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3-23日,我们跟随“华夏银龄”来到四川甘孜进行摄影采风活动。
甘孜古为羌地,唐属吐蕃,1950年成为新中国最早实现民族自治的一个州。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甘孜州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康巴藏区的核心区,共有18个县,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
甘孜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江南田园景色;既有浓郁的藏传佛教传承,又有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既有古老的茶马古道传说,更有不朽的红军长征史诗。
大美甘孜,灿烂多彩。
一、壮美的高原风光
卓达拉雪山
大美甘孜行公路在雪山下蜿蜒
大美甘孜行经幡和雪山交相辉映
大美甘孜行卡瓦洛日雪山
大美甘孜行甘孜河
大美甘孜行雅拉雪山,藏语的意思是“东方白牦牛山”,山顶终年积雪,是康巴地区一座赫赫有名的神山,受到惠远寺及其周边藏民的顶礼膜拜。
木雅金塔是由宁玛派(红教)多吉扎西活佛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于此灌顶布法,捐资于1997年修建的佛塔。建造时共用了一百多公斤的黄金,据说寺庙开光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七色光环。
雅拉雪山和木雅金塔
大美甘孜行夕阳照射着木雅金塔熠熠生辉
大美甘孜行看过了雄伟险峻的雪山,新都桥的别样风光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乍看不像高原,倒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田园,溪流弯弯、碧草幽幽、牛羊悠闲、山峦起伏、臧寨散落、白杨挺拔,变幻的云层漏下奇妙的光影,令人神往。新都桥被人们誉为“摄影家的天堂”。
臧寨风光
大美甘孜行好似江南田园景色
大美甘孜行卡萨湖
大美甘孜行喇嘛每天定时喂养湖中的鱼儿
大美甘孜行火红的红豆草原衬托着远处白雪皑皑的雪山
大美甘孜行在甘孜,到处都能看到圣洁的白塔
大美甘孜行甘孜城外落日时的景色
大美甘孜行红石滩是仅属于甘孜的一种景观。这里的石头上布满了红色物质,据说是一种微生物,在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内得到繁衍,构成异常奇特的景观。
大美甘孜行满沟的红石头
大美甘孜行二、浓郁的宗教文化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属于大乘佛教,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甘孜的喇嘛教主要为红教教派。
色达是世界最大佛学院所在地。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坐落在一条山谷里,山坡上的小木屋层层叠叠、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
数以千计的小木屋密密麻麻地布满两面山坡,拱卫着中央的佛学院,呈现出庄严与神秘的氛围。
大美甘孜行小木屋是喇嘛们的居所
大美甘孜行金碧辉煌的坛城坐落在海拔4200米的山顶
大美甘孜行日夜不停的转经
大美甘孜行亚青寺位于白玉县,以觉姆(尼姑)为主,修行时严格要求闭关实修。
觉姆住在昌曲河围成的一个小岛上,每当黄昏或清晨,炊烟弥漫,河水闪耀着金光,诵经声随风远远传来,犹如天籁,动人心弦。
大美甘孜行在佛像前打坐
大美甘孜行一路转经而来
大美甘孜行三、不朽的史诗
红军长征曾途经甘孜州16个县,历时一年半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
80年前,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以顽强的意志,杀出了一条民族解放之路,谱写出一部壮烈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重温中国革命历史最激荡人心的一段华彩乐章,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有关长征的事物,回顾那段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感受红军先烈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艰险的战斗历程。
摩西会议旧址
大美甘孜行北上
大美甘孜行泸定桥是康熙御笔亲批建设的,是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大美甘孜行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美甘孜行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甘孜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红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朱德与达格活佛联谊,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格达活佛为代表的甘孜藏族群众支援红军,与红军建立军民鱼水情。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大美甘孜行朱德和达格活佛联谊塑像
大美甘孜行“红军走后,寨子空了。寨子空了不心焦,心焦的是红军走了”。红军走后,藏族民众思念红军。
大美甘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