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毛主席口中的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青年人的生活到底是如何才能过的有意义?
如果你觉得这句话程度比较轻,那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们,你们是不是都上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了?那你到底是怎么度过这段时光的呢?
前些天晚上在寝室看电影的时候,高中好友打来电话,聊了一阵之后问我:
“你是不是在图书馆啊?是不是打扰到你学习了!”
“没有啊,在寝室呢!”
“干什么呢?”
“看会电影,休息休息。”
“那你有没有很努力的学习呢?”
“为什么会这么问?”
“就是发现我们上了大学之后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努力了……”
好像是,虽然上大学之后每天都超级忙,但是每年年末写总结的时候,才发现又长大了一岁,又荒废了一年。
算算八千多日子已从手中溜走总是会写出“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之类的话,时间总是在你我面前偷偷跑开,不明白别人的时间为什么总是能充分利用,自己昨天咋咋呼呼忙忙叨叨不知道做了什么事。
记得大一的时候有朋友说大学其实只养出三种狗,一种是社团狗,整天忙忙碌碌为社团,四年下来就参加了几个社团,他成就了社团,社团却没有成就他。第二种就是交际狗,大大小小各种聚会,老乡会班级聚会,甚至不相干的聚会没有一个落下的,美其名曰:扩大交流圈子,增加人脉。鬼都知道是狐朋狗友。第三种是文青狗,心怀理想,对世界充满希望的单纯小青年,还没有见识过校园以外的惨烈竞争。当然我不同意这些观点,但是不得不承认说的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大学之前,千军万马奔赴战场,拼的头破血流,战的体无完肤。过了高考进入大学好像大家都松懈了,放下警惕被懒惰噬得体无完肤。
为此专门上知乎上找了一下大家怎么说,有位网友说的大致是上大学就是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一直在你的脑子里打架,不过千万别让懒惰小人把勤奋小人打死了,不然你的大学生活也就那样了。青春最美好,大学就这么一次不要辜负了。
后来我的朋友们这么说:
悠客
正常的大学生活,想学习的时候,可以去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至少有地方可以去。想玩耍的时候,偶尔逃课,最好能不被抓到。嘻嘻,偶尔看朋友的时候,可以顺便去旅旅游,遇到好的缘分,安静珍惜不秀恩爱不任性。在最好的年纪,和他一起变成更好的人,有好的创业项目,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用心做一件事,成不成是一回事,尽全力做就好。
以前因为升大学,家庭条件限制,没能去做的事情,都一一去做一遍,比如说,滑旱冰,玩魔方,弹钢琴,学吉他,学素描,学乐理。那些想看的书,想追的梦,都在进入社会之前做一遍。要不然,怎么知道,自己对那些感兴趣的事情,是喜欢还是热爱呢?
大兄弟
想象中的大学:传道,授业,解惑,找伴侣。
现实中的大学:签到,扫码,投票,找饭卡。
余悸
正常的大学就是有颓废,有奋斗,有泪水,有欢笑,有你有我有他。
路。口
我只希望能够一直泡在图书馆里不出来。
并不是喜欢学习,只是喜欢读书。
李松
我觉得正常的大学生活就是,在不影响自己毕业的前提下瞎折腾(Ps:听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讲座,参加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活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干一件或者多件自己以前不敢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