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
此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程序员在深圳
,搜索 studycode 即可关注
本文无需授权即可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1. 价值
我是一个对后端有一定经验的程序员,一直从事相关的工作,不过我对前端也挺感兴趣的,总想学点前端的技术,做点东西来玩玩,比如做个写周报的页面,这样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整理周报内容;再比如利用这些知识定制开源的监控页面,让它更贴近我们的需求,或者利用前端做一些运维自动化工作。当然目前想到的这些对自身的改变都不大,无非是多学习一种程序语言,但我心里一直笃信,如果能够同时掌握前端技术,对我整个人的价值提升是无法想象的。
前后端原本是不分家的,一个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不管前端还是后端代码,应该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一起做出来的,只是随着公司发展过程中管理的需要和分工协作的原因,前后端分离这件事才越来越明显,导致现在许多人一进入公司,就只会做前端,或另一部分只会做后端,而且保持十几年不变,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后端程序员,如果不了解前端,属于技能上的缺失,不仅无法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而且在思维上不会站在前端程序员的位置上思考,即将来如果成为一个系统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软件也很有可能存在缺陷,反之亦然。这也是为什么整个行业越来越鼓吹全栈工程师,这个概念并不是虚幻不实际的,而是企业对人才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需求,即人们常说的复合人才的一种,全栈工程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价值巨大。
2. 失败经历
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公司要开发一个云存储系统,为了完成这个需求,我引进了一个开源的云存储项目,并将其进行修改,让它符合公司的需求,这个开源的项目自带一些运维可视化的工具,是用AngularJs和BootStrap做成的,当时我也花了些时间看懂了这些代码,以为自己以后就会使用这些技术来做可视化了;但真正要开发新的项目时,我并不能很快利用AngularJs和BootStrap为我所用,即便花很多时间做得和以前一模一样,我也很难在上面添砖加瓦,或做得比以前更好。根本原因在于我没有了解前端开发的全貌,不知道某些技术的主要用途是怎样的,只看代码而不实践也是无法让技术成为自身技能的。
3. 领悟
在翻译的过程中,其实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英语能力的提升,让我专门腾出时间来利用英语进行翻译工作。其中最后两个翻译的文章,是点击量最多的,反映了翻译水平比以前有了提升,同时这两篇本身质量也非常高。其原因在于文章给初学者规划出了一个版图,读者拿着这个版图,对每个版图分别进行实践,就可以把其中的知识据为己有,注意,如果你只看文章而不实践,是没有用的,知识不会因为你看了文章而自动钻到你的脑袋里。
所以,说到这里,最佳的学习前端的方式是实践,而最佳的实践其实文章中已经说了:依葫芦画瓢,即把例子原封不动的克隆一遍。当然尽量不要ctrlC + ctrlV。
本文没有提到科学上网、英语能力等,这些不是必要的,但它们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希望本文可以给你带来帮助,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将其分享到社交网络中,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章后留言,或者通过社交网站找到我。
欢迎您扫一扫上面的微信公众号,订阅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