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岁到三十九岁 曾巩一直在自己的家乡,辛勤劳作,四处奔波,他对社会底层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深刻而地道的认识。
所以当科举中举,走上仕途,曾巩坚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心为百姓办实事。
尽管曾巩一生都在仕途上,并没有位高权重的经历,先后只是在七个地方,担任地方官。
但是他的治理卓有建树,百姓有口皆碑,那么作为官员的曾巩,他的人生轨迹,究竟带给我们怎样不一样的感受呢?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
1071年曾巩调任齐洲,齐洲就是今天的山东济南。当时济南风景是很漂亮,但社会风气令人担忧,主要有俩个问题。
第一个,这个时候的齐洲盗贼很多
第二个有钱有势的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曾巩到任后,了解到这个情况,就有一个明确的表态,曾巩就说
为人害者不去,则吾人不留——曾肇《亡兄行状》
意思说,害群之马不铲除,我们这些人就不得安宁。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于是曾巩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了解到一个周氏家族,这个周氏家族,住在齐洲下边的历城县一个叫曲堤的地方
这个家族有钱有势力,这个势力主要表现在他和朝廷的很多高官有密切联系,所以曾巩的前几任州官,怕丢了头上的乌纱帽,没有人敢动周家。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曾巩来了之后,了解了当时情况,了解到周家之子周高欺压百姓,奸淫妇女,横行乡里,而且是证据确
曾巩依法把这个恶贯满盈的公子哥就流放到了一个荒僻的海岛上。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高兴,曾巩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用周家这个豪势家族开刀,曾巩为什么敢这样做呢?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第一曾巩是起于布衣之人,他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他知道只要出以公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那么正义就必然会战胜邪恶
第二曾巩是外地调任齐洲的,他和齐洲上下都没有瓜葛,他不会碍着谁的情面,也不会有人来给他讲情。
第三曾巩虽然官位很低,但是名气很大,文章名满天下,不仅可以和皇帝直接对话,而且他很身后还有一个,刚正不阿在朝中未高官的欧阳修,他的老师做后盾。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所以曾巩何惧只有呢?把周家这个公子哥处理完以后,曾巩又实行了一系列的地方法规。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
跟进政策,奖励检举,奖励自首,而且官府办案要急追捕,就是办案一定要迅速,实行了这一些列的政策以后,果然见到了成效。
有个盗贼叫葛友,是一个惯犯,官府几次缉拿他都没有奏效。
曾巩的这一系列实行以后,这葛友觉得午出藏身了就到官府来自首了,而且检举了同党,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可能要做大牢,要受到惩罚。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但是没有想到,曾巩款待他酒食物,给他新衣服,又送给他一些银两,借给他一匹马车,让他坐在这个马车上,拉着送给他的布匹和银两,招摇过市,起到了一个曾巩实行政策的宣鼓动作用。
唐宋八大家——曾巩 位卑未敢忘国其他的盗贼,听书这件事以后,纷纷到官府来自首,来揭发,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与实施,齐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新景象,曾肇在《亡兄行状》里说
豪宗大姓,敛手莫敢动,宼攘屏迹,州部肃清,无枹鼓之警,民外户不闭,道不拾遗
这句话是说,通过曾巩的治理,齐洲的豪门贵族没有一个再敢作恶了强盗,贼人销声匿迹。
社会环境安定,也没有人在敲那面警鼓报警了,出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
可以说曾巩的为官之道,正直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