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源两天三夜的旅途里,目不暇接的油菜花田,伴着拂面春风,花浪翻滚。随处可见的徽派建筑,黛瓦、粉壁、马头墙,不愧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而后,我们出发前往宏村。
宏村之行计划是一天。
交通篇:
婺源—黄山:高铁,35RMB;黄山高铁站—宏村景区:旅游大巴,30RMB。我们上午8:30从婺源出发,抵达宏村景区时约12:00。
门票价格:某网站售成人票:94RMB(原价104),景区售学生票:54RMB
尽管不是节假日,宏村景区却依旧人满为患,门口停满了车,入口游客泛滥。
全景图我对于宏村的期待,是要远大于对婺源的期待的。
黄山和宏村一直是我所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可以说,心已走远而身迟迟未动。
对于宏村的美早有耳闻,许多人说“宏村是一首散文诗”,这里更号称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
于是,这一次我来了,而且不想走了。
刘若英曾说过一句“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而宏村,我觉得来过了,就不愿离开。
当我走进宏村,真真切切的走进这个“中国画里的乡村”时,被迷惑住的不仅是双眼,还有,被牵绊住的灵魂。
“南湖左侧倒影” “南湖左侧倒影”宏村背山面水,有着堪称“中华一绝”的古水系牛形村落。整体的色调与黛山异常协调,白墙、灰瓦。
“白墙灰瓦” “白墙灰瓦”走在宏村里,刚好遇上烟雨微朦,你会以为自己走在水墨画中。
“站在南湖边上,仿佛在看一幅油画,360度无死角,美轮美奂” “站在南湖边上,仿佛在看一幅油画,360度无死角,美轮美奂” “站在南湖边上,仿佛在看一幅油画,360度无死角,美轮美奂” “站在南湖边上,仿佛在看一幅油画,360度无死角,美轮美奂”走进宏村景区,迎面而来的便是南湖。
随时的一个转身,一个回眸,都能看到一汪碧水,一路一桥。
“拱桥”环绕着南湖一圈,随处可见的是前来写生的学生们。他们撑着伞、穿着雨衣,专注的拿着手中的画笔。
“一位大叔的大作” “另一位大叔的画作” “写生的学生们” “南湖前的伞”我们近观岸处,倒影如画。
“荷叶枯败,仍别有风韵”我们远眺远方,四顾诸峰,天水一色。
“远处山峰云雾缭绕,足以称之为人间仙境”许多游人走在湖上拱桥,他们凝眸而望的眼神,仿佛是对美景的陶醉。
我们沿着南湖的拱桥走进村里,村里尽是徽派建筑。
“古老的村落,散发着令人着迷的魅力”建筑之间,古朴老旧的石板路边则是缓缓的小水流
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有一种撑着油纸伞走在江南小镇的错觉。当然,我觉得这里比江南小镇要更迷人些。
“传统的徽派建筑,甚至还保留着黄泥土墙”沿着村内各条石板路,我们绕着宏村走了两圈。村落不大,但走一遍并不足以让人满足。
走到村子中央,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商店,游客也开始慢慢变多,有许多小吃店,也有许多精致的文艺的小店。后来,我们找到一家邮政,给自己寄了几张明信片。
“随处可见的小餐馆,味道不算差,价格也不算高” “村里居民挂在墙上风干的猪蹄” “文艺小资的咖啡馆门口” “看着美味的鸡腿,亲试后表示味道一般,性价比不高”沿着闹市区一路走,更多的是欣赏徽派建筑文化,这里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做工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粉墙黛瓦和青砖石板路” “随处可见的商店嵌在古老的徽派建筑里”再后来,我们走到了宏村的“月沼”,这是一个被建筑群环抱的小湖,我们绕着月沼漫步一圈,雨渐渐下得更大,而月沼风荷的艺术氛围却愈加浓烈。
“月沼” “月沼” “一盏灯” “红灯笼”最后,绕了两圈再次回到南湖,再放上一张南湖的照片,宣告这一天的宏村行到此结束。
宏村,下次再见。
“南湖”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