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为完成学校统一布置的作业,国庆期间给写了一封家书,我也为了配合闺女完成作业,给写了回信。
记得国庆刚放假,就接到闺女的通知,说学校有作业,要给孩子写信,让我提前考虑考虑内容,酝酿酝酿怎么写。记得初一时她也干过这事,于是问她是给你回,还是让我给你写,闺女说“都一样”。我回:当然不一样,要是让我回,那必须得在收到你的来信,见到内容,我才能定下来回的方向。闺女:你得提前酝酿,不然你写不出。我:你这不是小巧你娘么,虽然我水平凹,但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还不构成问题。只要你的纸张够多,为娘就有话说。闺女悻悻而归,嘴里还嘟噜着,都是形式,都是形式,没什么用。
学校的本意是不错,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懂得父母恩情,然而现在的这些个熊孩子,又能有几何体会得到?我可以说这是整个社会,所有父母的悲哀吗?给孩子做的越多,他们越习惯,越以为就是该这样,而反过来却是会像父母欠他多少情一样!
闺女的信一直拖到6号中午,迫于时间才不得不写完,递到我手里,通篇读罢,是一封完全不切题意的信件。跑题了,而且很严重。父母为她做的什么在她这里都是一种习惯了,所以也并不觉得什么。
我想这种现象也不止是个别孩子所表现,可能很多很多,我想说我这孩子还不是娇生惯养起来的孩子,相对来说是个比较独立有主见的。
第一次做父母没管理孩子的经验,管理孩子的事业还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有一封来信 有一封来信 有一封来信 有一封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