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
套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应当属于“演法”。旧时称“套子”或“套”。一般由4段或6段组成,应有起势与收势。现行的国竞赛套路类型有国标武术套路、传统套路及对练套路等。
2. 涉及人员
-
套路发明者
-
套路学习者
-
套路使用者
-
备注:同样一个人可以兼备多种身份
3. 套路的发明和使用流程
-
实战中积累经验。
-
经验总结,分类,写出招式(或者套路)。
对于套路发明者,写出套路是对自己经验的一个再加工、梳理、完善、系统化的过程。
-
套路学习者学习套路
对于套路学习者来说,照着套路学习是一招一式的学习,或者从简到繁的学习。
-
套路使用者使用套路
-
更多的使用会变得更加的熟练。
-
临敌的时候照着套路打出拳,会发现对方不接招,对方不按套路出牌。
-
如果使用熟练,可以随意组合,随意使用。
4. 套路的最佳学习方法
-
实战中积累经验(比如我学PS,直接上网上查一个如何在人脸上加一个纹身的教程,然后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操作)
-
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分类、梳理、完善。
-
学习已经成型的套路,与自己所总结的对比,印证,补充自己总结的东西。
-
形成一个系统、体系化的知识体系。
5. 案例
-
怪木西西在做媒体这一行的时候,积累了很多文案、广告技巧,之后在樊登老师的推荐下看了《吸金广告》《疯传》这两本书之后,感觉一下子体系化了很多。
-
比如怪木西西了解到一种文案的形式叫《自媒体(或者手机时代什么的)时代的战国七雄》,然后我在写这样的文案的时候发现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是这一招还不够熟练。
-
比如怪木西西做微信公众账号的时候,学习并使用了很多微信公众账号的方法,然后融百家之长,按照“如何粉丝看到”、“如何让粉丝关注”“如何让粉丝不取消关注”“如何提高粉丝活跃度”“如何让粉丝转发扩散”的思路写了《微信公众账号涨粉方法大全》的思维导图和250页的PPT,并录制成视频,这就是一种学习。
-
比如我在工作中悟出很多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我把它们按照“基础工具”、“高级工具”“工作习惯”“必备技能”等分门别类,然后参考知乎、微信公众账号上的一些文章,最后整理出一套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做出一套150页的幻灯片,然后再去系统化的讲解出来,这也是一种套路。
@V先生:
套路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它出现的那一刻,第二次是它被命名的那一刻
当然,这个命题适用于把套路换成任何事物,套路=X
自在 vs 他在,或者 现象 vs 指称,或者 人 vs 镜中人
打个比方,假设:你一直在山西一个村庄,不知道有山西省这回事。你一出生就是“山西人”,这是你第一次成为山西人;但是你压根不知道山西这个省,直到某一天村里来了个人,告诉你你是山西人,这一刻,你被命名了,这是你第二次成为“山西人”。第一次是自在,也就是你本来就是、就在;第二次是他在,也就是你依靠他人的命名、意见、叙事,才感知到自身的身份、存在。
自在是通往空寂的路,也就是不依靠外界来感知自身的存在,抛弃导师、抛弃固有的路径、抛弃死板的教条、抛弃经卷、抛弃生活中的物品、抛弃贪嗔痴、乃至抛弃肉体...当离开肉体那一刻,依然能感知到“在”,那就是真的在
他在 是生活之路,也就是一个人只有依靠外界才能确立身份和存在,所以会形成种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建立关系的过程就是事情,一件件事情组成了人类的生活,这还没完,在人和物的外面,还附着着各种名词和动词,接着有了数量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接着有了句子,有了段落,有了长时间的谈话和文章,接着还发展出各种形式,诗、散文、戏剧、小说,接着有了从八卦而来的新闻,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如纸质印刷、广播、电视、语音、视频、实时直播...所有这些,渐渐组成了海量碎片“叙事”
由此看来,
自在是:摆脱依赖 + 保持沉默
他在是:建立关系 + 大量叙事
前者是自修之路,后者是世俗成功之路
在诸多文化体系中,两者是冲突的,厚此薄彼,当然,不乏有的文化调和了两者,既让人享受世俗生活,又能在这个过程中修炼自心
代表的两种是:
这也是文化上的混血优势
综上,禅 = 建立关系(人&人 如交朋友、谈恋爱,人&物 如购物、卖货、享受美食,物&物 如科技发明)+ 大量叙事(现实世界中的谈心、演讲,虚拟世界中的写文章、发微博、录音、制作视频,读书、看新闻。这里有输入叙事和输出叙事之分)+ (在此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不过是尘世短短几十年的游戏)+ 摆脱依赖(做自己的开路先锋,不依赖任何固定的理论和学说,祖来杀祖,佛来斩佛,当然,这里不是意味着无知者的狂妄,而是探索者的独立)+ 保持沉默(安静下来,听虫子、一棵树、白云、雨、他人的眼睛...万物都在以他们的语言诉说,需要的只是倾听,听到了,便“悟”到或者被启发了某些信息,于无声处听惊雷)
| 句子 |
我看今日头条APP,底部有四个菜单,第二个是视频,视频里面有一个分栏,叫“掠影”,然后这个分栏里的视频就是把电影电视剧里的三分钟精彩片段剪辑出来,比如钢铁侠大战绿巨人片段,比如变形金刚大战视频,很多时候我看完这个小视频之后就会去看评论,问下这个视频是什么电影,然后去找这个电影看。
有的人看了一部电影的预告片,很炫,完事儿之后去看整个电影,看完之后会感觉被坑了……
所以这种节选的推荐效果真的很棒!
比如我听樊登读书会樊登老师讲书,他用一个节目把一本书讲出来,我听了之后觉得非常棒,然后我会去购买整本书来阅读,而不是说听完了樊登讲书,就不去购买书籍了。
所以我做新媒体相关培训,我会先用思维导图把我的课程体系全部列出来,让大家看到我要讲什么,这时候感兴趣的人会去报名听课。
而那种一看思维导图就什么都懂的人,显然不是我的用户,他们自学就行了,或者说他们自身就是高手。
——怪木西西.电影预告片不如电影精彩片段节选论
| 转发是最大的赞赏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怪木西西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