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阿里影业巨亏10亿,互联网影业败走麦城

来源:东饰资讯网

当互联网大战进入下半场,单一烧钱的策略已不可持续,细分行业前两名纷纷谋求合并,美团与点评,滴滴与快的,58与赶集,携程与哪儿,合并的桥段在去年频繁上演,而现在互联网电影也迎来巨亏时代。

2月17日晚间,阿里影业发布公告,预计其2016年度净亏损9.5-10亿元,这已经是阿里影业连续8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公告称,主要原因是因淘票票平台,过去几个季度持续的票补与市场推广所致。

今日,阿里影业股价大跌5%至1.36港元,离低于1港元的仙股都不远了。

在线票务,兵家必争之地

在线票务对互联网电影公司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指出,在线票务现在是互联网电影的核心,他们不但为消费者提供购买电影票的服务,还向上游连接电影制作发行,向下游对接电影院与电影周边市场。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用户大数据非常有用,什么人在看电影,哪些人爱看什么电影,未来他们期望什么样的电影,为上游电影制作发行提供了依据,这也是各家烧钱争抢在线票务市场的原因。

有互联网人士指出,这一市场起步最早是猫眼电影,曾经一度占据一半市场份额,随后BAT三家都加入战局,巨头们都拿出了重金补贴,抢占了猫眼不少市场。但是到了2016年,百度的糯米、腾讯系的娱票儿,都发现巨额补贴难以持续,因此停止了烧钱。只有阿里影业仍在继续烧钱,因此产生了不小的亏损。最新数据显示,猫眼电影以33%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淘票票市场份额已涨至近30%,微影和百度糯米的市场份额则在下滑。

阿里影业投资电影也亏钱

除了在线票务疯狂烧钱抢市场,影视制作方面的失败,或为阿里影业亏损的另一原因。

背靠着华谊、光线、博纳三大电影公司,不差钱的阿里影业一直秉承“买买买”的理念,投资的知名IP 多达30个,但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而阿里影业主投的首个电影项目,2016年下半年的《摆渡人》也产生了巨额亏损。导演张嘉佳曾透露制造成本超过3亿,票房过10亿才不会亏本。然而,《摆渡人》累计票房仅4.83亿,豆瓣评分才3.7分,高调出生,高调败落。

各大竞争对手日子也不好

小米影业,2016年1月组建之初,曾希望与乐视影业对垒;但小米2016年主业相当不顺利,到了2017年1月,小米影业直接撤销了宣发部门,理由是“小米要把业务中心放在手机上,不准备做真正的电影公司,也就没有宣发需求。”存在感只有短短一年。

乐视影业,已经创立6年了。但在2016年,乐视的电影也都比较失败。《爵迹》投资2亿元,豆瓣评分仅3.7分,只收获3.8亿元票房,严重亏损;《长城》虽票房已破11亿元,但按电影票房达成本三倍才能回本的算法,同样处于亏损状态,豆瓣评分也仅为5.0分。

腾讯影业,挟中国最强的流量平台,在互联网影业中日子相对好过,2016年参投的《魔兽世界》、《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电影票房表现不错。但腾讯影业首部主投电影《少年》,也是票房口碑双失利,票房仅为1589万元,豆瓣评分5.8分。

互联网思维被指难颠覆影业

分析人士对易简财经(ID:ejfinance)表示,近两年,互联网公司皆积极进军电影行业,互联网巨头有一定的运营能力,有大量的用户基础做支撑,也投了一些好电影。但是电影行业的最核心能力是电影制作的能力,这也是传统影业巨头优势所在,比如光线和华谊,互联网的优势在这里并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公司打算去改变或颠覆电影产业,这其实是以己之短对人之长,是很难实现的。

另有熟悉电影行业的专家也表示,对于电影行业而言,互联网公司一直追捧IP战略,本质不过是基于其平台的导流能力,通过营销手段将IP电影迅速推向高峰。而从美国好莱坞的经验可以看到,美式电影一直都向着超级大片发展,尤其是电影后期制作技术、数字特效方面,一直领先中国电影产业,相比之下,互联网影业公司应该在软肋上下文章,才能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

用户对于精神娱乐需求一直在提升,2016年粉丝、IP电影的退潮已经充分说明问题,一部优秀的电影,来自于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仅仅追逐网红经济与粉丝经济,都只是一时的短期利益,只会导致中国电影越拍越差,这可能是互联网营业公司2016年萎靡不振的真正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