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东西,总觉得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明明肚子里像感觉话说,可是倒不出来,痛苦。
有好多小伙伴在公众号后台问我要书单,也有豆邮要的,可是哥真的读书不多不广不杂呀。但是呢,读了的,没读的,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些要么自己感觉不错的,要么评价不错的,要么媒体说高大上的几本书。现在列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
1.《西方的没落》,这本书囊括的知识面十分全面,政史阐述得十分深远,文辞生动且客观,看了之后对西方政治会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2.《罗马史》,罗马是个神圣的国度,太过传奇,对整个亚欧非影响深远。而读这本书,虽然不能百分百全面去了解这个国度,但是总比咱们高中的历史书来得详尽客观。这个伟大帝国的兴衰在人类历史上演绎了一场罕见的辉煌,让人扼腕叹息又折服于当时统治者的宏才伟略。
3.《拷问法国大革命》,这本书不同传统类书籍大量阐述,而是以一种问答方式去阐述法国大革命,并引用了大量的史典和经典评论,客观公正不说,读起来也兼具文艺和科普。反正我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手,很具吸引力。同时也很大限度的拓宽知识面。
4.《俄国革命史》,这本书本身就是革命领袖托洛茨基所写,虽然不能说全面客观,也不能说符合一切评判标准。但是作为参与者,在这场革命中,对于还原历史就如同一台默声的摄影机,刻录了那段光辉但是艰难的岁月。有评论者说,他不但哭了,而且笑了,同时还理解了。俄国人一向铁血,这场革命本身就变得残酷。而作者在环境恶劣至此的情况下,入木三分地把这段史实用笔记录下来,让后人去重新审视。
5.《1776:美国的诞生》,美国佬很多国人其实是很敌视的,气焰嚣张,觉得拯救全世界全人类非他们莫属。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杂乱的民族确实又聪明又团结。这本书其实不算宏大,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突出华盛顿的个人领袖魅力以及指挥作战才能,同时也有贬低应该统帅的指战的方式的嫌疑。是一本战争类的史书,或许算不上史书。
6.《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国外史,中国史肯定少不了。去读吧,就酱。
7.《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没读过,反正看各种评论,呼声极高,应该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吧。
8.《到灯塔去》,这是一本意识流小说,我是有点看得不明所以,但是媒体啊,评论啊都说是好书。可能修为太浅,读不到书中精髓。
9.《眼泪与圣徒》,“上帝死了”,明明是上帝跟我啪啪啪完之后把我抛弃了。作者用宗教的角度去讲述了一段段巨大的心理对白,作为天朝人,理解起来自然晦涩。但是深究之后,也会米饭咀嚼出麦芽糖的味道,有点回味。虽然我看通俗文章比较多,看国内傻白甜文章比较多,但是在看到某些动人刻画的时候还是会难免虎躯一震,别想歪,不是高潮,是产生半吊子共鸣。
10.《古代器物溯源》,最近穿越很火,可是神剧也不断。算是科普类读物,做常识用,扮不了文青。
11.《弗洛伊德传》,是这么评价的: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最细腻的弗洛伊德传记;大师笔下的大师,为我们的时代而写。没读过,不做评价。但是能够被天朝列为十大好书,应该还是有它的独到之处的。
12.《面对死亡的人》,大家都怕死,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死呗。也没读过,看有人说像是喝水,没味道,读完不知道读了什么。不过,个人觉得,这样的书应该还是很有意思的,只是读的人当故事来读了吧,那当然读不出跌宕起伏来。
13.《呼兰河传》,这是萧红的作品。一万个赞好嘛。虽然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但是从生活背景,从小井市民的生活形态以及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来刻画,再加上超具艺术手法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看似平静实则波澜壮阔的生命存活轨迹。反正是一部好文学作品、也是一幅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写尽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令人魅惑。反正个人更喜欢国内作家的文学作品,也不太明白大伙儿看小说非要看国外那些艰涩难懂不知所云的文学名著,还追捧得如此之高。难道真的要沾点儿洋墨才显得有文化有内涵么?当然咯,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可以引进来读读,但是也仅仅是读读而已,真没必要炒。
14.《汪曾祺自选集》,汪老爷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那是可想而知的,而汪老爷子的小说更是要神有神,要形有形,反正我这种才疏学浅的人连评论都显得粗鄙啦。他刻画人物别具一格,心理活动也不会太诡谲,而是外在形态比较直接。总之,看一遍汪老爷子,才会知道我辈到底差了几多。
15.《富饶的贫困》,这本书在这个时候肯定不怎么出名了,可能甚至在一般书店也难以买到。但是这本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比较畅销的一本讲述现实社会的书籍。个人觉得,由于社会性质的特殊性,其实阐述也是不尽客观的。因为太过客观,是出不了这么一本书的。饶是如此,也有太触目惊心的东西在书里呈现。赤裸裸地昭示着我们伟大祖国存在的那些贫困和山区人民素质低下的现状,教育极不发达,经济极不畅通。各种让人压抑地形态都普遍存在着。会让你忍不住想要去探访一番,去了解这个国家一些你看不到、媒体看不到、社会看不到、国家看不到的地方。
说到这里,心里有点不太痛快。也就暂时列这么几本,有兴趣的可以买来读读。并不是要读出多深奥的道理来,哪怕是当做增长一点见识最不济当谈资也好。如果有空有心情,以后会接下来罗列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