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稳定或是挑战,你选择哪一个?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06年初,我大四。系里让我们专业前五名的几位同学很快做一个决定。是愿意保研,以后很可能会有留校任教的机会(当时我的对外汉语专业还是学校的第一届),还是选择自己考研。代价一目了然,留在安徽,做个大学老师,稳定的生活想想也挺美的。我把学校的通知告诉了父母,但实际上,在打电话给他们之前我的心中已经做了决定。父亲立刻打车到我的学校要求跟我见面,我们见了面,还没有说话,彼此已会心一笑,明白了对方心中的答案,而那个答案是那么的一致:放弃保研,奋力一搏。

考研的那些日日夜夜如今仍然记忆犹新。每天早上五、六点天没亮就起床,晚上十二点以后回宿舍,有时看书看入迷了,就在自习室和衣而睡。冬天教室里的窗户坏了几扇,但是没有人会介意。打一瓶开水放在桌子边,两三小时换一次热水袋以取暖。可能是放弃了保研,又告诫自己不要找工作,没有退路的我只看着前方的目标,竟然一点也不觉得那段时间很辛苦。于是,2006年秋天,我来到了北京,拖着重重的行李,跨进了梦中的“小联合国”——北京语言大学。

2007年,我研究生一年级,学校有一些出国任教的名额,不仅可以得到实习的机会,还可以挣上人生第一笔美元。数目在当时学生的眼中,已是天文数字。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每个人只能选报一个地方,而澳洲的录取率最低,全北京只招七个研究生。选韩国吧?离家近,录取的人数也相对较多。但是考虑到自己只懂英语,而且毕业以后能去澳洲这么遥远的国家生活和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小,我还是决定一试。面试后,每天寝食难安,拿着手机,总觉得手机可能坏了,不然起码可以收到一个拒绝的电话。正当我为自己的选择懊恼不已时,电话响了......半年后,我踏上了袋鼠之国的航班。

2011年,我毕业后在北京的某事业单位,做着一份稳定且自己擅长的工作。工作本身也很有乐趣,是为中央电视台翻译引进的美国某著名频道的纪录片。当时的我是翻译组唯一没有英语专业八级,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之所以能进入这个单位,是因为之前有着英语专业背景的师妹突然得到了赴美国教授汉语的机会,所以毅然放弃稳定的岗位。突然空出了一个职位,而电视节目是每日都不能停的。情急之下,翻译组的领导拿到了我的简历,看到我曾经在澳大利亚工作过一年,于是皱着眉头说:“让她试试吧。”于是有了这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会根据每期节目翻译的水平分为A+、A、A-;B+、B、B-等档次,而每个档次拿到的奖金都不同,以此鼓励译者提高质量。而要想达到A+的档次,必须在一两万字的译稿中只出现3个字以内的错误。这个规定在当时已定下很久,但是得到A+的译者一直没有出现,所以翻译组成员的奖金稳定在B以内,领导们也不用担心过多A+而导致奖金发放“超额”(开玩笑)。在此之前,我其实从没有真正地做过翻译的工作,但是自感中文的语感还是有一些的。进入翻译组后,我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周末也几乎没有休息过。一篇译稿至少要做上三、四遍,对着英文初译一遍,再放下英文原文看着中文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修改。第一个月的工作报表出来,出乎意料,我竟然有一篇稿子拿到了A+的档次。以后更是A+的稿件达全月稿件的一半以上。领导终于放心下来,并很快把培训、招聘、校对等更重要的活委任给我。而我还是认真地完成,想到别人对我的信任告诉自己更不能松懈。

一年多过后,我因为表现突出,领导希望提拔我去中央的某一重要宣传部门进行翻译、写作的工作,事业似乎蒸蒸日上,很有奔头。但此时,我提交了辞职报告,决定远赴美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而那时,我对未来是那么地不确定,我只是一个随丈夫赴美的“配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国内的稳定工作对我来说有没有吸引力?有的。但是奇怪的是,做出这个决定只用了几秒,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犹豫。

2012年夏天,我辞职来到了波士顿。几十封简历投递过后,一所波士顿著名的大学直接让我上岗,约我周五某个时间去学校签合同,而那是本学期签合同的最后期限。而我最心仪的学校约了同一个时间让我去面试,仅仅是面试。命运有时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这一次,我犹豫了,整整一晚上辗转反侧。以当时我对自己的信心,能够去波士顿某大学教一学期中文已经是非常非常令人庆幸的事了。我真的甘愿去最心仪的学校当做面试的“炮灰”吗?也许让我去只是一个形式,或是凑齐人数?脑子里出现了各种可能,理智告诉我应该脚踏实地,抓住眼前的机会。但是,如果能去世界顶级学府,哪怕是面试,不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了吗?第二天,我给第一所大学回了信,请他们原谅我的决定,坐1路车,第一次来到了心仪大学的校园。

试讲很快结束了,我不知道我讲得怎么样,只知道看到了其他几位应聘者,都有在世界顶级名校任教的经验。回来的路上,我坐在老公租来的车的副驾,身体不由自主地不停地发抖。是喜悦,是激动,也是一种想知道结果的紧张和冲动。这辈子能见识过这里,向这里的老师们展示自己,不论结果如何,努力过,就值了。几天后,我给主任发了邮件,询问任教的可能性。结果得到的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否定的答案。虽然无数次预计过这个结果,但是还是忍不住泪水一下子就下来了。又想到自己竟然拒绝了第一所学校,简直太不自量力了,而顶级名校怎么可能会录用自己呢?......然而两周后,突然又收到了一封邮件: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突然空缺出一门课的职位,你还有兴趣吗?怎么可能没有兴趣,哈佛我来了!

如今,我已由丈夫的“配偶”身份,转成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身份,在自己最爱的讲坛上做着自己最爱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当初的毅然决然,就根本不会有今天站在这里的机会。我不是比别人聪明,也不是比别人优秀,但是,每次面对选择的时候,我都坚决地让自己努力尝试一把,其中必然贯穿了无数次的失败,而我今天只是把这些失败淡忘不计了,但是只要最后成功的次数比失败多一次,你就有前进一步的可能。固步自封,只会让你在原地打转。稳定还是挑战,也许你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