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果雾霾仅仅是一场骗局......

来源:东饰资讯网

PM2.5、伦敦故事、汽车限号、幼儿和老人减少户外出行、口罩的性能、空气净化器、......

上一次这样好像是还是北京"sars"的时候,大街上没人、口罩脱销、各种偏方、测体温、被隔离,不过那时候的非典是真死了不少人啊......

但就在全国都在说雾霾的危害的时候,我却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一些老北京的声音——”雾霾其实就是雾,没什么事.....”

我记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爸爸骑车带我上学去,那天的雾很大,基本上能见度也就是3米,但我觉得很有意思,像是仙境一样,而那时候也没有“雾霾”这个词,就是雾,仅此而已,感觉上跟现在的雾霾的味道像是差不多,好像更重一些,一朵一朵的从身边划过。

那么我们假设,雾霾其实就是雾,仅此而已,那现在的种种怎么解释?

我们按照团队列名的方式,如果认定雾霾有危害,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减少工业排放,减少汽油、柴油汽车使用量,提升油品,减少露天烧烤,减少抽烟,减少焚烧,增加新能源使用,增加大健康产业发展,增加保险业发展,增加移民和海外投资教育置业,共建美好地球......

如果认定雾霾和雾是一样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生活照旧,不需要戴口罩,不用单双号限行,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身体受伤害,不用骂政府的不作为,不用买净化器,不用孩子一咳嗽就担心是雾霾的问题,不用考虑出去躲躲,不用不敢出门,可以名正言顺的不出门,可以不坐飞机,可以......好像没了

个人愚见,舆论的压力是很巨大的,雾霾到底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真的不确定。

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看到医学鉴定机构出具相关证据,说明雾霾的成分是什么,他会给人体造成什么伤害,什么样子的口罩能够抵挡,而不是单纯的说今天限行,今天休课,今天封高速......

从众心理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我宁愿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相信这是一场“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骗局,而不愿相信这是会要在几十年后要我们命的一场灾难,尤其是在国外已经有过相关经验的时候,尤其是在我们极力配合的单双号,不吃路边烧烤,不在室内吸烟,不放烟花炮竹.....

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