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病态的90后主管』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东饰资讯网

韩磊、江映蓉《以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剧照

上周五,一部描述反腐的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落下了帷幕。想必大家对剧中的各类情节都是印象深刻的。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情节,其一是沙瑞金和田国富在汉东省委书记办公室探讨干部任用的问题,提到了带病提拔这个普遍的现象;其二是李达康在京州市委党校召开懒政干部学习班的讲话。为什么我会对这两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情节有如此深的印象呢?这还要从我的工作性质及面对的监督对象说起。因为我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我近几年来接触了很多年轻的部门主管,特别是90后的主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监督的这些90后的主管,大部分人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不好的共性,这种不好的共性肯定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今天我发了这篇文章,题目定为『病态的90后主管』是怎样炼成的。

沙瑞金、田国富和吴春林商讨干部的任用

我说过,因为我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我近几年来接触了很多年轻的部门主管,特别是90后的主管,所以将题目定位『病态的90后主管』。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病态”,一个是“90后”。先来说说后者啊,因为这次观察对象主要是年龄集中于1990-1992年出生的人,所以“90后”这个概念很好解释。至于“病态”,我们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谈,一类是主体,即人。一类是客体,即环境。人,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些“90后主管”,另一方面是提拔这些“90后主管”的主管领导们。先说说这些“90后主管”,这类人主要是“90后”,是独生子女,符合我国独生子女所具有的一切特征,无论好的与坏的。既然说了“病态”,那么我们来看看他们“病态”的特点:娇生惯养、骄横跋扈、目中无人、目无尊长、自私自利、不肯吃亏、不肯吃苦、不肯钻研、投机倒把、爱钻空子、爱占便宜、耍小聪明、好大喜功、以偏概全、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等。这类人通常自带一些的特殊的晋升资源,或者说政治资源,所以这类人也有一些自带的“病态底气”。我们再来说说那些提拔这些“90后主管”的主管领导们,通过我们的监督观察,发现这些主管领导们通常是“50-65后”,在职场或者官场中,这些主管领导们目前要不是处于一个濒临退休的位置,要不是处于考察的位置,要不就是处于那种“无私者无畏”的位置。像最后一个位置的主管领导,我们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发现,除了他们自己“病态”,还将他的部下带的和他一样的“病态”,以至于在自己管辖的部门内,毫无竞争可言,毫无生气可言,毫无进步可言。而像前两种主管领导们,他们的思想也是一种“病态”的思想,对于濒临退休的主管领导们,尽管中央已在三令五申不准出现“59岁腐败”,但这些人还是希望在退休之前捞上一笔,形成“病态”的执政思想。而对于“处于考察位置”的主管领导们,更不用说了,拉帮结派,培养嫡系,这种思想作祟的主管领导能不“病态”吗?说完了“病态”的人,我们再来谈谈“病态”的环境。“病态的90后主管”是如何从“病态的90后”成为“病态的90后主管”,需要一个“病态”的工作环境。通过我们的监督发现,这类“病态的工作环境”通常有三种:一是“一言堂”式的工作环境,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是个强权式的人物,凡事主管领导喜欢的,那就是单位决定的;凡事主管领导说了算的,那就是单位马上就得办的。二是“团团伙伙、小山头”式的工作环境,所在单位的不同部门的主管拉帮结派,为了芝麻大的事也打得头破血流。三是既有“一言堂”,又有“团团伙伙、小山头”的工作环境。通过我们的监督观察,大部分单位都是第三种工作环境。在这种“病态”的工作环境中,这些“病态的90后”们通过某一件或者某几件自带亮点的事,抑或是自身掌握的某种技巧,作为自己的仅存的职场“资本”,去博取眼球,迎合领导的政绩心,去迎合领导的爱好,收获主管领导们的注意力。在收获注意力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主管领导们对他们看得“顺眼”,获得“溺爱”的权利。如何获得“顺眼”、“溺爱”的权利呢?这就需要这些“病态的90后”在博取主管领导的注意力后,通过某种不可告人的、肮脏的渠道进行利益输送,从而在所处的职场生态环境中营造出一种非常符合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处于主管领导位置的人像极了这个家庭的祖辈,而这些“病态的90后”就像家庭中的孙辈一样,“隔辈溺爱”就这样合情合理的诞生了。接下来,这些依靠主管领导的“顺眼”、“溺爱”,获得晋升的“病态90后”们就出现了,一连串腐败的案例也就出现了,新一批的懒政、不作为的小干部也就出现了。通过我们的监督观察,这些“病态的90后主管”,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懒政部作为、白吃干饭”!

