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朴素的心愿:爸妈你们安好

来源:东饰资讯网
朴素的心愿:爸妈你们安好

朋友今天晒的照片都是和父母一起过节的照片。

周末的两天和八十多岁的父母在一起。

丈夫和儿子都去了。

最要好的朋友也去了。

朋友的父母也在一起过节了。

大家一起吃饭、一起说笑、一起分享个人2017年的收获,一起畅想2018年的计划。

几家的父母微笑的望着眼前的孩子们,孩子们微笑着簇拥着年老的父母。

成为历史的经典瞬间。

团圆而丰盛。

他们放弃了自己以前的度周末的方式。

把与朋友的聚会、与丈夫儿子的聚会、与父母的聚会都结合了起来。

他们说:2018年的心愿就是希望父母安好。

朴素的心愿:爸妈你们安好

征得对方的同意我晒了这张照片。

一个这么朴素的心愿值得我写一篇文章去见证。

因为这样的陪伴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是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消失的传统。

是不能复古,但是需要创新的爱的表达。

这个也需要去倡导。

这是我的一个十几年的朋友。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纠结上演了一个又一个心理学的故事。

而这些心理学的故事还具有这个时代的普遍性。

全世界的老人越来越多了。

中国的老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律。

不常回家的理由有千万种,好像都很合理。

没有钱不能回家

工作赚钱养家忙不能回家

要照顾小家不能回家

要会朋友不能回家

要照顾自己的心情不能回家

......在此省略一万字。

看望父母成为了一个障碍,一种压力,一个负担。

于是很多“科学管理”的方式引入到家庭管理当中。

父母住院了,是否要分工轮值?

父母想看儿女了,是否要轮流住家?

过节了,是轮流看望还是一起看望?

......在此省略一万字。

好像有一种交易在运用。

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有的时候父母对待儿女的方式可能有不同。

子女在对待父母的方式可能也不同,但是子女对待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吗?

有时候人们把这个来自血缘的情感与外在呈现的各种复杂的表达等同了。于是沦陷在那个爱与不爱,孝与不孝里面。

血亲的爱是超越法律与道德的。

挣扎了一辈子。后来发现,去掉那些附加的条件,单纯回到血缘,生命的传递。那个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什么叫爱?也许在经历了岁月洗礼之后才能感悟。

你们安好我们心安。

活出自己的样子。

给予充分的尊重。

接纳他们自己的样貌,接纳自己的样貌。

在各自的生命里安然。

朴素的心愿:爸妈你们安好

看着自己的播种,收获自己的耕耘。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交换,

唯有生命的传递没有办法交换。

我们在世间的一切都仰赖父母创造了这个生命。

这个生命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在丰厚这个生命。

子欲养亲不在。

什么叫“欲养”?

当我们历经风雨,对生命无常有了一点点感悟,懂了一点点感恩,超越了世间的浮华,只是单纯的想陪他们老的时候,他们没有在那里等候。

心痛的感觉是什么?

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根,父母在哪里,家的根就在哪里。父母不在了,就没有根了。

那种孤独。

那种心痛。

记得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给自己的孩子说:儿子,今年你奶奶去世了,你爸爸我没有妈了,没有妈妈了。”

“我没有妈妈了。”这种悲痛是一种绝望。

人死不能复生。

死亡就是一种决绝。

当跨越世间的浮华回到单纯的生命的本质,那个无条件的爱就会自然浮现。

多少次的轮回经历一次回眸,一个生命的诞生又是多深的因缘呢?

大道之简方知始终。

2018

我祝愿天下的老人:

你们安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