涂层后呈现为黑色;“丝带”是四代的谐音,即歼20为四代战机。由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对战机代数划分标准不统一,导致了同一类型的战斗机出现了四代和五代的说法。以美国的F22为例,西方国家称之为四代机,俄罗斯则称之为五代机。我国的军迷按照老的军标,把歼20列入四代机。
关于理工科的浪漫。没关注过相关消息的人,肯定不知道我国发射的量子通信卫星(世界仅此一家)叫墨子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叫悟空号;火星探测器取荧惑意命名萤火;军事卫星取烽火、神通;暂缓的太阳检测卫星计划叫夸父;歼-31战机叫鹘鹰;运-20叫鲲鹏——每个都是隔了漫漫岁月而来,有着手可摘星的豪情。理工科的浪漫,真是漂亮的不像话,不像话。然而,除了科学家们文雅的浪漫之外,还有一众军迷们的带点邪魅的浪漫:歼-10叫“棍子”,歼-11叫“筷子”,运-20叫“胖妞”,歼-31叫“骨头鹰”……
当时,我极尽想象,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勾勒着我们隐形战机的样子。在真正看到照片之前,我只知道歼20是鸭翼布局,单座、双发。然而当真正看到“爬墙党”和“卧草党”们从现场发回来的照片时,“黑丝带”还是惊艳到了我。
▲那个年代的像素真的好渣非军迷很难想象得到那种民族自豪感爆棚的感觉!因为,当时除了美国的“肥电”之外和俄罗斯缓慢推进的T-50,我们是第三个真正拥有隐形战机的国家。后来的事实证明,俄罗斯的T-50,感觉就是为了忽悠印度而开发的;日本的心神,看起来实在太小,就像是一个模型,更像是一个笑话。
▲俄罗斯的T-50,好像已经没有下文了 ▲日本的心神,不但小而且还丑,不过日本人的摄影技术不服不行坐在课堂上的我,依旧是一遍遍地刷新着手机,看前方的军迷发回一条条现场的报道:“首飞的歼20编号2001”,“2001开始滑动,滑向跑道”,“飞起来咯”,“消失在空中了”,“第1次通场”,“成功降落”……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像我一样的军迷,在歼-20一共18分钟的首飞测试中,情绪被前方的报道牵着直到飞机成功降落。要知道,歼-20首飞时恰逢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华,我们确实是在亮肌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后来,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到了歼-20的首飞时间节点和美国国防部长访华是否有关,当时的发言人说这是按照既定的安排进行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不管有多少人信了这话,反正我是不信。要知道,那两年中美的关系正处在冰点期。
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到现场的动态,真得感谢现场的“爬墙党”和“卧草党”╰( ̄▽ ̄)╭但是,一般人还是不要去尝试拍摄任何军事设施,因为掌握不好尺度,会被送上法庭的。
▲爬墙党和警察蜀黍,警民一家亲,哈哈紧接着,2001号专场阎良试飞中心进行试飞;然后,2002号首飞……军迷们似乎已经有些麻木,面对不停爆出的歼-20信息,也不会那么兴奋了,直到2011号的出现。
▲银河歼星舰2011号在涂装、鸭翼、进气道、座舱盖等很多方面,与之前出现的技术验证机相比都有较大的改动。改进后的歼20似乎是性能更加强劲,特别是涂装一改墨绿色的涂装,采取了银灰色的隐身涂料,军迷直呼皿煮味太浓受不了:在毒菜的国家怎么可以出现这么皿煮的大杀器,肯定是模型!当然,这只是调侃而已。
后来,歼20不断改进,出现了更多编号的原型机,相继出现了2012、2013、2015、2016和2017号原型机。表明歼-20的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也从侧面说明了歼-20的服役指日可待。
▲最后一架原型机,编号很用心啊今年9月底和整个10月份,关于歼-20的消息忽然多了起来,不停爆出黄皮机试飞的照片,甚至出现了双机编队飞行的视频。这一次,军迷们再次沸腾了。后来,甚至有了歼-20将要参加参加珠海航展的传闻,军迷们更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奔走相告,并期待着航展尽快到来。再后来,歼-20的总设计师被免职,这个消息基本上宣告歼-20已经进入了量产阶段。大伙儿都相信,肯定是有高层故意放出的消息,好吊足了吃瓜群众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胃口。果然,10月28日证实了传闻。其实,坊间的传闻是,我国最大的军迷敲定了歼-20一定要上珠海航展。珠海航展上,两架歼-20如同利剑刺破了上空,当双机编队轰鸣着飞过观众的头顶时,也让世界为之沸腾。
▲很黄很暴力,有木有A状态的两架J-20已经服役,我们期待着WS-15能早日成为B状态的心脏,我们期待着矢量喷管,我们期待着歼-20能早日成军!
向伟大的军工兔致敬!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加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