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为什么我要学习“断舍离”

来源:东饰资讯网


断、舍、离

1.

从小,我就是一个恋旧的人。

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很累,每次回家,我都要把那些旧物翻一遍,脑子像回放电影一般,回忆与老朋友的相识与相知,感叹着物是人非,大家再也没有联系过。

我就这样活在回忆里,越陷越深,难以前行。

几年前,有朋友给我推荐“断舍离”,也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起初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人很冷血,那些旧物陪伴我们多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而我们却将它们归纳为“不需要的东西”和“废物”。

我提出质疑,难道只有当下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才不是废物嘛?

2.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给我推荐“断舍离”,说特别适合我,我抱着好奇的态度去深入了解,才发现我对这三个字有很大的偏见。

首先是“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女生在购物时是缺乏理智的,见到喜欢的,总是忍不住找各种理由买回家,比如“以后总会用到的”、“我没有这个颜色的口红”、“这个真好玩”等等。而事实却是你以为以后会用的,直到现在也没有用过;冲动买的口红颜色并不适合你,你再也没有涂过;这个好玩的小玩意儿,几天之后也不再好玩。于是家里堆得像小山一样,乱糟糟。

我们需要拒绝一切不需要的东西,不适合自己的不买,家里已经有的不买,以后会用到的以后买,能在外边儿玩的,就别买回家。

其次是“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家里的书籍和杂志浪费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却一直没有重新翻看;小礼物塞满了一个柜子,蒙上了一层灰,半年一擦,也抵不过岁月的残忍;有些节日卡片上的字迹和昵称,已经对不上人。它们确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却一直存留在我生活的空间里。

我们需要舍弃多余的废物,将它们收拾到箱子里送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们,或者扔掉、卖掉,精简自己的生活空间,让呼吸更自由一点。

最后是“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我们常常将过去寄托在某件物品上,它或许代表着你的某段感情、某段成长,以为这样就可以纪念它们。我们背上厚厚的驱壳,艰难前行,还自以为有情有义。

真正的纪念是放下过去,带上祝福,洒脱前行;真正的有情有义是卸下驱壳,勇敢面对,轻松上阵。

3.

手机里的许多APP几乎不用,页面毫无排序与归纳;柜子里的衣服,春夏秋冬乱成一团;书架上的书籍和笔记本夹在一起,没有分类;护肤品、化妆品、面膜放在三个地方。

这样的生活方式,怎么会有积极的态度、较高的效率和愉快的心情呢。而在我身边,不乏像我一样的人,用超负荷的心理状态过着将就的生活。

学习“断舍离”,让生活更简单、更轻松,更愉快!

不把生活过将就,要过成诗。


我是脸脸

每天都会与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如果你喜欢,请给我点个赞吧

如果你有好的建议,请给我评论哦~

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