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姜夔《眉妩·戏张仲远》
姜夔这首《眉妩》并无出奇之处,不算他最好的词。“戏张仲远”四字原是小序,不该写作题目的样子。为了便于观览,姑且如此。
这是一首很常见的冶游词,乃青楼访妓之作。不外愁怀郁郁,思绸缪之乐,感离别之苦,盼长日相随而已。
那么“戏张仲远”是什么意思,这首词跟妒妇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来看一则宋人笔记:
尧章尝寓吴兴张仲远家,屡外出,其室人知书,宾客通问,必先窥来札,性颇妒。尧章戏作《百宜娇》词以遗之,竟为所见。仲远归,莫能辨,则受其指爪损面,至不能出外云。(按眉妩一名百宜娇)
——陈鹄《耆旧续闻》
原来张仲远是姜夔的朋友,此人乃妻管严也,家有妒妇,丈夫的往来信件必要先审核一遍,犹如今日之翻查手机。姜夔好死不死将一篇“青楼有感”赠给了张仲远,其后果是可以想见的。
哥们,你玩儿大了!
百口莫辩的张仲远被媳妇抓破了脸,好几天不能出门。
我看到这里笑得不能自已。
本来是没有这么好笑的,但是世上有一种萌点叫做反差萌啊。好比眉目冷峻的萧景琰突然在小殊面前露出蜜汁微笑;八面威风的明大长官扑通一声跪在姐姐面前,像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姜夔的词幽冷清刚,没有大部分恋情词软玉温香的感觉。他可是写出“淮南皓月冷千山”、“波心荡冷月无声”的人啊,居然也会促狭到玩儿坑队友的游戏。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家有妒妇的兄弟调戏要慎重,否则可能引来严重后果。
调戏家有妒妇的兄弟貌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苏东坡也喜欢这么做。他的好友陈季常有妻柳氏,性悍妒,东坡便作一首打油诗戏他:
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狮吼的故事十分有名,明代有个叫汪讷的戏曲家甚至作了几出戏来敷衍这个故事,就叫《狮吼记》。戏里的东坡更是唯恐天下不乱,又是拉陈季常外出访妓,又是赠他美女,剧情生动有趣。
清代笔记小说《遣愁集》中有一则关于谢安的故事,也是兄弟见他家有妒妻,准备帮帮忙:
晋太傅谢安,妻颇妒,欲置姬妾而不敢。兄子辈微察其意,因方便,称《关雎》、《螽斯》有不忌之德。夫人知以讽己,乃顾问曰:“此诗是谁所撰?”答曰“周公。”夫人答曰:“周公是男子,想为之耳。若是周姥撰诗,当无是言!”
《关雎》、《螽斯》都有称颂妇德的意思,暗示夫人该当学一学,奈何夫人不买账。周姥……这个换位思考我给满分。
话说谢太傅英雄了得,李白以“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赞之,当不至这般惧内,大约是后人编的。
照理,在男权社会中不该出现这样多的妒妇、悍妇。事实并非如此,怕老婆出了名的隋文帝杨坚、唐朝名相房玄龄、抗倭名将戚继光……还真都是英雄了得。其他人没有查过,杨坚的故事是史有明文的。
明清小说《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虐待丈夫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笑林广记》中也有十余则嘲笑惧内者的笑话。可见这种事并非个例。
好啦,我的段子讲到这里就结束了。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社会心理……请移步知网。我则到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环节(好吧我就是太懒了🙈)。
最后的最后,再来说一说这首词。
这首词平平无奇,既非一气浑融之作,又无令人眼前一亮的佳句。面对这样一首词,最佳欣赏方法是联想大法。
比如,看到“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我们可以想到“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看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我们可以想到“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看到“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我们可以想到“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然后……然后我们就可以嘲笑他了,看看,同样的意思,有人能说得更妙啊。
PS:姜夔是我最爱的词人之一,恶搞他绝不是我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