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3年微信公开课看张小龙产品观的进化

来源:东饰资讯网
从3年微信公开课看张小龙产品观的进化

原文内容来自于2016年-2018年3年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演讲的内容,本思维导图由【MindFlow|极简思维导图】制作。

从3年微信公开课看张小龙产品观的进化

张小龙是微信的第一产品经理,2018年,微信已经近10亿用户,成为国人的第一APP。每年的微信公开课,成为了互联网界的集体狂欢。而在这狂欢后面,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从2016年第一次公开课,到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公开课,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张小龙的产品观,以及他对未来的设计。

2016 微信公开课

1 - 一个亿万级别的平台,规则接口或者系统方面必须严格,否则一点小的疏漏都会被放大到可怕的地步

2 - 规则不明确,在不断变化,但是底层价值观不会变

4个方面的价值观

1 - 用户价值是第一位的

  • 不会为了资源交换而考虑合作,用户的需求是第一考量点

  • 更多的挑战,是挡掉多少事情

  • 从平台来讲,希望提供无限可能性给第三方去开发

  • 对外部,平台有公平公正的规则

  • 比如,没有系统白名单,避免造成无谓的攀比

  • 如果是很多人的强需求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么就要释放这个强需求

  • 不骚扰用户

  • 推荐阅读《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理解怎么样对用户是好的

2 - 让创造发挥价值

  • 希望让这个平台里面涌现出更多有创造力的事情出来,而不是知识做流量。

  • 比如:原创

  • 比如:流量大的不一定是好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未必能获得巨大流量,因此从平台角度要去扶持它

3 - 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

  • 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更高效率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而不是让用户在微信里面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

  • 微信里面的信息尽可能的少,烧到只能满足你最基本的需求。

  • 类似谷歌,多年前就提出让用户搜完就走。

  • 对于发消息限制很严格,一天一次,限制条数。

  • 拦截诱导分享

4 - 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 微信朋友圈广告,用户会期待看到。这样的商业化就是对的。

  • 基于社交分享的优惠券

  • 介绍自己朋友去消费,朋友获得优惠,自己也会获得一个小红包

  • 例子:滴滴打车,饿了么 等消费后分享给朋友的红包

  • 新计划:应用号

  • 不局限于传播内容的平台,而是提供服务的平台。

  • 轻量级的APP,应用号

从3年微信公开课看张小龙产品观的进化

2017 微信公开课

2017,1月9日,小程序启动日

从小程序看微信的产品理念

1 - 用完即走

  • 工具型产品的使命是让用户最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停留在产品里面

2 - 微信是工具还是平台?

  • 微信是工具

3 - 做产品是克制还是自我压制?

  • 并没有要求自己克制

  • 做决定时要自我压制,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4 - 合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 舍弃的原因不是克制,而是不合理

  • 任何一个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 遵从产品理念来做取舍

对小程序的理解

  • PC发展的历程

  • 从PC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 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唾手可得

  • 智能手机

    • 对比PC,像第三只手,带领人触达更深入的世界
  • 智能眼镜

    • 对比手机,会有类似的升级

    • 投影到视网膜的屏

  • 程序的使用方式

    无需安装应用

    与场景自然结合使用

    所见即所得

    无处不在,可以随时访问

  • 小程序的特性

    无需安装

    触手可及

    拿着智能手机接触(例如,扫二维码),周边的时候,通过手机直接获得信息

    用完即走

    无需卸载

为什么需要小程序

用户不愿意下载更多APP,因此阻碍了企业触达用户的机会

公众号的出现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

公众号是基于订阅和推送的关系,只能解决客户关系管理的问题,不能提供全面服务

小程序的定位:体验比网站好,比下载APP更便捷

用户在需要服务的场景,就能通过扫描等方式获得直接服务

PC互联网的入口在搜索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二维码

关于小程序,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1 - 入口

扫二维码

2 - 会不会有类似于小程序商店的地方,下载小程序?

不会有分发中心

不会有推荐系统

3 - 小程序与订阅号的关系

小程序和用户之间只有访问关系,不是粉丝关系

和公众号从本质上来说截然不同

4 - 小程序能不能推送消息?

不能

提供有限的服务触达能力

5 -能不能分享

可以分享到群

不能分享到朋友圈

可以直接分享页面

6 - 小程序能不能做游戏?

现在不能

7 - 小程序能不能被搜索到

可以搜索到

8 - 小程序和公众号的关系

在公众号里可以看到这个公众号同个企业还做了哪些小程序

2018 微信公开课

跳一跳游戏引发的思考

外挂会影响朋友间的信任

外挂会让用户没有动力继续去联系,破坏整个系统的规则

对抗外挂的方式:基于成长曲线的判断

对产品的思考

1 - 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虽然微信有近10亿的体量,但从来没有开过发布会

2 - 微信怎么做一个最好的工具?关键是做好对或错的选择

微信的目标,是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

微信做选择的标准:基于对错,而不是利益最大化

不是克制,而是选择

3 - 尊重用户和个人,是微信必须坚持的

用“你”来称呼用户,基于双方平等的关系

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

没有系统下发的营销信息

不做故意去感动用户的事情

把用户当朋友,而不是一个听从我们驱使的群体

关于用完即走

高效完成任务,然后就离开

下次才能更轻松地回来

比如玩斗地主的游戏,用户的选择顺序: 小程序>买副牌>下载APP

关于“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观点:

个体独立思考,这样系统的健壮度远远超过一个大脑来驱动的系统

微信并不给这些服务提供一个特别中心化的流量,而是用户自己去发现

平台不影响服务的存在,让有价值的服务自己能够浮现出来被用户找到

系统不会推荐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用户

关于公众号的一些思考

公众号APP将发布

赞赏将恢复

思考:应该赞赏公众号,还是赞赏其背后的作者?

新的改版,将赞赏作者,针对作者进行优化

关于小程序

小程序作为新的平台,我们要先紧后松

用户不用关心什么是小程序,只要体会到立即触达和使用即可

对于面向未来的基础的架构行设施,我们要有耐心,不要催肥

小程序是万事万物的一个表达语言

万事万物都包含信息,需要用某种方式被人触达,沟通和交互

小程序是这样的信息组织方式或者说载体

微信拥有最好的时间和机会来做

小程序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

微信不会给小程序做中心化的导流入口

小程序和APP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组织方式

关于小游戏

关于企业微信

让企业微信和微信可以消息互通

微信下一步的重要计划:探索线下生活


从3年微信公开课看张小龙产品观的进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