李达康在京州“懒政干部回炉班”的讲话

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我说的可能有些夸张,那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我们监督一家国有企业时,发现了一个年轻的懒政干部,一个叫安宁(化名)的出纳主任。该男生1990年9月出生,出烧鸡的那个道口镇人,本来资质平平,为人还有一股自打情节,刚进入财务部时,连最普通的去银行收回单做的都费劲,凡事都要请教他的入职引导师,所以在部门内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但就是因为会打羽毛球,代表财务部参加了该企业组织的员工羽毛球比赛,经过了初赛、复赛、淘汰赛、半决赛,最后和财务部的总会计师兼部门主管会师在了决赛的赛场上,结果自不必赘述,但这确实为财务部取得了荣誉。在这多次比赛中,安宁与本不相识的部门主管从对手变为了相识的上下级同事,安宁也利用这个机会,尽显其阿谀奉承、投领导之所好之能事,与领导迅速拉近了关系,随着后续陪领导健身、打球,给领导送羽毛球拍等等行为,领导对于安宁的“顺眼”指数也是一路飙升,进而在最近的一次部内干部选拔中,这个资质平平,只会溜须拍马钻空子的安宁居然做了出纳主任。这样的案例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说句实话,这安宁是个男孩子,晋升费了老劲儿了,如果是个女孩子,根本用不着打球,直接“打炮儿”,没准连床还没下,出纳主任就成真了。

