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米画报 I 巴基斯坦失落的传统:色彩斑斓的米纳大巴扎

来源:东饰资讯网
卡拉奇 米纳大巴扎

在中国,我们时常会感慨一些传统的国营商场、饭馆或是手艺在现代化和国际贸易的冲击下逐渐丢失,被遗忘。人们更愿意去买那些设计师品牌名字的高跟鞋,而不是小胡同里手艺人纳的布鞋。这样的改变在巴基斯坦也同样发生着,作为巴基斯坦曾经最繁忙,最高档的市场,米纳大巴扎在同卡拉奇那些新开设的大商场的竞争中丢失了许多曾经的顾客与关注。作为一个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的人,我们无法站在一个更长远广阔的视角来评价这样的改变,但是至少,我们该永远地留住这些曾经的回忆,向后人展示出它们曾多么精彩,曾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喜悦。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一个巴基斯坦萌妹纸的文字和摄影,去感受失落却仍充满活力的卡拉奇 米纳大巴扎。

Colors and Coversation at Meena Bazaar   by Manal Khan

当自然母亲恩赐给我们凉爽的海风,让卡拉奇从难耐的酷暑中解脱几天的时候,人们又开始忙碌着为开斋节做准备了。这也是一年中米纳大巴扎的店主们最繁忙的时候。

尽管已被媒体遗忘了许久,米纳大巴扎仍然想法设法地留住了一批不愿去卡拉奇其他任何商场购物的常客。 

在莫卧儿时期,每当春节来临,一个特别的巴扎会被设立,只准女性进入。女人们会来到这个巴扎为接下来5-8天的节日置办东西做准备,唯一被允许进入的男性是国王和王子。当时,莫卧儿王朝的贵妇和名媛们通常都会在巴扎中设立一个自己的摊位,来卖那些名贵的珠宝首饰和衣服。

跟随这个传统所设立的米纳大巴扎对于卡拉奇的妇女们而言是最著名的一个市场。它在1972年被设立,从那时开始变成为了巴基斯坦最具文化特色、最女性化的一个市场。那里的珠宝、纱巾、脚镯、化妆品和鞋子都曾十分流行。

米纳大巴扎 入口

不同于莫卧儿王朝时期的米纳巴扎,如今的米纳巴扎是一个有着好几个不同营业厅和数量庞大手工艺人的价格亲民的市场。但在现代,它最初是由于手部手绘而被人所知的,女人们听说以后,从几十公里外的DHA和萨达赶过来。直到现在,也经常会有人说,婚礼前不去米纳巴扎做个手部手绘,婚礼就不算完整。

拿着我的相机在米纳巴扎的小道中漫步着,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店铺主。当发现我走过十几个店铺也没有停留,没有砍价的时候,他们都好奇地盯着我。

喧闹的人流让巴扎直到午夜也颇有生机 各式各样的线绳 时髦的头巾 米纳巴扎的纱巾很出名 这个祖孙三代的作坊已经存在了17年

我被小道上一个冒着热气的商店吸引住了,凑近一看,发现他们正在给纱巾染色。下面这张图中的灰衣服的男孩儿告诉我他的父亲曾经拥有这间店,后来给了他的哥哥,现在他只是个雇工。

工人们熟练地为纱巾染色

当然,在这样一个彻夜工作的市场里怎么会没有茶摊呢(译者注:原文是chaiwala,没有标准的中文翻译,可以参见英文维基百科了解更多)。

易卜拉欣在过去三年间一直在大巴扎中经营茶摊。每卖出二十杯茶,他能赚100卢比。在我们交谈完毕后,他请我喝了杯茶,并祝我好运。 卖茶的易卜拉欣

我惊喜地发现一个书店突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一个穿着T恤的男人从书架中探出头来,问我对哪一类书感兴趣。扎西尔和他的哥哥经营着巴扎中唯一的这一家书店。他已经在这里经营了20年,看到他的顾客逐年减少,他有些伤感地说:“现在没人读书了。”

书店主 扎西尔

一踏出大巴扎,我就来到了售卖小饰品的档口,年轻的女孩子们只要来到这里就一定不会空手而归。人群中,高高的法赫德站立在他的摊位前,今年25岁的他五年前开始在这里售卖饰品。他告诉我他很感谢上帝给了他这条谋生的路,由于开斋节临近,他的生意这几天也格外红火。

饰品店主 法赫德

我想这次我巴扎行程中最喜欢的一个人便是萨比尔了。他和我进行了详细的谈话,叙述了他在这个巴扎中35年的经历。35年,他一直坐在巴扎的一个固定位置售卖水果。他和巴扎里这些年轻的店主们就如同家人一样。年轻人经常会找他咨询建议,照顾他,帮他搬运装着水果的沉沉的布袋。

萨比尔正在教导一个年轻人要不断求变

当我再次看到伫立在卡拉奇新建的一个个冷气开得超足的购物中心旁的米纳大巴扎时,我感到有些伤感。品牌的出现让我们忘却了灵魂与历史。

屋顶上看到的米纳巴扎

编译 by 宋宇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