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推荐8篇)

来源:东饰资讯网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1

“猜灯谜了,猜灯谜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主持人先说了一个“建国方略”,我苦思冥想没想出来,旁边已有人在说:“玉”。主持人又说了“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我想来想去还是不知答案,妈妈在旁边提醒道:“七仙女嫁出去一个还剩几个呀”。噢!想出来了,是六神无主。但因为我人小,大人的.声音比我大,所以被他们抢先了,不过也没关系,“参与”为主嘛!后来,我还去看了“皮影戏”。

八点过后,烟花声一阵赛过一阵,响彻天地。五彩缤纷的烟花映亮了半边天,让人眼花缭乱,我舍不得眨眼,生怕错过了瞬间的美丽。烟花把元宵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个元宵节是非常热闹! 66职场网】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2

一路上,我心不甘情不愿,跟在爸爸身后,这时,路边卖卷笔刀的吆喝声吸引了我,我借题发挥,冲爸爸说:“谁让你不让我猜灯谜的.?你必须给我买这个卷笔刀我才走。”说完我就赖着不肯走了,爸爸看看我,笑着摇摇头买下了它,这可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猜灯谜又好玩又有趣,明年的元宵节我还要来猜灯谜。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3

我们往前走,看到了一个卖元宵的摊子,一人买了一份元宵。元宵滑进口中,香又软糯,轻轻咬开,浓郁的芝麻香气在口中弥漫开,唇齿间,留着浓浓的'甘甜。表妹吃的嘴边呼了一圈芝麻,大喊:“好甜!好好吃!”

元宵节这个甜蜜而华美的日子,真是在我记忆里画上了浓重油彩的一笔。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4

正月十五元宵夜是寒假里的最后一个夜晚,妈妈决定晚饭后带我到音乐广场游玩。

吃过晚饭后,音乐广上,我和妈妈慢悠悠地散着步,享受着这难得的美丽夜晚。不经意间抬头,我惊讶地呼喊:“啊!今天的月亮可真圆。”谁知妈妈却笑着说:“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天的月亮会更圆的。”

散步的时候往往是很无聊的,为了给散步增添一点乐趣,我决定和妈妈进行一场快走比赛。妈妈说:“快走我可比不过你,换个其它的项目吧!”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妈妈好不容易答应和我比赛了,我便赶紧安慰她:“这场比赛很公平的,我下午脚刚扭了,快走比以前慢了很多。”比赛开始了,几分钟后,我比妈妈只快了一米,可也算是胜出了。

忽然,一个“烟花喷泉”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和妈妈不禁停下了脚步,驻足仔细欣赏起这难得见到的美景。只见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的像颗颗星星闪闪发光,还有的像顽皮的精灵在空中舞蹈……

“乐乐,看那儿!”妈妈激动地大声说。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孔明灯正徐徐飞起。“快许愿呀!”妈妈兴奋地提醒我。我也着急忙慌地赶紧把双手放在胸前,默默地念叨着心中的愿望。

在这美丽的元宵夜,我和妈妈一边聊天一边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可心中却烙下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5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放烟花、猜灯谜。还有啊,就是要吃汤圆。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的元宵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没有下雪,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到了晚上,很多人都走出家门,到广场看放烟花,赏灯,猜灯谜。

烟花还是像往年一样好看,今年是在淄博体育中心集中燃放,天刚黑下来,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很多人,周边的道路都封闭了。七点半,焰火晚会正式开始了,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鸣响,夜空变成了一块美丽的画布,各色礼花腾空而起,竞相绽放,似流星,似蝴蝶,似花冠,似奔腾的骏马,似奔流而下的瀑布。展示出一幕幕流光溢彩,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人间胜景。我们忍不住欢呼起来,真是太美了!

回来的路上,妈妈给我讲他们小时候怎么过元宵节,那时候的节目可多呢,一般从正月十四持续到正月十六,每天上午听到锣鼓声一响,大人孩子都聚集到马路两旁,等着扮玩的队伍,那喧天的锣鼓声,整齐的高跷队伍,让人精神振奋的舞龙舞狮,最传统的打铁花。是他们儿时最爱看的节目。

妈妈说她小时候最怕的是扮玩队伍里骑小毛驴的,那些人化妆的像小老太太一样,歪戴着帽子,嘴里叼着大的烟袋,嘴角还点着一颗大黑痣,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后面的人拿小鞭子一抽,他就撒欢一样往人群里乱窜,一不小心就来到你面前,吓得大人孩子们直往后退,大呼小叫的,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笑声,哈哈!

