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个题外话。
为什么很想结婚的适龄男/女,却找不到合适合适的对象?
相亲次数也不少,尝试着谈谈的也很多。说起择偶条件,似乎也不高。
“没要求高富帅/白富美啊,也没要求对方家里有矿啊。”
只需要(男版要求):
不能长得丑吧。
不能个子矮吧。
不能脾气差吧。
不能不会干家务吧。
收入不能低吧。
学历不能差吧。
不能爱花钱吧。
家里不能穷吧。
年龄不能大吧。
不能太呆板吧。
……
只需要(女版要求):
不能长得丑吧。
不能个子矮吧。
不能无趣吧。
收入不能低吧。
学历不能低吧。
家里不能穷吧。
不能没房子吧。
不能没车子吧。
不能胖吧。
不能抽烟吧。
……
要求确实不高,也没有要求最好,但按照这个要求,每个条件是1/2的选择概率,10个1/2算下来,已经不足千分之一了。
真是千里挑一。
这还没有算:碰到了满足所有条件的人,发现对方也在挑!
那走向婚姻的人是怎么找到另一半的呢?
答案:在最重要的两三点上符合,就可以选择了。
说明一下:前提是想结婚,至于“不想结婚”,“爱情至上”,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选择的时候,你,到底看重什么?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这就说到了一个事情——价值观。
价值观,听着挺深奥,到底是什么?
价值观就是对事物重要性的一套评判标准。
我们总是想要得越多越好,但现实没那么理想。
找对象,要又高又帅、家里有钱、人还上进、工作好、脾气好、懂浪漫、会做饭、知识渊博、幽默风趣、主动做家务、忠诚老实……
这是做梦。
找工作,要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公司名气大、规模大、薪资福利好、有发展平台、提供培训机会、同事相处友善……
这是幻想。
我们只能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必要)的几点,满足了最重要的几点,其他不太重要的,没有满足就接受。
举个例子。
在北京待了8年后,2015年,我来到了青岛。当时在选择城市时,我最看重气候环境。
来到青岛之后,我享受到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四季宜人,风景优美。从家出发,坐半个小时地铁就能看到大海。沿着海边栈道走走,所有的烦恼都会飞走。
但和北京比,青岛好的工作机会少,薪资低,人文氛围不浓。这也是客观事实。
同理,在享受北京浓厚的人文氛围,享受高薪资的工作机会时,也要忍受一线大城市的拥挤和并不宜人的气候环境。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没有一个选择是完美的,每个选择都有利有弊,不可能满足所有要求。
如何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1、选择那个满足你最看重的几个因素(条件)的选项。
2、明白这是在当前的资源下,符合你价值判断的最好选择。
3、对这个选择的弊端、风险有心理预期且能够接受。
选择做好了,写到这里要结束了吗?
不。
选择做完了,好的方面欣然接受,不好的方面可以改善呀。
不好的方面,从根本上改变比较困难,但改善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这里面,有我们人的“主观能动性”。
举个例子。
我选择了青岛,注定没有北京那么多机会,这是难以改变的。
但,可不可以有改善,可不可以通过努力过上人文氛围比较好,收入比较高的生活呢?
可以呀。
我参加线上学习社群、线下活动,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交流,一起成长,他们中很多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自己给自己创造好的人文氛围。
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青岛的机会少,我可以利用网络,链接更多机会,展现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自己给自己创造高收入的机会。
反过来看,选择了北京的朋友,收入比较好,可以在假期多出来玩玩,见见别处的美景和环境,也是一种改善啊。
再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年轻时找对象,拒绝了家里几套房的北京当地青年,最终选择了家境贫困,但人很上进,对她也好的外地青年。
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小两口日子过得很苦很累。很多人为她不值,觉得她要是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肯定轻轻松松,啥都不愁。
但人家姑娘看重的就是人要上进,那位家里几套拆迁房,每天喝喝小酒逗逗狗的男青年,确实没啥共同语言。
两个人苦了好长一段时间,年轻人打拼不容易。
后来,她老公事业不错,两个人在北京买不起房,就在一个二线城市买了房。
再后来,他们离开北京,去了那个二线城市奋斗,又生了宝宝。小日子幸福得很。
这就是如何做出不后悔选择的PLUS版——缺点不能改变,但能改善。用发展的眼光看选择。
总结一下:
如何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就是不要妄想做出完美的选择。
多想想:1、自己看重什么?2、选择后,可以如何改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
希望对你有启发,有帮助。
我是感姐,一名职业发展咨询师,“工作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收入有刺激感,人生有意义感”——“四感新人生”的提出者和践行者。
曾经的我,遭遇职场天花板,也曾为职业生涯何去何从焦虑,迷茫。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职业咨询师,咨询对象加学员已超70人,好评率100%;除了一对一咨询,还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课;写作日更,3个月简书粉丝从200到6000+;自己写的书即将出版……
在35岁的人生“下半场”里,我不再只满足于有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我期望帮助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焦虑的人,找到方向,不断成长,走向新人生。
我的咨询对象和学员中,有成功开启副业的宝妈;有重新找到方向的职场管理层;也有3个月内收入提升6倍的职场中年人。
我是感姐,你身边专业、靠谱、有温度的职业咨询师。如果你需要,我就一直在。
微信公众号:感姐谈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