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的习惯决定你的一生,怎么和习惯做朋友?(干货新知)

来源:东饰资讯网

我有个朋友,她有很多的理想,每天说着自己要考什么证书,要去哪里旅游,准备做什么高大上的工作。她有很多梦想和想做的事情,但现实是,每天到了睡觉之前,放下疲惫的手机,她都会抱怨,今天又没有学习XX,今天又没有做XX,今天又看电视了,今天又玩手机了。

有一天我要看她自怨自艾的样子忍不住问她,你真的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吗?

她睁大了一双眼睛望着我说,我当然知道了,我要当白领,我要在CBD办公,要赚很多钱!

然后我就对她说,嗯,假如你想要成为这样子的话,那你现在要开始做些什么呢?

她歪着头想了想说,我知道啊,我现在就要开始,每天多学习,多认识新的朋友,多看书,锻炼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让自己能够找到这样的工作。

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呢?

我也不知道,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吧!每天一起床就不知道干什么,习惯性的做每天都做的事情了。


对,就是习惯惹的祸!

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真得不假。你在今天的生活工作中没有做一点为了自己梦想奋斗的事情,你可以明天做,但是你习惯性得每天都这样,就像扬帆的小船一样,朝着一个方向驶去,靠着惯性的力量,就可以到达你生命的终点了,不需要怎么费力。

这真得是你想要的生活吗?要真是这样,你就不会每天纠结焦虑,自怨自艾了。

怎么破解呢?很简单。

习惯只是一个工具,就看我们怎么用。

接下来我们会依次谈谈习惯是什么,习惯怎么对我们产生影响,以及最重要的,我们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这是度娘的解释,但是大家肯定会追问,仅仅就是这样?

按照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观点,习惯的生理基础是动力定型。

什么是动力定型?

你每日早起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刷牙洗脸上厕所,而且都是无意识的,每天被闹钟吵醒,晕乎乎的起床,拿起牙刷,挤出牙膏,刷牙,然后拿着毛巾,洗脸,然后一阵便意,开始上厕所。看看时间,怎么每次都是八点半了,上班要迟到了,于是抓起一件衣服就出门。出门的时候你也不会记得要锁门,因为你养成习惯了,顺手就把门给锁上了。

这一整套动作就是动力定型,起床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牙刷牙膏,下一个动作就是挤牙膏,刷牙,这些都是看到牙刷牙膏的反应,一个接一个。

巴甫洛夫对动力定型的定义是,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我们将起床的动作分解开来,我们每天起床看到(大脑皮层开始运动)牙刷(刺激)就拿起来(反应),接着看到(大脑皮层)牙膏(刺激)拿起来挤牙膏(反应),放入嘴巴(刺激)就刷起来(反应),这一系列的刺激—反应(S—R)的行为就是系统。

大脑皮层就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只要活着,大脑皮层就在运动。而刺激就是我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感触到的从外界输入的信息,然后我们就会产生各种反应,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所以习惯就是我们的大脑对每天接受到的信息而做出的固定反应,大脑是我们行为的主人,决定了我们会形成什么习惯。

大家记住,每天经常重复的言行举止才是习惯,偶尔一次搞卫生并不代表你就是个爱干净的好孩子哟!


二、习惯有什么用?

两个字,节省

我们每天使用大脑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大概8、9个小时,再多,大脑就会疲惫不堪,需要睡眠补充能量了。而习惯会让大脑不用去主动思考,只是无意识的被动做事,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想想你要是每天起床就开始思考,我一早起来是先上厕所呢,还是先刷牙呢,还是先洗脸呢,该多纠结呀,大脑肯定不堪重负。除了睡眠的8个小时,还有16个小时都要这样,我们肯定累死了!

此外,我们的大脑会对习惯性的东西熟视无睹,因为大脑习惯性的对之前的东西表现出固定的反应,不会动脑去思考,但是会留意新的东西,因为未知的东西可能是危险的,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会特别注意到与以往不同的东西。


三、有些习惯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掉?

因为你懒!

当然不是!

因为你的大脑在保护你。你从小到大形成的所有习惯让你好好的活到了现在(要是有些习惯威胁你的生命健康了,想必你立马就改正了),帮助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去享受生活(玩手机,刷微信,看视频),而新的习惯是未知数,你的大脑可不会去冒险随便尝试。

所以当你开始新的尝试时,你的大脑还固守原来的习惯,你很难形成新的习惯。这很正常,不要抱怨你的大脑,它是本能去做保护自己和保护身体的事情;而是要默默的赞美它正在做它该做的事情,尽职尽责。


四、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养成好习惯?

