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抚手中的纪念币,感受到的远不止是金属的分量,还有一丝岁月悠长。硬币正面镌刻着“CCCP”的字样和苏联国徽,反面则是横跨十一个时区的超级大国曾经的版图浮雕。看着这枚来自上个世纪的遗物,很难不想起在那个逐渐远去年代里十月革命的枪响、胜利日的礼炮、呼啸而起的国际歌……但这辉煌的一切,都随着苏联解体,而被冠以“曾经”和“过去”。曾飘扬在纳粹德国千疮百孔的国会大厦顶端的镰锤旗帜宣告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覆灭,而在1919年12月25日半晚,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旗悄然落地,完成了苏联的葬礼。多年过去,关于这个传奇国家,以及发生于此的剧变,有太多的传言,真相便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下。
依稀还记得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的首映带给我的震撼。对这场战争浮光掠影的叙述带我初步见识了北极圈边横扫四方的战斗民族,同时也在心底种下一颗求知的种子,从此被带入大坑一去不复返,踏上了探求真相的路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生动地再现了四年内战和经济建设时苏维埃政权是如何通过重重艰难险阻在枪林弹雨中建立起来的。“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给予了在国家成立之际保家卫国、艰苦劳动的青年们新的信念。五四运动后期思潮的走向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但随后俄国对联盟其他成员国寻求独立时的镇压和卫国战争前残酷血腥的“大清洗”,揭开了未曾被教科书提及的历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面。讽刺小说《动物农场》则以童话的视角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处于极权和暴政中的国家,彻底粉碎了“苏联神话”的光环。近日拜读《苏联的最后一天》,方才了解到联盟末日时的场景。这些书本中知识的积淀,渐渐拨开了眼前的迷雾,得以一窥历史的瞬间。
在自以为能对苏共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时,国内网友对此截然不同的议论让真相再次变得扑朔迷离。知乎上有网友从满手血腥的斯大林讲到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唾弃的戈尔巴乔夫,分析出苏联实则为用共产主义包装的专制帝国,其灭亡亦变得顺理成章;百度百科上则将其归咎于西方通过大肆宣传所谓“自由、民主、人权、富裕”的西方资本主义,用和平演变的战略使联盟内人心大乱;也有专家学者声称苏联奉行的修正主义背弃了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用戈尔巴乔夫所说的“民主、人道的社会主义”灭亡了苏联……对上述命题的分析有成千上万,但总结成一句话,便是国家兴亡,在于人心向背。
也许真正的历史依然藏匿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永远不为人所知,但正是对历史抱着一分应有的好奇不断追寻过往的一些细节与真相,才能让我们得以看清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希望二十五年前敲响的警钟,能够长鸣于每一位爱国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