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的荷尔蒙
「文/四金」
导读:
《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是一部由熙颐影业出品,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超凡蜘蛛侠男主)、卢克·布雷西、萨姆·沃辛顿(阿凡达男主)、文斯·沃恩等主演的电影,于2016年11月4日在美国上映,12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画面血腥异常,情结简单粗暴,简直是直男癌的挚爱。
1、每个人的信仰都值得尊重,这就是最真实的我们。
典型的两段式叙事手法,战争前段写男主道斯的青少年成长经历以及他与女主的爱情故事,故事叙述是标准的美式爱情故事框架,青年时期的男主因为一次偶然救助大腿动脉破裂的人,急中生智帮他止血,并及时送医挽救了这个人的生命,同时,道斯遇见了他的一生挚爱,医院的一个护士,道斯那毫无章法和修饰的直白话语,真实且热烈,打动了女主成就一段佳话。由于电影是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我无意挑剔但是道斯那充满“套路”的花式撩妹儿神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本着学习的精神,板砖总结了几个道斯撩妹的“套路”,仅供参考,后果自负。炸裂的荷尔蒙
呆萌愣傻,感情真挚。道斯从第一次看见女主就被女主吸引住了,由于性格呆萌,除了跟自己的妈妈说过话之前从没跟女生说过话。但是,天性使然道斯看见女主就情不自禁的被吸引,他词不达意的沟通却也给女主留下好印象。献血后几句话就把才第二面见面的女主角逗得花枝乱颤。
心思缜密,投其所好。道斯虽然看起来傻傻的,但是他心思缜密,在第一次接触时实在没有话说他就说我要献血,换来一次跟女主的亲密接触。无意间看见女主喜欢植物,道斯投其所好,送给女主一本《南美洲植物》,(套路深呀,无师自通~)。出其不意,创造机会。道斯顺利约到女主去看电影,道斯继续自己的风格,在这个荷尔蒙爆炸的氛围里,道斯问女主:“动脉是什么样子的?”、“静脉是什么样子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真实固执的重复表达,也是一种坚持,最后女主无奈的说,好吧,你有兴趣我可以给你拿本书看。估计此时女主心中也对这个“crazy man”表示无奈。就在电影散场的时候女主走神差点被车子撞倒,在女主惊魂未定的时刻,道斯突然搂住女主亲吻了起来,这让女主十分意外,但是心里却是高兴地。(老司机求带)
2、真正的勇敢并非骁勇善战,而是无论何时都不忘初心,坚持信仰,并秉持自己始终如一的纯粹。
经过前一部分的铺垫和渲染,故事正式进入最值得关注的部分,道斯的哥哥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去参军,这引来参加过一战的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声泪俱下的描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如何在战场上牺牲地。
“他是从后面中枪的,在腹部打开了一个洞,肠子都出来了,弄脏了他漂亮的军装。”父亲饱受战争之苦,知道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他出于自私不想让儿子同他三个好朋友一样,长眠地下与蛆虫为伴。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道斯也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道斯也决定去参军。但是道斯有着自己的坚持,他要去救人而不是去杀人,坚决不碰抢。道斯的老爸把他带到战友的墓地,告诉道斯他的信仰无法在部队和战争中坚持。道斯用坚定的目光凝视着父亲,父亲质问他:“你以为战争会迁就你的理想?”道斯的信仰和坚持确实让人很头疼,以至于刚进军营就被战友嫌弃,正像中士所说的你的战友不崇尚武力,别指望在战场上会救你们。也因为中士的话不无道理,所以,战友们都希望这个“疯子”走掉,在初期非常排斥他这种不拿武器的做法。觉得他装腔作势,装上帝,其实就是一个懦夫,大家嘲笑他,排挤他,还拿鞋子物品砸他。道斯的信仰和追求在面对部队和现实的各种挤压时显得更加坚定和固执,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在面对军事法庭审判的生死关头,他表达了他的信条:“当整个世界执意要将自己撕得粉碎的时候,我只是想把他一点一点拼回来。”