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小孩最常接触的名人——马克思、恩格斯,甚至还编排了顺口溜:“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钱,不‘来丝’(厉害的意思)。”
马克思确实经常缺钱,无法养活妻儿,拖欠房东和佣人的钱。
笔者记得小学教室的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和名言,塑着或青铜、或石膏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典型的大胡子、高鼻梁的欧洲老头。
在笔者的印象中,马克思、恩格斯只是两个思想深刻、指引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老男人。
《青年马克思》让我们看见原来年轻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会有迷茫,也有年轻人对爱情、友情、金钱、导师、信仰的期待与失望。
两百年前的欧洲大陆,穷苦的人民不能掰下树上的树枝当柴(那是贵族的私有财产),捡地上的枯枝,却还是被骑着快马的警察砍杀。
马克思笔伐罪恶,他拒绝写文学评论等软绵绵的文章,他要抗争,他要改变……可是他们还是抵挡不住当权的力量。
杂志社被查封,马克思和同事也被抓。
这也是个契机,让马克思去往巴黎,开始新的抗争的旅程。
另一边,曼彻斯特的工厂里。恩格斯的父亲在处理工人闹事和机器的损坏。
工人连续三天上班,手指被机器切断。
可是工厂主却认为她损坏了机器,需要在工人的工资里扣除修理机器的钱。
有想法的爱尔兰女孩却为切断手指的女孩据理力争,让工厂主开除。
不过这个有个性的女孩吸引了恩格斯的注意。
恩格斯晚上找到了女孩的家。
不论贫穷与否,爱尔兰人的快乐总是可以用歌声抒发。
显然,这位衣冠楚楚的资本家青年的来访,让这里贫穷的人们非常不自在。
恩格斯也不喜欢自己的身份,他简单地概括“资本家就是工人用血汗喂肥的猪”。
戴着高帽、金怀表的恩格斯无法轻易地融入无产阶级的世界,执着的他不愿离开,于是结结实实的挨上一拳。
不过皮肉之苦还是值得的,意外地能让他获得爱情。
在巴黎的马克思有了一个女儿,和燕妮开心地生活。主编虽然有股票,却不愿拿出来给马克思稿费。
马克思的生活日益拮据。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未来写进教科书的不朽人物见面了。
第一次见面,马克思眼中的恩格斯就是个戴着金纽扣的纨绔子弟。
而恩格斯眼中的马克思呢?
“你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简直是个小迷弟啊!
不是这个时代啊!
世世代代的伟大思想家!
一起逃过警察的追捕,一起下棋,一起喝酒聊思想……
共同的理想让友谊迅速加温。
当燕妮早上醒来,看见衣衫不整的恩格斯睡在地上时,体贴地关上门。(腐剧太多,不要想歪啊,哈哈!)
我们要一起写本书,燕妮开玩笑书名《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很绕口的书名,用法语念起来格外有趣。
燕妮是位了不起的女人,贵族出身的她放弃自己的地位和财产,跟着穷光蛋马克思东奔西走。
燕妮的反派精神也让她写进了历史,伟大的男人背后总有个伟大的女人,没有燕妮矢志不渝的支持,马克思是不是也无法成为历史上的巨人呢?
燕妮的笑话为马克思、恩格斯带来了新的书名,他们也迫不及待地向“导师”介绍他们的新作。
生活刚有好的开始往往会遇见不幸的变化,半夜马克思、燕妮遭到了驱逐。
屋漏偏逢连夜雨,燕妮偏偏这时怀孕了。而他们却需要在24小时里,离开这个国家。
他们需要变卖一切家当,抱着不会走路的小女儿,不知去往何方。
恩格斯回到英国,面对他心中的“行走的监狱”的盘问。
他无法解释他的理想,父亲无法理解她,只能以魔鬼附身解释儿子所有忤逆的行为。
马克思无法找到工作,虽然他让自己卑微到尘埃,愿意做任何工作。
来自恩格斯的资助,让马克思的生活有所改善。
马克思、恩格斯终于可以一起战斗。
他们加入“正义者联盟”,然后又推翻了正义者联盟,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兄弟,资本家和无产者如何成为兄弟?
我们要战斗,不是用爱、用和平、用仁慈换来正义。
不是战斗就是死亡,眼泪无法换来同情,只有战斗才能让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在海边,马克思想休息,而恩格斯却积极让他战斗。
每个人都可以休息,但会落入平庸的河流。
恩格斯的妻子,就是被恩格斯父亲开除的工厂女孩,为了战斗,愿意贫穷,愿意不要孩子,真是理想让两人走在一起。
那个词是什么,在海边,马克思、恩格斯琢磨着那个经典的词,影响世界历史的词。
是“幽灵”,对的,“幽灵”!
第一次读《共产主义宣言》时,听见“幽灵”这个词,非常诧异。
多么形象的词啊!就像他们,让资本家无处躲避,恐惧不已的幽灵。
就这样,影响着无数人、无数时刻的《共产党宣言》诞生了。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这个幽灵意料之外,不仅在欧洲游荡,更影响了俄罗斯、中国。
这个在爱、在战斗中诞生的精灵,让资本家胆战心惊,让无产者激情澎湃。
虽然上学时,最烦的科目就是《马克思主义》,虽然知道他影响了历史,成就了新中国,但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其折磨的中国学生,与其让我们一开始就厌烦教科书里的马克思,不如先让我们看看迷惘的马克思、受折磨的马克思、充满爱和人性的马克思……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