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无意中发现我写了两年多的“晨间笔记”截止到今天已有1100余篇了,想想13年底开始,我从每天几百字一篇,到现在每天写1200字,酸甜苦辣、成长蜕变,这真是件有意思的历程,自己看到这些数据后,想想都感觉不可思议!若想知道这1100余篇“晨间笔记”是如何练成的请关注我公众号:北方胡子微信号:ibeifanghuzi 一般人我不会告诉他”
我写晨间笔记的缘起在于我读《创意,是笔与灵魂的交易》一书,在还未读完此书时我就决定从今天起开始我的写作,记得那是我正在旅行的路上,用手机开始写,第一天只写114字,只是一条微博的字数,在往后的时间里每天写作的字数也不过是几百字而已,其实这里有意思的事情不是写多少,而是无论写多少我将此事给坚持了下来,并持续写到现在,而且每天的几百字到七八百字到1000字,再到我从15年初我每天写1200字,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蜕变,这种蜕变的过程大于我写作的本身。
我是如何将写“晨间笔记”变成一个习惯的:
1.先从几百字开始,即你觉得你自己能够接受的开始;
2.偶尔偷懒也无妨,不要把自己逼太紧, 视写作为游戏;
3.前期篇数大于字数——持续性比写作数字更有意义;
4.全年完成320篇以上即是胜利,胜利有时候不是来源100%,而是将大部分的目标完成;
5.不要为难自己,前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如果实在没有内容可写,就写“我不知道写什么、我不知道写什么、我不知道写什么、我不知道写什么、我不知道写什么……”一直写到自己有灵感为止,或写到自己的目标数;
6.不要将“晨间笔记”当成任务,不要当成“写文章”,而是当成娱乐,只要你喜欢,你可任意的写,在“晨间笔记”文字的疆域里, 你就是王者;
7.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有内容”,写作不可能没内容——生活是写作的来源;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是“输出”,要输出的前提是要有“输入”,要想有高品质的输出,就要有高品质的“输入”,阅读、旅行、学习、交流、生活、电影、参观展览……等等一切都“输入”;
9.晨间笔记的写法,在我看来有“左脑型”写法和“右脑型”写法:
右脑型:即“开放式”写法,利用右脑“感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按自己最畅快的方式,要发散、要幻想、要创意、要天马行空、要放荡不羁
左脑型:即“控制式”写法,利用左脑的“理性”,要有思考、有推理、有逻辑,在要发散后收敛;
晨间笔记首推“右脑型”写法,其次是“左脑型”写法,亦可自由组合。
10.利用地碎片化时间和手机,随时随地写,一有想法就记下,我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在等人时、在路上、排队中等时间写成的,积少成多;
11.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要“大跃进”,即慢慢来,先享受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12.“晨间笔记”只是一种写作形式,并不是写作时间,当然说清晨写作最好,具体好处如下;
好处:记录成长、锻炼思维、练习写作、提升创意、增加生活的“敏锐度”、与自己对话,发现自己内在的“未知”领域;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写作的好处或晨间笔记的好处,说再多都是废话,因为这个道理已经是被说烂的道理,有触动的自然会去,没有触动依然没有行动,就酱紫吧!
加油吧,致那些真正想改变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