我也想看那样的节目,爸爸帮我问了好多地方,这些传统的节目大都被彩车彩灯代替了,太遗憾了。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6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似一缕春风,似一首古诗,深深烙在心中,让人回味,使人留恋,又似一丝奇幻……——题记

“闹元宵,闹元宵……”怎是一个“闹”字了得!一阵阵欢快的歌声,一阵阵欢庆的锣鼓,一阵阵绚烂的烟火;一队队霸气的耍狮,一队队灵动的舞龙,一队队优美的扭秧;在闹市,在乡野,在古镇,在这一天,不管你身处何地,身在何方,你的耳畔,你的身旁,你的眼里,都充盈着浓浓的中国红,是连成线火红灯笼?是汇成海的彩花灯?

欢声、笑语飞出了家家户户,喜气、爱意荡漾在大街小巷,整个中华大地飞扬着热热闹闹的神采!“吃元宵,吃元宵……”怎是一个“吃”字了得!元宵节理所当然吃元宵,元宵也称“汤圆”,风味独特,在糯米粉里有白糖的甜蜜、有玫瑰的芬芳、有芝麻的香滑、有黄桂的郁香、有豆沙的滑爽……,或荤或素,或甜或咸,只要是你想的,都有。团团的,圆圆的,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品尝着或汤煮、或油炸、或蒸食的元宵,享受着家人团圆、美满时光,诉说着新年的畅想,意气风发,信心十足。窗外是满眼的红,屋里是浓浓的情。

“赏元宵,赏元宵……”怎是一个“味”字了得!元宵节它承载着汉文帝“平吕”后微服私访,与民同乐的纪念,它承载着孔子对楚昭王“得浮萍果主复兴”的佳话,它承载着东方朔助元宵姑娘与亲人团圆的心愿,它承载着李世明为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情怀,它承载着女子结伴“走百病”的信仰……这源远流长的情味、意味让元宵节有了厚重的底蕴。新年第一个月圆之时,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人们在高跷端踏上新年通向幸福的路,在旱船的划桨声驶向希望的海,在太平鼓上敲出永世的太平,我想这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欢度元宵的缘由吧!

一夜的春风,一夜的灯火,传承着世世的情!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7

很快就要元宵节了。学校让我们每人带个手工灯笼过去。我不擅长做手工灯笼,一是手不巧,二是没材料,三是压根儿不知道应该要把灯笼做成什么样。没办法,只好让爷爷做。

爷爷细心地选择好了木材,开始给我做灯笼。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刀,往木头上削去。削了一阵子,那块木头成了一根小木棒,他再用尺子量了一下度数,对准后用笔作个记号,把刀压在上面,一用力,木棒就出现了一个坑。他用刀在里面又削了一阵子,坑就变光滑了。他照着这些动作,又做了几根木棒。他把木棒按坑洞细心地拼在一起,拿出锤子和钉子,在各个接口处钉上钉子,用力敲了几下,一个灯笼骨架完成了。最后,他在骨架上贴上一张红纸作为外部装饰,系上一根结实的绳子,一个灯笼就完成了。

爷爷捧着灯笼,左看看,右看看,眼睛闪着智慧的光。他仔细端详着这个灯笼,直到认为没有地方还需要修改时才把灯笼给我。这个灯笼很普通——外表并不出众。但它的.故事并不普通——它凝聚了长辈对晚辈的爱。

元宵节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篇8

我和爸爸妈妈吃过晚饭来到大街上时,街上稀稀拉拉还没几个人,只听见或远或近有几声鞭炮声。大街的两旁挂满了成双成对的红灯笼,灯笼里面也明了灯,挂在街的两旁,在路灯的照耀下,像两条火红的长龙,很是好看。路两旁的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上都是霓虹灯,五颜六色,变换着不同的颜色,把天空照得通红透亮。

“嘭”的一声,一朵金黄色的菊花在我正上空亮来了,紧接着又是一朵粉色的大菊花,银白色的喇叭花,粉色的喇叭花······“真漂亮!”旁边有人喊道。我转眼一看,呀,什么时候街上站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四周也都“噼噼啪啪”的在放烟火。左边的是一群小鱼在“啾啾”的向上窜动着,一个连一个,真活拨。右边的是一簇簇向上喷发的烟花树,像火树银花,有红色的,金色的,粉色的,蓝色的······,还有一些我说不出颜色的金片。后面的烟花更精彩,三桶烟花放地上,同时点燃,“嘭嘭嘭”如天女散花,如群蝶飞舞,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忽然,妈妈大喊:“快看!上面有许多孔明灯!”我抬头一看:“真的,有许多孔明灯,像浮动的小星星一样。一晃一晃的,真漂亮!”

这时的夜空就如同姹紫千红的百花园,五彩缤纷的烟花如同水晶亮丽夺目,让我久久不舍得离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