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我:如果把大海里的水倒进一只玻璃杯,会怎么样?我不假思索的回答:那得是个多大的杯子啊!是啊,一只小小的玻璃杯,如何承载得了一片汪洋大海?!就像我们人类的胸怀,如果只跟玻璃杯的容量相当,又如何在经受千般委屈、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也能亦如往昔的热爱这个充满爱和痛的世界呢?!
王阳明老先生曾经推出过心学,讲到过一点就是“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写起来轻松,但做起来着实费劲,有时候甚至需要经受脱胎换骨的锤炼方可成事。谁能保证:“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做对的事情,并且从心底里认定这件事情是对的”呢?所谓的“知行合一”,不就是这样吗?
父母篇
大家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是山水之情永恒,父母之爱易逝。你可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当曾经心目中那个慈眉善目、餐霞饮瀣的父亲渐渐步入暮年,他变得不再巍峨挺拔,反而琐碎世俗聒聒噪噪;你或许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当曾经心目中那个美丽能干、温婉贤淑的母亲渐渐的满鬓微霜,她变得不再善解人意,反而幼稚冲动小心眼儿。那么,你是否能够坦然面对,不再去向他们索取,不再去向他们抱怨,不再去撩拨他们日渐脆弱的神经呢?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那一刻: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的快乐和希冀中来。当那个高大的男人点着一根烟,吐出骄傲的形态,他曾是多么欢喜得憧憬过腹中的我们;当那个娇小的女人伸出双手轻抚那隆起的腹部,她曾是多么美丽善良,仿佛画中的仙子踏访人间。
他们爱着我们,从我们还未降临到人世间的的时候开始,一直到他们模糊了记忆为止。只是,当他们皓首苍颜的时候,我们没有发觉,我们更不愿发觉罢了。
你是否愿意陪伴和倾听他们的声音,在他们已经不那么讨喜的年纪里,即使,他们的声音里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和对你的误解以及重伤?你是否愿意包容他们的懦弱和渺小,在他们逐渐老去的容颜面前,即便他们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从容和激情?你是否愿意成长,变成曾经的他们,庇护和安慰他们纤细敏感的思维和那份无力对抗衰老的不安?
很难!除非,你做好了准备,在他们面前变成一汪浩瀚的海洋。
我有一个朋友,她从小骄纵,父母全身心的爱她,总是给予她所能的最好的。有一天,她跑到我家,伏在我肩膀上哭泣。我问她怎么了?她只是摇头,哭声越来越大。之后许久,她渐渐平静下来,啜泣的对我说:“妈妈她变了,我就是回了一句嘴,她立刻就崩溃了,大哭大闹,还说了很多狠话,爸爸在一旁只顾抽烟,也不替我辩解,我真的很难过...... ”我扳过她的肩膀,擦干她眼角的泪痕说:“傻姑娘,他们只是老了,而你也该长大了。”她瞪着圆滚滚的双眼,似乎又委屈得想哭。我又对她说:“不要太在意他们说了什么,要看他们做了什么。你看,他们平日里对你那都是满满的爱。”听后,她不再哭泣,而是独自一个人走出了我的家。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此时父母需要的是她的安慰、她的包容和她无止境的哄骗,而不是那些逻辑正确的道理。亦如当初在她小的时候,父母对她做得那般。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做到了呢?
是啊,为父母变成一汪浩瀚的海洋是要付诸行动和隐忍的决心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修炼很难,但是却是成长的必需品。在这汪浩瀚里,能承载下父母的一切,能包容下他们的一切。
就请让所有烦恼和麻烦统统沉入海底,还他们一个安静祥和的晚年。
子女篇
都说孩子是“天使”降临人间,是父母心尖尖上最柔软的一块嫩肉。他未出世时,你就绞尽脑汁帮他取名,以祈求他一世安稳、无灾无难。当他呱呱坠地,你又放下一切,对他倾其所有。人世间还有比为人父母更无私的事业吗?可这天地无私之间,潜藏着多少无止境的担忧和占有。
其实,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虽得父母之骨血降临人间,但是他们不为任何人而来。你能接受他将来不是站在舞台上捧花的佼佼者,而是坐在席间鼓掌的普通人吗?你能接受他将来不是一世安稳到公卿,而是自由流浪到天涯吗?
他们小的时候,圆润可爱,你说什么他们都听,你说什么他们都爱。每天,面对他们的天真,你都想抱个没完,亲个没够。当他们把头依偎在你的脖颈旁,温热的体温传进你的心房,此时此刻就是地老天荒,幸福无休无止。你说你怕,怕他们长大,可他们偏偏不停的在成长。有一天,你忽然惊觉:他什么时候已经长到了你的腰间?孩子啊,你在心里呐喊,你慢慢的来吧,你的步伐太快,我已经稍稍跟不上了。
渐渐的,他不再是你的那个最坚实的拥趸,他不再是那个言听计从的天真孩童。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个时候,他是否变成你曾经吞吐时的那个骄傲的形态。当他违背你的意愿,成长成你无法接受的样子,你能坦诚而真心的接受吗?
