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虽说世界是属于大家的,但《复联》这玩意儿归根到底是属于年轻人的。
比如前段时间,在网上发帖称因花120元看《复联4》首映被男友分手的姑娘,肯定是年轻人。
得知首映是周三夜里12点,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期待和激动,而是疑惑:买《复联4》首映票的人不用上班吗?难道他们都有“复联假”?
有个五岁男娃的女同事一语道破扎心真相:人家年轻人看3小时,睡3小时就行;咱们看3小时,睡3天还不行。
你看,在复联面前,想假装年轻都被抓现行。
我当然可以熬到十二点,而且常常熬到这个点,如果孩子生病发烧我甚至可以一夜不合眼。
但是——
上班累成狗,半夜花三个多小时看电影,结束之后再滚回家睡觉,然后六点被儿子回旋踢踢醒。那么我接下来几天的画风肯定是:吃个饭都能睡着,走路都能闭眼。
熬一夜,昏睡三天,这样的中年妇女,配看《复联》首映吗?
二
好的,《复联》首映不行,看普通场行吗?
不行!
我4月份忙到虚脱,部门6个同事辞了2个90后(我估计是为了更好地看复联,没请到妇联假,直接辞职潇洒走一回),还有一个在产假中。于是剩下一个夹生的领导和一个没过试用期的我,还有一个心心念念想着复联的小孩。这铿锵三人组,天天被高强度大流量工作摁在地板上狠狠摩擦,看啥复联啊?活命重要!
等干完活,回到家里,匆匆吃完晚饭,一头扎进娃的作业里,与“各种关系”杀得难分难解,和颜悦色和歇斯底里无缝衔接,亲妈与继母角色自如切换,最后身心俱疲,默念一百遍“亲生的”,然后选择最简单粗暴的疗愈方式:洗洗碎了!
复联的魅力,绝对叫不醒一个用尽洪荒之力陪娃做作业的中年妇女。
遥想几年前,我还嘲笑女友:哈哈,连《阿凡达》都不去看,还是社会人吗?聊天都没法下口哇~~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下好了,风水轮流转,轮到我不看《复联》,然后没得聊了。
三
四月不行,5.1期间可以看吧?毕竟连续四天时间不上班呢!
恭喜你,小细菌小病毒也是这么想滴!
4月29日下午,娃就开始生病,咳嗽发烧流鼻涕,那小脑袋虚弱地往你怀里一靠,顺便用鼻涕给你的前襟来个锦上添花。这个时候你还去看《复联》?就问你走得出这个房间门吗?
估计你还没迈腿,房间里的风云就开始变幻:
娃肯定上演“撒娇+委屈”模式:妈妈你别走,讲故事……再讲一个吧……
娃爹就没那么温情了,一个不友好又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定是少不了的,眼神内涵复杂,你尽可以无限发挥想象。
我经常这样帮他把眼神的意思补充完整:“电影那么重要吗?比孩子还重要?”,“孩子还在生病没看到吗?你这当娘的拎拎清状况好伐!”,“你快帮他推拿缓解一下啊”……
一个是“只想多个聊天话题”的电影,一个是眼神满含期盼的娃,选哪个?
四
孩子感冒发烧,虽然让人揪心不爽,但终会雨过天晴。
果然5.1假期的第四天,孩子重新开启“充电5分钟,放电两小时”模式。于是,我又冒出了那个小念头,然后,亢奋地,一家三口浩浩荡荡开往常去的那家电影院。
我一看电影院的排班表,差点笑出声,清一色的“复联场”,这下闭着眼睛都能买了。然而,我还是太天真了。
“妈妈,我要玩那个,旋转的火车。”孩子突然用力拉着我往另一个方向走。
在另一边很远的地方,是一个游乐场,即使儿子2.0的视力,我也不相信他能看出什么“旋转的火车”,唯一的原因是——不用问,肯定是他爸爸以前陪他玩过。只是这次,他“只要我陪”。
这剧情走向就不对了嘛,说好的看复联呢。
五
故事还没结束。
终于等到一个娃不上兴趣班,也没有安排机构试听的周末,让孩子一边放飞自我去了。
终于订好票,我又买好爆米花,可乐,兴奋地想着度过一个安静的、和老公的二人世界,甚至还幻想挽住他的手臂,坐在他身旁,重温一下婚前的时光。哦,那是多少年前的往事了!
然而,二十分钟后,我就睡着在了电影院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