这信念不置可否,即使审判他的军官也默默承认。但是,在战争中杀人很重要,杀人是战争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士兵上战场不拿枪,如何杀敌如何自保如何救人?就在信仰和现实斗争最胶着的时候,道斯的父亲通过“关系”打通了部队的高层,使得道斯能够不拿枪上战场。影片没有交代道斯的父亲是如何说服他以前的老上司,但当道斯获准以一名医疗兵上战场的时候,道斯的父亲没有等着他自己回家了。或许,这个父亲也不相信道斯的信仰可以让他的安息日不要那么早到来。3、信仰没能改变战争,但也没有让战争改变自己的信仰,这个回合我们平局。当你把信仰坚持到极致,周围的人便会把你当成信仰。
经历了种种困难后他最终以医疗兵的身份来到了太平洋战场。美日在冲绳岛血战,并在钢锯岭(Hacksaw Ridge)爆发激战,双方都伤亡惨重。日军伤亡10万人,美军伤亡7万,真的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在如此的一个小岛上双方投入如此之多的人,不可不说战争的残酷已经到了惨绝人寰一般,人命如草芥般随风飘逝,血与肉的涂抹,暴力与震撼的轮番轰炸。
影片前一部分的温情铺垫,压抑着导演和观众的情绪,道斯的固执与坚持惊扰到大众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探讨。当道斯所在的连队第一次登上钢锯岭时的第一个血腥镜头来临的时候,板砖被吓得不由自主的踢了前面的椅子,血浆伴着脑浆就这么直接喷涌出来,甚至飞溅到了屏幕上,中弹的人轰然倒下却浑然不知,战争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发生了,让每个人没有时间思考,机械般的出于本能的战斗,出于天性的开枪。导演对战争充满了敬意,不修饰战争也不美化战争,只是真实的再现战争,断肢残臂相互堆砌,满屏的荷尔蒙喷涌出来,释放了导演和观众压抑许久的情绪,战争不是你想的那么美好。
美军一度攻下钢锯岭,然而日军疯狂反扑,美军被迫仓皇撤退。连长清点人数,发现只有32人撤下山岭,目瞪口呆惊呼上帝。还有一百多伤员被遗留在战场上,要么无助地等死、要么惨遭日军的屠戮。此时道斯如有神助,带着医疗箱满战场的飞跑,在战场上他的信仰支持着无畏的救治,如果没有强大的信仰,真不知道一个拒绝拿枪的道斯如何存活,在日军如潮水般的反攻下,美军仓皇撤退,道斯拒绝撤退,他孤身一人、手无寸铁,在日军遍地、炮火连天的钢锯岭上,艰难地爬过一个个弹坑,检查每一具尸体,救助无助的美军伤员。当道斯独自一个人救下了75名伤员的时候,战友们才开始认真的审视这个疯子的信仰,影片也顺带交代了道斯不拿枪不杀人的信仰的由来,原来,而是的道斯因为失手差点杀了自己的亲哥哥,道斯懊恼不已,认识到杀戮是错误的,坚持不杀人;还有由于患有“战后综合症”的父亲酗酒如命,经常无缘无故的殴打道斯的母亲,年幼的道斯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直到有一天道斯再也忍受不了父亲殴打母亲,跑出来拉开母亲与父亲扭打一起并用枪指着父亲,差点杀死父亲,冷静下来之后道斯认识到杀戮是大罪,从此信仰从不杀戮。
炸裂的荷尔蒙 这个合理的解释也让战友接受了他的固执的信仰,并以他为信仰。在第二次冲击钢锯岭时候正好的星期六,道斯是一个基督徒,星期六是不上班的。所有,就出现了最高光的时刻,战友们都在等着道斯做完祈祷再进攻,当你把信仰坚持到极致,周围的人便会把你当成信仰。有时信仰没人在意,人们更在意创造奇迹的是自己身边的人,这能给他们力量。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实的故事。最后回到电影本身,如果不是电影刚开始的那句“this is a true story”,我真的以为导演真的天马行空呀,这也太邪乎了,一个人枪林弹雨而不死还久了75个伤员,这简直跟我朝的“抗日神剧”相比美了,正是因为这个是真人真事才让人肃然敬佩,不然导演的大名真的要毁于一旦了。
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影片对信仰的描述脱离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对日本军国主义军人对“武士道”的信仰也和平客观地表现出来,既没有粉饰也没有贬损,信仰无国界、无好坏、无对错。你的信仰不可能改变战争的结果,但是战争也同样改变不了你的信仰,最后,日本军人的集体“切腹谢罪”,谁能说不是对自己信仰的固执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