根据以上的原理,我们知道大脑这个家伙才是主要因素,但是这个家伙不懂得变通,我们需要做些事情让它高兴,它才会改变。

就像你想改变对方,一定让对方觉得这样做对自己是有利的。(当然,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但是可以引导。)

我们有三种策略

1、让大脑多休息

保证充分的睡眠和给大脑足够的营养供给,同时还要身体健康,让大脑不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休息不好。

2、让大脑注意力更集中

我们需要增加习惯的时间,发挥习惯的力量,把真正需要用到大脑的地方精简,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八定律大家都不陌生,80%交给习惯吧,20%让我们大脑主动思考,提高效率。

3、让大脑慢慢改变

大脑害怕剧烈的变化,需要耐心对待它,慢慢来,每天养成一个小小的好习惯。


五、具体怎么做???

其实以上的原理都说清楚了,本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到此为止当然很好。但自己一点炫耀的小心思在躁动,依然想要与大家分享我的具体做法,大家有更好的方法也希望可以分享。

接下来讲讲具体应该怎么做。

1、保证休息时间。

这里的休息不单指睡眠,还包括吃饭喝水、锻炼、午休、刷牙洗脸上厕所等等你能想到的一切可以保证你大脑精力充沛和身体健康活力的事情。

我曾经也天真的以为睡好了就好了,其实还要加上很多其他的时间。

人体基本生理的需求就要吃喝拉撒睡,为了更有活力还需要时不时的运动刺激一下。

2、工作生活中时不时休息一下。

虽说我们为大脑准备了怎么多,却并不代表我们的大脑可以一次性不间断地工作8、9个小时,我们需要根据大脑的特性,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

关于大脑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限,各有各的说话,我比较赞同半个小时,因为《番茄工作法》也是半个小时,就是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而且比较容易计算。

3、明确划分出休息时间、上班时间、和自己的时间。

大脑对数字和时限非常敏感,所以我们为它规定好之后,它就会默默地开始运行,这也是一种习惯。

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大脑就不会乱,知道什么时候要主动出击,什么时候不要动。

休息时间是为了一天的精力充沛和身体健康做准备,让大脑可以无忧的完成每一项工作。

上班时间是为了生存,假如你的工作是你所喜欢的,就更好了。但无论是什么工作,都有自己不能控制的部分,工作的时间越长,养成的习惯越多,越能处理好每一项工作,就不用花费太多大脑的精力了。

自己的时间,这就是我们运用大脑最多的地方,因为我们想要不一样的人生,我们需要在这里用力,才能改变我们的习惯,变成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就看你怎么安排了。


附上个人的一天时间安排

将每天的时间划分为三大块。

首要的就是休息时间:每天10个小时。

透露一下,其实早中晚各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由四部分组成,吃饭(15分钟)+静坐(15分钟)是半个钟,冥想小憩(15分钟)+拉伸热身运动(15分钟)是半个钟,足以保证食物的消化和身体的恢复。一天除了晚上睡觉,我们可以将清醒时间分为三块,每5、6个小时就需要一次食物补充和身体休息,所以才这样安排的。

其次是上班时间。

一般固定八小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保证半小时就休息一次,保持高效。(推荐用番茄土豆的APP,很好用)

最后就是自己的时间:还有六个小时,但就是这六个小时,让我们和昨天不一样!

鉴于我最大的爱好是写作,关键就是输入和输出,我用一个小时阅读,一个小时写作。这就是两个时间。

还有四个小时。

一个小时用来微信上网信息,因为我是社会人,要社交,这可以是零碎的时间,也可以是固定在一天中的一个时间。

一个小时跑步,因为算上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一个小时差不多了。不跑步的时候就要学习一下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总有新的技巧。

还有两个小时。

一个小时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看看TED,中国的就是“一席”,都是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亲身体验,脑洞大开哟,让大脑也见识一下不一样的东西。

一个小时就是机动时间,因为总有意外发生。

重要的事情是,每天都要半个小时的计划时间,还有52个周计划,12个月计划,1个年计划。430个番茄,一年。想想正好不用天天跑步,就把跑步的时间拿来做计划吧。

记住,有可能的话,半小时休息一次的原则要一以贯之。


P.S.

这只是我的计划,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

第一步,列出自己每天的时间开销,都用在哪里了?起码尊重一下你的大脑习惯。

第二步,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调整的,每个人的生理需要不同,留出足够得休息时间和上班时间,剩下的就是你的自由时间了。

第三步,很关键,列出你的梦想,计划你达成目标的步骤,然后安排进你的自由时间,形成习惯,让大脑自动导航,向着你的梦想前进!

最后一点,你的大脑也喜欢被赞美,每次它有改变就多夸夸它,它就会积极地形成新的习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