很难!除非,你做好了准备,在他们面前变成一汪平静的海洋。
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孩子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非常优秀。他们有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可是,女儿无论在哪方面都比别人差一点。开口学说话,她一定是最晚的那一个。上了小学,她的成绩一定是中等平平,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老师从来未找过他们谈话,因为这样的女儿在老师那里显得很不起眼儿。于是,他们找了很多名师,替女儿补课。时间长了,女儿的成绩显著提高。这期间,女儿放弃了最爱的漫画,放弃了心爱的手工作品,甚至有时候放弃了正常的休息时间。夫妻俩看着女儿日渐消瘦的身形和闷闷不乐的样子,很是心疼。有一天,他们问女儿:“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停下来。”女儿充满感激的看着他们说:“那样,你们开心吗?我知道我很平凡,可是爸爸妈妈,我很开心我的平凡。不过你们要是不开心,那么我就继续努力补课,没有关系。”夫妻俩听完女儿的话,转头偷偷的抹着眼泪。最后,他们送走了那些所谓的名师,也不再那么强求女儿的名次,只要她开心,他们就满足。
是啊,为孩子变成平静的海洋,承载她的一切,接受他的一切。让所有宠爱和担忧都沉入这汪平静的水里,还这些“天使”一片自由展翼的“天堂”。
夫妻篇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诗是大家向往而期待的终极爱情。亦如《诗经》里的那篇《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我们不得不感叹:好美! 恋爱的时候,是百般的痴缠。你对也好,你错也好,都是对的。你撒娇也好,无理取闹也罢,都要哄着。你美也美,丑亦美,统统留着。可是一旦走到了婚姻之中,成为彼此最亲最爱的那个人,一切就慢慢的改变了。
有人问我:为何我们总是伤害那个最爱自己的人。我摇摇头,因为我曾经也谙熟此道。或许,我们是只能伤害那个最爱我们和我们最爱的人。我们知道他/她每天在期盼我们回家,我们知道他/她会包容我们的嗔怒,我们知道他/她只会忍耐,绝不会想出各种伤害我们的方式来报复。所以,我们无休无止的在他们面前,暴露我们最失去理性的一面。我们曾天真的认为,他们会永远包容下去。 婚姻这艘小船,说翻就翻。可当初说好的白首不相离呢?说好的德音莫违,说好的黾勉同心呢?
在爱情里,没有对错,那在婚姻里是否也可以这样的没有原则?是的,婚姻就应该承袭那种毫无脸皮的没有原则。那枚曾经面若桃花的美娇娘,如今在烟熏火燎的厨房洗洗涮涮;那枚曾经身形婀娜的小女子,如今高隆着腹部,如葛大爷般 “瘫”在沙发上嗑着瓜子儿;那枚曾经玄衣轻拂的男子,如今在尔虞我诈的商场沉沉浮浮;那枚曾经面若春风的“欧巴”,如今每天下班都是一脸焦灼和嗔怒。是否,可以去理解、包容和替这样的她或他多着想一些,多担待一些,多包容一些呢?没有完美的人生,更没有完美的伴侣。他们要的,仅仅是你理解的笑容。面对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你们能做到吗?
很难!除非,你做好了准备,在他们面前变成一汪深沉的海洋。 在这片海洋之中,你就是“他”的母亲,你就是“她”的父亲。你需要对“他”百般宽容,你需要对“她”千般疼爱。切记切记,千万不要说狠话。一旦一语成谶,则是悔不当初。语言是种暧昧危险的东西,它既可以让人爽口,又可以伤人如剑。既然,你要为了她/他变成那汪深沉的海洋,那是否可以在嗔怒的时候,多些忍耐、多些克制、多给自己一分钟平静下来。
我有一个要好的闺蜜,她找了一个理想的伴侣。她总跟我说:一切对于她似乎都是刚刚好。在刚刚好的年纪谈恋爱,在她刚刚好的时间段结婚,在她刚刚好的身体条件下生产,一切都看似那么美好。直到生活慢慢把她变憔悴、变暴躁、变得不那么美丽,直到生活慢慢把他熬得心力交瘁、熬得焦灼、熬得恼羞成怒。她想不明白,到底他为何变了,家庭的一切看起来依然那么完美啊?他也想不明白,到底她缘何至此,整天抱怨,无理取闹。其实,一切都没有变,变得就是我们那颗“知行不合一”的心。她明明最盼的就是他下班回家,可是在等了一天的她,最后冷着脸变成了无声的休止符;他明明最想的就是下班看到她,可是在她拉着脸的面前,所有的拥抱都凝固成了北极的冰峰......
我们其实都知道该为对方做些什么,可是在情感战胜理智的瞬间,我们抛弃了自己,让身心不合的灵魂深感疲惫。都说人类是高级生物,其实,如果缺少忍耐和克制,我们可能都不如那些低等的小动物般呆萌可爱。忍耐和克制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修养。先天缺少,后天弥补,一切都不晚,只要你们还在心底相爱。
是啊,为了彼此心底的爱,变成那汪深沉的海洋吧,去尽可能多的承载一些,吞噬所有的烦恼和忧愁,许彼此一个“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