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又翻起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只重新阅读了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突然就明白了许多年前上了年纪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所提到的一个词:共鸣感。
而找到这种共鸣感,我竟花了七八年时间。
图片来自网络
考上大学的那一年,我还处于叛逆期。父亲母亲说什么话都是不对的,好像这个世界对自己都充满了敌意。刚好母亲那个时候生了一场病,父亲像是一下子苍老了,头上都有了一些白发。考上大学的喜悦顿时间被冲散,担忧母亲身体的同时,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上天故意为难我,于是心情更加的郁闷。在家里别扭地呆了一个漫长的暑假之后,终于等来了开学。那个时候好像上大学并非是因为梦想,而是终于有一个正当的由头,可以逃离家逃离父母的“关照”。
我上大学一直都是母亲最大的期盼,她以前说一定要去我的大学看看。只是遗憾,她生病不能送我。于是,在商量之下,父亲一个人去送我。
父亲头一天专门去理了头发,还让理发店的小哥将夹在的白发给染黑。晚上将最好的一件衣服取出来,细细地检查了一遍,没有褶皱。然后又将皮鞋擦地锃亮。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父亲就已经起来了。我自然也是睡不着的,醒的也早。可是看着父亲比我还急,我心中又觉得有些可笑。
天还没亮的时候是有些冷的,父亲又是极其怕冷的人。他穿着如大海般墨蓝色的短袖,右胸上还有几道黑色的横条图案——许多年后我再想起那一天来,莫名地竟然能记得每一个细节。我上车的时候看见他的胳膊上都冷的起了鸡皮疙瘩,我让他回去加一件衣服。可是他拒绝了。现在想来,原因明了,因为母亲生病经济窘迫,他已经许久都不添新衣服了。
票是很早之前父亲就给我买了的,凭着我的入学通知书还打了五折,父亲的则是全价。到了车站天还是没有亮。那一阵子尽是外出上学的学生,我又碰到了一个高中同学。一阵闲言过后得知,我们竟然考的是同一所学校!她问我:“你爸爸送你呢?”
“是啊,我不让他来,他一定要来。”
“哈哈,不放心你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别人说自己是一个被父母管住的小孩子,有些畸形的自尊心被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刺伤了。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走过去跟不远处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盯着车票看的父亲说:“爸爸,我遇到我同学了,你回去吧,我跟她一起去学校!”
父亲手一抖,手中的车票撕裂了一个口子。约是沉默了好几秒,他才挺直了背,说:“那咋行,你一个人又没有出过远门……”
我有些急躁,反驳:“哎呀,有同学一块呢,再说我都这么大人了!你回去吧!”
又是沉默,我有些心虚,虽然并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却是莫名地心虚。于是拉起箱子,说:“就这样了。我妈在家里还要人照顾,你回去吧!”
父亲伸出手,手上拿着车票,说:“那这票都买了,要不我还是去一下?”
彼时的我,并未听出一个放下威严的父亲的乞求,只是说:“你要是去了,还要买回来的车票呢!我走了啊!”说完拉着箱子走过去和同学坐在一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父亲站着的孤零零的身影,我又心虚又膨胀。好像那一刻我真的长大了,再也不必受制于父母。
大厅里响起检票的通知,我和同学一边排队一边畅想着未来的大学生活。期间我回头看了一眼,父亲已经不在售票厅了。我并未在意。
火车在小站停地时间总是很短。我们随着人流挤上车,刚刚坐定,同学便对我说:“呀,你爸还站在那里呢!”
我转头看着车窗外,果然,在坡下的火车站广场旁边的一条小路上——只有那里能够看得见旅客上火车。天猛然间大亮了,父亲一个人站在那里,他并不能看见我坐在哪里,只是朝着火车的方向一直看,一直看。火车很快就开动了,就像时光一样向前驶去,无法回头。父亲墨蓝色的身影在火车的长鸣声中越来越小,我最后终于看见衣冠整洁的父亲,就那么缓缓地坐在地上。
时光过得快,很快我也变成了学姐。参加迎新,看着许多和曾经的我一样稚气未脱的学弟学妹们在父母的陪同之下到学校。父母们和孩子一起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角落落中参观,仿佛是参加一场隆重的宴会一般。我猛然意识到一件事情——我的父母还不曾见过我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给父亲打电话说起这件事情。
可是父亲拒绝了。他已经力不从心。父亲和母亲后来身体不是很好,经不起长途的奔波。于是这件事情,本可以一起留下的回忆,成了一片空白。至于那件事情,我将它尘封了,总为年少时的无知感到羞愧和内疚。
图片来自网络后来我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父亲母亲对待外孙女比对待我这个女儿还亲热。女儿虽然还不到十个月,认人却是认得相当清楚的。一开始我抱着,是不要外公外婆是不要的。后来渐渐熟悉了,才喜欢起来。
一次,母亲抱着她,我张手:“到妈妈这里来!”
她看了我一眼,然后肉嘟嘟地小手紧紧地抓着母亲的衣服。以前总是我一会儿不在她都找我,现在竟然不要我,浓烈的失落感顿时间充斥着我的心。我有些无措地问:“她是不是不要我了?”
父亲在一旁安慰:“小孩子嘛,对外面的世界新奇,她也需要成长。这是正常的,你要慢慢习惯。”他在安慰我,又好像是在安慰自己。
是啊,这个从我身体脱离出来的生命,她会慢慢地长大,去探索新的世界。有一天她会不再需要我的哺乳,有一天她会不再需要我抱着她,有一天她会不再整天呆在我的身边,甚至是一个月半年一年的分离……也许有一天,她也会在车站跟我说:“妈妈,你回去吧,我一个人可以的……”
也许将来她会像我一样的倔强,也许我将来会站在路的这一头,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岔路口,她会找寻自己的人生。
蓦地想起父亲落寞的背影。突然想起来龙应台先生的《目送》。
那些以前从来都读不明白的文章,现在一下子明白了。
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光,慢慢地,慢慢地明白了,曾经在路的那一头,父亲怀着怎样的无奈目送着我的背影渐行渐远。他曾鼓起勇气想追,可我已欢呼雀跃地挥手作别。
当我踏上另一条路上,是如此的孤单。于是我慢慢地,慢慢地明白了我应该回去牵着他们的手一起走。可当我回头时,却只看见一个孤寂的背影。他用渐渐缓慢的步伐和愈发矮小的背影告诉我,不必追。
我追不上了。那中间的距离,是无法跨越的岁月。
恍然明白,年少时没有读懂的,其实就是人生。有些事情非要等到了身临其境才能懂得,可真正懂了的时候,那些本该圆满的时光已经错过。那些时光中的人和事,都已经成了只能目送的背影。
尊重原创,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