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四时节气发受病时间以及症状。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黄帝内经》自学笔记(六)天地有八风:东婴儿风,东南弱风,南大弱风,西南为谋风,西为刚风,西北哲风,北为大刚风,东北为凶风。
《黄帝内经》自学笔记(六)春易伤风者在颈项,病症在头,东风生于春在肝。
夏易伤风俞在胸胁,南风入心,病症在脏腑。
秋易伤风者在肩背,秋主肺,病症在肺。
北风生于冬,易伤俞在腰股,四肢,病症在肾。
中央为土,风易伤俞在脊,病在脾,脾主少腹,大肠小肠排之。
精者,人身之根本所在。
人要平衡阴阳。阳主外,阴主内,男阳女阴,男背阳,女胸为阳,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上焦心肺为阳,(膈上阳,膈下阴),上主清气,下为浊气。不固精,阴阳失调,浊气上涌人就生病难受。
冬春为阴,夏秋为阳。
阳中之阳为心
阳中之阴为肺
阴中之阳为肝
阴中之阴为肾
阴中之至阴为脾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