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烟往事俱忘却(二十二)联欢会

来源:东饰资讯网

(二十二)联欢会


联欢会大抵是年底学校中次于考试的最重要活动了。

我们也不例外,通常是下午先在小剧场内观看一遍整个部门的联欢会后回去再关门开各班的小联欢会。往往从上午开始我们就张罗收拾教室,把桌椅先挪到四周,然后拉花彩带,该挂的挂,该粘的粘。黑板墙报,该画的画,该写的写。联欢会都是在晚上,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会选择小彩灯什么的作为装饰。通常这些都是学生干部组织的,包括部门的联欢会也是部门的学生会筹备的,老师并不会管这些。

于是学生们便可以打着名义偷偷做一些青春畅想中想做的事情,比如组个乐队。

还别说,他们真组起来了,吉他手有,主唱有,键盘手有,贝斯手也有,还有个架子鼓手。这规模拉出去也可以唬唬一干不明真相的群众了,说不定真有姑娘们愿意成为他们后援会歌迷的。就是架子鼓手是个女孩,还是个韩国女孩。当时他们乐队亮相,最高的欢呼声都是送给那个韩国女生的。我们公评这群人中,剩下的全部男生加起来也没有那个敲架子鼓的女生帅。

这就很尴尬了,全乐队颜值担当,帅气担当是唯一一个女生,还是个外国女生。

我有种预感如果韩国女生再在我们学校多呆两年,说不定能出一本女性为主角的乐队小说。

但实话说来我看过的大大小小节目中最喜欢的是Y同学的手风琴和S同学的萨克斯表演。

其实在之前的章节中Y同学已经出场两次了,没错,他就是我高一班级那个“好细腰”的养鱼委员,也是替代我出演鲁侍萍的男同学。

世界真小,不过,人都是多面的嘛。

我小的时候,苏联的影响力还没在我们这片地区完全褪去。街头的老大爷拉着手风琴是我对“广场舞”这个词汇最初的印象。我现在仍旧记得小时候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与一群人在基辅战后的街头随着手风琴起舞,觉得手风琴仿佛带着旧日时代的魅力,仿佛是那个大国最后的荣光。

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这样心理加成的作用,才对手风琴这种乐器有别样的情怀。不过自从我离了家乡,再也没有看过或听过别人奏起手风琴,尤其是苏联的那些旧式乐曲。大约是已经随着帝国落下的帷幕沉入最后的夕阳了吧。

S同学的萨克斯表演也同样令人钦佩,就是有一点不好,特别爱煽情。

他曾经在联欢会临散场回家之时,在走廊里吹响萨克斯名曲《回家》。

大家闻之泪下,然后把S同学痛殴一顿,谓S同学为天下第一大骗泪王。

后来他成功复制这套到部门的联欢会上,然后导致家在本市的同学坐不住了,当即就要放弃班级的联欢会立刻回家。我觉得班主任的脸色在收到数个请假条以后变得非常精彩,非常好看,并且我也很怀疑要不是拘于老师的身份不能动粗,她也很想把S同学抓过来打一顿。

终于熬到了高三,老师表示,你们不能这么糊弄过最后一个联欢会了!你们要出个昂扬向上的节目!不许出那些骗眼泪的节目!我们班委一合计,得,出个诗朗诵吧,老少咸宜,口味相近,排练短暂,方便容易。

我们派出了S同学,O同学,H同学,B同学为代表表演诗朗诵,《相信未来》。

原本我们都觉得这种表演,四个还都是嗓音条件不错的男同学,表演应该万无一失吧。然而事实证明我们太天真了。他们四个一上台,底下就笑倒一片。

S同学穿件线衫,O同学套了个短袖,H同学打扮了一件新毛衣,B呢,干脆披挂一件厚羽绒服就上台来了。我对床跟我悄悄讲:“你看,这像不像春夏秋冬四季?”我呵呵一下,心里觉得岂止是像,要不是我知道事先在后台他们并没有通气我简直以为他们是故意的了。

其他三位收拾的还算正常,O同学被后台的女生拉住打扮,脸上的粉底涂得比城墙还厚,上面红色的胭脂画了两个大圈充作腮红。所以可想而知舞台效果,再配合他新剃的发型,整个人犹如一个白净净的鸡蛋上两个红圈。

总之他们四个一上台,底下就笑声四起,再加上朗读中的屡屡破音,宣告了我们老师严肃节目意愿的正式破产。我们原以为F老师会又被这群搞怪的男生气到了,但没想到F老师却看得最认真,鼓掌也最热烈,相比之下我们这点心思才是小肚鸡肠了。

我高中三年待过的班级出的节目,要不然就煽情过头,要不然就是哈哈过头。大概这也算是一种奇特的天赋能力了,毕竟这种联欢会活动,大部分节目都是用来睡觉的。


已完结,或有番外随机掉落更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