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睡前又拿起这本《目送》,再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和第一次读到的感觉迥然不同。
那个时候的自己,已经和L先生一起,筑了属于我们的小窝,二人的世界,过得忙碌而温馨。都脱离了父母亲人的照拂,仿佛开启的人生的另一个篇章,或者笑着哭,或者哭着笑,都已经是自己的生活,顺遂的时候报喜,艰难的时候从不报忧。从无法处理各种鸡零狗碎到慢慢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从听从父母长辈的安排到自己计划人生,我们从母体中脱胎而出,似乎已经真正的独立了。因此,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已经长大的小孩,用自己坚强的背影告诉他们:别追,我有自己的生活。
可是,这一次,当腹中已经孕育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命的时候,再读到这句话我却感受到了一丝心如刀割般的疼痛与不舍。这个世界上,母亲应该是对孩子占有欲最强的。从知道这个生命的存在开始,母亲的每一个细胞、每一缕思想、每一处行动,无不挂系着孩子的未来。竭尽所有的心力去呵护、管教、引导,倾尽所有的爱去关心、担心、操心。就算ta还没有出生,已经开始想象ta穿早就准备好的衣服的样子,也早就开始了规划胎教、早教、家教的种种。等到ta呱呱坠地了,天性使然地钻到母亲的怀抱寻找甘甜的乳汁;等ta蹒跚学步了,只信任妈妈的手掌和怀抱;等ta牙牙学语了,唤出了第一声妈妈…这样一些亲爱,这样一种血浓于水,最后终于成为ta在青春叛逆期忤逆你时候撒向伤口的一撮盐,终于成为ta要离乡背井求学工作时不舍愁绪里的一抹苦涩,也终于成为ta要结婚成家时候你失落心情里的更加难以言说的嫉妒。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每一次放手的背后,都是最深情的注视、最热烈的泪水和最心痛的割舍。即使心里再清楚不过:不必追,也只能在心里千万次咀嚼那个小可人儿时甜蜜的分分秒秒。
不知道未来,我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不希望给ta美式的独立,也不希望给ta传统的溺爱,只希望我的那份母爱,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值得ta尊敬,接纳ta撒娇,给得了安全感和依赖,也给得了独立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