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周一本书-04-《让未来现在就来》-彭小六

来源:东饰资讯网
高效行动派

下午的时候利用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将小六的这本书看了一遍,让我对知识管理、个人品牌打造、阅读习惯培养以及阅读方法的训练等,又有了新的认识。

为什么说是新的认识呢?在最初知道彭小六是通过“简书”,简书上小六的每一篇文章都很干,也有很强的模仿性,于是,我就一篇一篇的看,一篇一篇的模仿,做笔记,也在小六的文章中找到了自己寻找的答案。

包括怎么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喽,怎么进行阅读计划训练咯,怎么写月计划、年计划,怎么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等。

通过看小六的文章,我开始找方法,学习他,模仿他,看他曾经看过的书,学习他高效的阅读方式训练,以及早起仪式习惯的培养,已经一个月了,通过模仿小六的仪式习惯,我也有了自己的仪式习惯。

所以,最近也在践行16年下半年的阅读训练计划,100天的主题阅读,把这件事做好,再做下一件。

可能是之前扫荡过小六的“简书文章”的缘故吧,《让未来现在就来》这本书可以说是精华的合集。

以前看小六文章的时候,为了学到系统化的知识,还需要把不同时期的文章收藏起来,对比起来看。

而这本书呢,刚好可以省掉这部分的时间,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

有些章节比较熟悉,再次读起来关注点也不一样,第一次读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具体的可以模仿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工作当中。

这一次读这本书,关注的是思维方式,以及做一件事的思考角度是怎样的,更重要的关注“道”,看的时候关注“道”的话,就发现小六的思路很清晰,甚至发现很多思路都是可以复制的。

另外,通过这本书也给我带来了以下的几点改变,更新了我原有知识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要有分享意识;

说到分享,在今年8月份之前,我的这一块意识为0,不是说,我没有东西去分享也不是我吝啬去分享,而是我根本没有那个意识,或者说我总想着等我准备好了,等我够牛逼了我就可以去分享。

殊不知没有分享的日子,自己的学习也是很慢的,很多计划也就胎死腹中,长期没有的成就感与认同感,甚至会让人感到抑郁绝望,仿佛有很多要学的,自己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就是找不到展现的平台。

至少在之前会有这么点愤懑,可是遇到这种情况,我竟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依然闷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写着自嗨式的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偶然一次机会,看到小六的文章,里面谈到的教是最好的学习,把自己学到的交给别人,得到90%的转化,是学习的最好的方式。

看到这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学习一直得不到反馈,因为一直都只是停留在自己去学,自己去实践,自己去用,没有将其分享、输出出去。

这样自己懂得的也只是自己那一块知识,得不到外界的反馈,自己的进步与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折扣。

于是,我开始改变,开始尝试分享,我也希望此刻看我这文章的你,如果也有类似的困惑,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不要仅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低头苦干。

有时候也是需要抬头看看天,或者找到同行的伙伴,一起前行,一起分享。

2.主动学习,学会建立连接。

在看小六的文章当中,我偷学到了一种思维方式,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小六的主动学习能力惊人。

打一个比方吧:谈到参加一场培训的时候,培训老师提到一本书挺好,但是要进行一系列培训的话需要收取不菲的费用,小六呢,就想着能不能通过看书来获取呢?

于是就去豆瓣搜索相关的书籍,进行高强度的主题阅读,看到没有,这就是小六的思维模式,主动学习,主动搜索知识,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3.不要什么都先问,先得自己去思考;

这个小六提到的是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先把自己从入门变成爱好者,这样的话,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个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参加北京《网红、IP与社群经济》的万人大会之前,看了秋叶大叔的《社群营销》、参加了“知识型IP训练营”。

于是对于大叔在现场讲的内容,我可以很好的理解,也能跟书上的内容串联起来,加之先前读完《如何打造超级IP》,这些知识都可以串联起来,也为我对这堂课有了很好的消化,同时也加深了对书本的理解。

这应该就是事先做好功课,不要把一些简单的可以百度搜索的问题留到课堂,这样也不利于我们高效的学习。

4.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

小六提到了他自己的一个方法,我也借鉴整理了自己的一个读书计划。

主要是职场技能类、思维方式类,以及工具类,这个根据自己的读书进度来看。目前主要是针对主题阅读,一周2-3本书,每天保持2个小时阅读时间,一周3篇读书笔记。

自己的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在这本书里,解决了我很多的困惑,包括怎么解决阅读与输出的关系,怎么选择阅读书目、怎么安排读书计划等。

这些问题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思路更加的清晰,也让我有了坚持100天的信心。

5.关于阅读方法问题:

这个可以具体去看这本书,里面谈到的农耕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概念非常有趣,也很形象。

我呢,现在的阅读进度差不多是有一颗工业时代的心,行动停留在农业时代。

其实早前,在简书上看到小六的这篇文章之后,我还在郁闷从哪个阶段开始,是不是应该先从农耕时代开始,慢慢进阶呢?

原来是我自己太认真了,具体的阅读计划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像小六谈到的“拆书帮便签法”也是适用于商业类书籍,并不是千篇一律。

包括每天30分钟的速读法,也是有选择性的,不要认死理,这也是我最大的感悟。

通过小六这本书的系统学习,我也更新了自己的学习知识库,学习上宏观方法步骤就是:提问—获取—整理—输出—分享—利用—创新。

这是一个闭环,学会了这种思维模式,能让生活学习轻松许多,这不也是小六谈到的,学习的东西多了,你的潜意识会自动选择你已经掌握的某一项技能。

除此之外,对于小六这个人,我很佩服他,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一件事情自己不懂之前,先自己弄明白,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问;

第二:行动力强,知道了一个好方法,就立马动手干,先试试咯;

第三:自学能力强以及有计划的安排自己学习生活,这一点从他最开始计划30天阅读计划以及十点读书会100天阅读计划就可以看得出来。

于是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小六的崇拜又更深了,接下来就得撸起袖子开干了,我也在践行,期望在100天之后展现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自己。

最后,强烈建议大家买一本小六的良心干货之作《让未来现在就来》,赶快先下手为强吧,据说刚上架就买断货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