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看过的那本书(二)-《神奇的肌肤能量书》美|金柏莉 施奈德

来源:东饰资讯网
看过的那本书(二)-《神奇的肌肤能量书》美|金柏莉 施奈德

作者重点从人体的酸碱平衡讲起,重视食物的酸碱性并贯穿全文。书中观点与大部分主流大相径庭。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可以参考一部分,但是不必完全接受。毕竟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差异巨大,书中推荐的食物例如鳄梨也只是近几年才进入市场,所以不必全盘接受。

下面摘录一下重点的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就生理结构而言,人类与食草动物更接近。

*人类的肠道和消化道本就是为了吸收植物中的营养物质而设计的。

*限制动物蛋白摄入而增加植物食品的摄入可以减慢老化。

书中提出了食品配对的7大原则:

1、身体一次只能妥当地消化一种浓缩不含水的食品

       非浓缩食品:成熟的水果/非淀粉类蔬果

        浓缩食品:所有淀粉类食品(谷物、淀粉类蔬菜、面包等)/所有蛋白质(鱼肉、鸡肉、红肉、种子类、坚果类等)


铕铕心得:这种观点似乎是推荐人们一次只摄取一种类别的食物,但这样的话就不能充分吸收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对这条表示怀疑。

2、蛋白质和淀粉不要共食


铕铕心得:作者建议不要吃任何配对类食物类似汉堡之类的,理由是不能很好地消化。新奇的观点,可以尝试接受。

3、蔬菜是碱性的

4、两种淀粉可以混合

5、两种不同类的动物蛋白不可混合

6、脂肪应与蛋白质(动物和植物蛋白)适量搭配,或与碳水化合物一起吃

7、水果应该空腹吃


铕铕心得:我觉得不需要太过纠结此类事情,这种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罢了。

作者还认为餐前半小时或者餐后一小时多喝水,就餐时尽量少喝水,原因在于会稀释消化液。


铕铕心得:这完全与我们的观点饭前喝汤养生相背离。个人还是接受我们的观点。

作者观点:

早餐:不饿不吃,或尽量避免

午餐:不要过量,尽量避免蛋白质

晚餐:与午餐相隔4小时以上,以蔬菜沙拉开始,可以在此阶段上吃动物蛋白。


铕铕心得:早餐的观点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在这方面有些体会,有时候偶尔饿一顿的话反而觉得更加舒服,吃的过多也是增加身体的负担。记得以前贫穷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富贵病",反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反而什么三高、肥胖全部出来了。

对于作者所说的晚餐要吃动物蛋白的话保持怀疑。

乳制品有害,要从食品清单中剔除。


铕铕心得:非常不能理解这条,作者认为牛奶及其相关制品本来就不是为人准备的,反而一些羊奶等效果不错。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真要这么讲的话最开始中原地区只有简单的几种食物,那么哪些不是本土生长而随着文明传播带来的其他地域的食物动物也全部包含在内了吗?

另外作者大力推荐椰子油,在前面讲解酶的章节中批判了橄榄油的存在,认为高温烧制会将其自身携带的用于帮助消化的酶杀死,导致不容易吸收从而堵塞"通道"。


铕铕心得:很多食品的推荐都和经济问题紧密相连,包含着一整个利益链条,所以这种事情不好随便评论。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有些食物无法获取,且几千年来我们都是这样生活下来的也没见没有这些食物有多大影响。这种研究都太过片面,更重要的是要从自身整体生活习惯下手,保持乐观的情绪才是王道。

作者大力推荐鲜绿蔬果昔,实际上就是直接将蔬菜加水打成汁喝,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套上高大上的名头罢了。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来改善改善。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提供了菜谱,怎么说呢跟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相距甚远,就像是素食动物生吃蔬菜水果的感觉。还是那句话啊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

另外:此本书后续又出了一个"二"。今天也翻看了一下,内容没有任何新颖的变化,只是将书中的一些内容另取标题重新包装一下,新瓶装旧酒。

以上就是这次的看过那本书(二)的内容。

想把自己看过的认为有意思的书和大家分享,共同畅游书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