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要不要吃下那个包子

来源:东饰资讯网

当晚餐的日程已经走过了1碗米饭、1碟清水豆腐和1盘素炒小菜时,面前的白色瓷碗里,安静地躺着一只诱人的包子。

肉包。

你知道,在拿起、入口、咬下、吞咽这四个动作之后,由这个包子带来的,脆嫩的肉味、嚼劲,面皮的韧舒,鲜美的肉汁、油汁,会给你带来极大满足感。这个满足感,是在之前刻意减量的米饭、豆腐、小菜,带来的持续失望下,被放大了的,内心的一种无法消弭的渴望。

该不该吃。似乎内心已经有了计较,但又似乎没有。

因为小盘、小碗、小菜,并不偶然,而是刻意。你脸上的浮肿、凸起的肚腩,早已宣告了你对美食的死刑。你已经忘了有多少个日子,伴着这样寡淡的晚餐,走入了朦胧的夜色。

你饿么?

当然,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美食,像潮水一样涌来的时候-朋友圈里的深夜晒吃,电脑上的各类餐厅优惠券,甚至是窗户外邻居家的夜宵香味。

你不可能没有计较。没有犹豫。没有那一星半点的食欲冲动。

你用意志力苦苦地抵抗着,你已经战胜了这施虐你身材的恶魔已近半月。

眼前的肉包,成了你到达理想彼岸的最大障碍。

你开始试图用思考,来打消吃包子的念头。你想着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想起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或许,我们不该说吃包子,也不该说不吃,或许,吃包子这件事,本身就是假象。它并不存在这样的实在。你从近代的哲学,逐渐想到古代,或许,泰勒斯会说,包子是水做的,因为水,是万物的本源。或许,你也在和斯多葛学派的塞内加畅谈,他说这种痛苦的抉择,存在于人生的每时每刻,痛苦,或许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或许,人生,是痛苦的一部分。

你的思绪突然被一个最著名的剧作家打断,他哼着十四行诗,问你,“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吃,还是不吃,最后究竟吃没吃?

你要问我,我告诉你,当然吃了。

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左手不自觉地拍着大腿,不自觉的,右手将肉包已经塞入了嘴里,大快朵颐。

“我们还是想想快乐的哲学吧!”你吃包子的那一刻突然脑子里一闪念。

其实是包子给了你意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