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影·事 | 生不逢时的男神们

来源:东饰资讯网

►审美这个东西是从古至今最动荡的变数。国字脸+浓眉大眼PK单眼皮+尖下巴,大叔和小鲜肉都是男神……

不管什么时代的审美,今天这几位都是实打实的帅哥,即使他们的帅气被覆盖上了一层岁月的尘土,我们还是能通过老电影和口述历史,捞住他们的帅,以及或帅气或让人唏嘘的幕后故事。

帅也有错?美化了敌人

看电影《太平轮》时,为瘸着一条腿的国民党军官黄晓明捏着一把汗的时候,其实是因为心里早有了一个标杆,那就是《红日》里舒适饰演的74师师长张灵甫。舒适早年曾饰演八十万禁军将领林冲,在《红日》中出演一名国民党高级将领,还演出了英姿!这在那个时代可谓奇迹。

注:舒适在电影《红日》中的剧照

后来,舒适和《红日》导演汤晓丹都挨了批判,罪名之一是:美化了敌人。

这个“敌人”死的时候,最小的儿子才出生几天,后来随母去了美国,几十年后找到舒适,请客吃饭叙旧,表达感激之情,因为他从这部电影中领略到了未见面父亲的风采。

什么风采呢?舒适在接受我们口述历史采访时,告诉我们,他在表演前先熟悉张灵甫的资料,惊叹这个人真是“帅得很”!风纪扣永远是扣好的,衣裳笔挺,皮靴子锃亮,衬衣袖管和手套永远是雪白的,“我不但没有美化他,而且还把他降低了不知道多少呢。”

舒适逝于2015年,高寿99岁,他的口述历史,从《清宫秘史》开始,女主演是女神级别的周璇。

注:后排右二为舒适,前排右一为周璇

“大叔”帅在骨子里

“大叔”这个词没流行前,我们以为帅哥只能是英俊的小生。可是,既然冷冷的杀手列昂都能成为少女和熟女们心中的帅哥,那我们把自己穿越到“崇拜英雄的时代”,搬个小板凳坐在露天电影前,那时的哪位英雄会成为今天你心中的大叔型帅哥人选?

崔嵬!

高大魁梧,从容不迫,正气凛然——这是气质。

义薄云天,爱憎分明,传统“忠、孝、仁、义”的阳刚之美——这是人格。

集编、导、演于一身,样样精通——这是才华。

是不是略觉硬汉,缺了柔情?

注:崔嵬在电影《北大荒人》中的剧照

在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口述史料中,我们意外发现了硬汉崔嵬的另一面,“拍戏间隙,我们这些年轻人闲着没事,围在一起下棋,崔嵬进来一看脸色就变了,抬腿‘啪’一脚,把棋盘给踹了,气得骂,‘我最恨不用功的人!’”

这火爆形象扑面而来。然后呢?

他在夜晚手舞足蹈的给一帮文艺小青年讲解唐诗宋词,把吴天明听呆了,从此也迷上诗词,“基本上我认为就是拿倒背如流来形容,也一点不过份,这个作者是谁,有什么遭遇,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我听他讲了30多首诗,比如说,元稹有一首诗,后来被我用在电影《人生》的开头了,元稹一听到白居易被贬官的消息,‘垂死病中惊坐起’,一看窗户外头,夜里的风把雨丝击打到窗户,‘暗风吹雨入寒窗’,像这种意境,这种节奏感,对导演我真是有很大的启发。你看崔嵬他所用的镜头,都有一种心理的情感的依据,所以这种电影好看,他里头深埋的内涵的东西很多。”

而这样的画面,也只能诸位自己脑补了。一个粗犷大汉对于唐诗宋词的细腻解读……

这样一种信得过,靠得住,有才又有趣的大叔型帅哥,还有机会成为今天的主流吗?