懒政干部孙连成的狂妄 权贵子弟赵瑞龙的嚣张

我们说一个人得到了一个机会,通常会尽全力表现自己,无论无能的人还是有才的人,在得到机会的时候都会尽其所能向其他人来展示他们可以胜任这个机会赋予的工作。当然,有实力的人自然不怕展示。但是无能的人,或者机会主义者,在得到这样的机会赋予的工作时,除了依靠主管领导的“顺眼”和“溺爱”以外,其他的恐怕真的要听天由命了。我们来谈谈下一个案例,主人公叫杨昕(化名),在一家国有银行任风险管理部下属的催收部门任主管。杨昕,1992年2月出生,一个沧州女孩,其升职经历与安宁差不多,也是通过某种球类运动来获得领导的认识,进而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获得了领导的赏识,继而又得到了“顺眼”和“溺爱”的权利。不过,杨昕比安宁更有优势的是,她的未婚夫这个国有银行所在城市的一家颇具实力的金融外包公司的业务主管。所以,一段不可告人的、肮脏的交易,一个利益相关的裙带关系,两者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杨昕所做的令领导们看着“顺眼”的各项工作,一次本部门内的岗位调动,杨昕顺利地成为了这个催收部门的主管。自身平庸的杨昕,在升职初期,的确任劳任怨,每天主动的和自己的同伴们一起电催,帮助新转入部门内的同事熟悉岗位情况,掌握自己应该掌握的技能,随后教授自己的同伴,利用男友掌握的情况,亲自和逾期严重的客户面谈等等。在升职之后的半年工作中,杨昕的工作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她的表现堪比劳模。很快的,时间来到了新年,杨昕也在升职半年后得到了第二次职位晋升的机会,不过这次升职,使杨昕开始暴露自己的缺点了。我们都知道,一个做了主管的人,多多少少身上都带有“官气”,但是这种“官气”不应该无限的放大。第二次升职后,杨昕不但没有保持之前的谦虚好学的优点,反而增加了很多缺点,她学会了坐享其成,学会了自大自负、目中无人,学会了飞扬跋扈,学会了叫嚣,甚至学会了利用主管领导们的“顺眼”和“溺爱”去谋取私利。在她自己的内心已经形成了这个部门没有她,就会瘫痪的状态。以致于在这次升职的半年后,杨昕所招来的整个银行内的非议比她之前上任时的非议多了不下10倍。而且,在这半年中,杨昕不但和本部门内的同事发生冲突,而且还和其他兄弟部门的主管、员工发生了很多次冲突,连比她级别高得多的主管,她都敢随意顶撞。碍于行领导,其他部门的领导也没有过于纠缠这件事,直到我们调查组进入后才告发的。升职后的杨昕,依仗着领导们的“顺眼”和“溺爱”,利用职务之便,开始谋私利了。杨昕有两个爱好,美甲和桌游。每次外出去客户处进行催收后,她都是要去桌游吧消遣,或者去美甲店做指甲。经后续调查,有些活动资金就是从欠款客户处索要的。“官气”上升的杨昕还在自己的团队中搞起了“一言堂”,开始了以她为主的事实判断依据,并且有任何上级下达的通知,她也不在第一时间向其他同事们转达了。有一个事情是这样的,就是在她第二次升职的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都知道,银行在每年的最后一天都要进行通宵的结算,但是不是所有的部门都要结算的,比如杨昕所在的部门就不用。可是因为当天情况特殊,全行在这一天都推迟下班,直到当晚7点,行领导下发通知,告知不涉及结算的部门于30分钟后下班。其他部门的领导都及时告知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下班时间,唯独杨昕的催收部,直到8点半,还是会计部门的主管巡视的时候发现了他们还在工作,会计部门的主管通知的杨昕所在部门的员工下班的。要问杨昕为什么本人没通知?那必须是因为杨昕“身居庙堂之上”的原因啊。后来杨昕在交代问题时主动跟我们说:这种消息还用得着我这样一个部门主管去通知吗?看看其它部门同事下班,他们自己不会走吗?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虽然杨昕的职位提升了,但是“优越感”、“官儿感”却让她的业务水平倒退了,什么工作都要让下属去操作,哪怕是下属在全面,也有没碰过的东西啊,但是下属需要领导的时候,作为领导的杨昕却桌游吧玩狼人杀去了。上述这些问题,很多员工利用行内的沟通系统向上级领导反映过,可是结果呢?全是石沉大海,甚至有员工还因此遭到报复。就这样,杨昕利用主管领导们的“溺爱”和“顺眼”,又度过了一年,并且在年底的总结大会上当选了该行的“优秀员工”。还被晋升到了风险控制部的管理层。行内员工知道这个结果后都非常气愤,一个势利小人依靠领导的“顺眼”就能往上爬,其他辛辛苦苦,踏实肯干的员工就不能得到晋升,大家真实怨声载道,直到我们的调查组进驻,才让这个事情结束。

沙瑞金和田国富研讨

上述的两个典型案例分别简介了两个『病态的90后主管』是如何诞生及如何发展的,我们说未来的中国是青年人的,可是交给这样的青年人,那些老一辈们放心吗?这些提拔『病态的90后主管』的主管们,你们是不是也有不作为呢?肯定有,就那杨昕这个案例来说,我们姑且先不分析杨昕上位时的“不正当交易”,就论杨昕升职之后的这一年,杨昕的主管领导是不是懒政、不作为、白吃干饭?是!肯定是!一个典型代表。只唯心、只唯财、只唯色,却不唯实,放着有能力的干部不用,甚至宁肯将有才能的干部撤下来,也要启用与自己有利益输送关系的人,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事实啊。旧的领导终将老去,可是现在的这批『病态的90后主管』,未来将如何发展呢?怎么堪当大任呢?我们的国家,未来将去向何方呢?

真的希望,以人民的名义,呼吁所有的主管干部,在任免干部时,一定要让贤才上,庸者下!人民需要的是好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不需要给领导拍马屁的马屁精,不需要给领导暖被窝的狐狸精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