不合时宜的大龄剩男

在错误的时间,长了一张错误的脸,帅就成了一种政治方向上的"失误"。

演员孙道临就遭遇了这样的错上加错。

注:青年孙道临在话剧《家》中的剧照

注:中年孙道临在电影《雷雨》中的剧照

孙道临的形象和气质,本来注定了就是演少爷和知识分子的,他也果然接演了《家》《雷雨》等话剧和电影。新中国成立后,他彻底迷茫了,为了寻找工农兵的感觉,他甚至跑到朝鲜战场去体验生活,然后带着一颗灰头土脸的心回来了。

回忆起这段几乎要放弃表演事业的消沉往事,他在接受我们口述历史采访时感谢了一位恩人:汤晓丹。

注:导演汤晓丹在青年时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帅哥

汤晓丹在旧上海时被称作“金牌导演”,新中国电影时期被誉作“银幕将军”,他在动荡的二十世纪中始终保持了一个艺术家既顺应时代又超越时代的天赋,在每个不同时期都拍出了至少一部留存影史的佳作。而且,“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帮助了很多艺术工作者成功转型,比如演员冯喆、张瑞芳、孙道临等人。

孙道临回忆说,“汤晓丹导演把我学习时候的发言都记下来了,这个人是很用心的,因为我当时说,我不愿意做个明星,我愿意做一个性格演员,他都记下来了。”

用心的汤晓丹在接到《渡江侦察记》的剧本任务后,大胆启用了孙道临来饰演男一号李连长。这个时候,不仅众人反对,孙道临自己心里也没自信,同部戏的其他演员中叔皇、康泰他们也找不着工农兵的感觉,导演就带着他们下生活,体验角色,生生把他们从“能演什么不能演什么”的定型观念中拉了出来。

这部电影保住了孙道临的银幕生命,我们才有机会目睹这位老派帅哥的银幕形象,即使他老了,也还是那般儒雅而温煦……

之后的孙道临在表演上如鱼得水,既能在《南岛风云》《永不消逝的电波》《革命家庭》中扮演各种地下党员和指导员的角色,也能再回到《早春二月》的萧涧秋。

到底,还是这个一袭灰色长衫的才子形象更贴合他,此片成为孙道临的代表作,也促成了他的爱情梦。

说来极难思议,如此帅哥居然一直单着,是个当时少见的大龄剩男。和越剧女演员王文娟结婚的时候,他已经41岁,而女方也36岁了。二人郎才女貌,你单我也单,又互为粉丝,从此琴瑟和鸣,恩爱几十载!所以如果你还剩着……就剩着吧。

注:孙道临与妻子王文娟

被乌云遮住的月亮

与那几位帅哥比起来,冯喆的命运则实在是多舛。如果你有时间看一遍《羊城暗哨》,那个清雅、灵动、略有股痞劲,又沉着冷静的侦察员209,你就很难不为他日后的命运心生悯惜。

注:电影《羊城暗哨》剧照,前排中心为冯喆

冯喆的妹妹冯琳在接受我们口述历史采访时,回顾了他的一生:

注:冯喆与妹妹冯琳

冯喆的父母都曾在美国留学,母亲是教会学校的女低音独唱,他从小就继承了母亲的音乐细胞,后来考中上海的国立音专学大提琴。抗战爆发后,父亲被调往西南工作,中途断了联系,冯喆的哥哥又得了骨痨,为了治病,家里连铜锅都卖了,兄妹二人不得不停学,这个时候,普通话说得好,又多才多艺的冯喆为了养家,进入上海剧艺社,开始了演艺生涯。

注:电影《忆江南》剧照,冯喆与周璇主演

拍完《羊城暗哨》后,冯喆成了众人皆知的大明星,妹妹在上海住院开刀,他去看她,医院里传出这个消息后,妹妹的病房就成了大家的焦点,天天有人来打听冯喆什么时候来,甚至有人干脆站在门外走廊上等。冯喆一出现就会被包围,而他总是热情地请他们进屋来坐,医生护士们则围在旁边听他给妹妹讲下生活的经历,有一次,他讲起了峨眉山猴子的故事:“有一个猴妈妈抱着一只小猴子,看见猎人拿着枪要打,猴妈妈对着枪口直摆手,说,‘不要打,不要打’,大家问,为什么不要打?猴妈妈指着小猴子说,‘孩子’,然后放下小猴子说,‘打我吧’。”在场听故事的人都被感动了。

7年后,也就是1969年,冯喆被关押期间,“自缢”而死。这个死讯,妹妹在十年后才获知。有人私下告诉她说,冯喆曾被麻袋包捆住,打得七孔流血。而在这之前,冯喆已经经历了大哥、母亲的去世,以及离婚。

后来被叫走交待材料,就再也没回来

……

版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所有

文章均源自本中心所采集口述史料

转载请联络编辑获得授权

用历史思考 | There's everything in history

长按二维码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